天天看點

讀書|北大學者與孩子們談閱讀:讀書是探險,不是旅遊

作者:文彙網
讀書|北大學者與孩子們談閱讀:讀書是探險,不是旅遊

《像樹一樣自由:給孩子們的信》

胡泳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是北大教授、傳播學者胡泳寫給龍鳳胎兒女——未未、末末的信。

既是一份記錄孩子成長點滴、溫暖而鮮活的“多孩”家庭教育樣本,也是一部關于愛的教育、人格與人生的哲學沉思錄。12年,24封信,既寫給孩子們——希望能引導他們在迅速變化的目前時代、在前所未有的數字化世界,更充分地覺知自我,更自如面對虛拟世界而不緻迷失,更豐富立體地體驗多彩人生。

>>内文選讀

讀書是探險,不是旅遊

親愛的未未、末末:

……

11歲的你們也已讀了不少的書,爸爸覺得,現在可以和你們分享一些我的讀書心得了。

讀書有很多肉眼可見的好,但不是通常人們以為的那些好——比如,為了擷取知識而讀書,或者,為了考試、晉升、增添履曆裡的一筆而讀書。

讀書真正的好,爸爸以為,首先在于它幫你看清自己的狀态,以及周邊的環境。因為人是以具體的方式在活着,并且在一個具體的環境條件下活着。我們對自己,對周邊的環境,要有一種清晰的認知。

爸爸判斷一個人,要看他(她)能否清晰地描述自己,以及能不能形成對生活環境的完整的描述。假如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有“覺知”地活着。

生命是短暫的,浪費自己的時間是錯誤的。是以很多人都很忙。但是,如果一個人在忙的過程中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忙,那麼即使很忙,仍然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這就是沒有“覺知”。沒有“覺知”的人仿佛行屍走肉,懸浮在自己的生活中。

對自己和周邊的認知,一方面靠生活經驗的積累,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書中廣泛汲取。比如,優秀的文學作品能使我們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情感和事件,而這些情感和事件,往往是我們需要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在現實生活中體驗到的,甚至是永遠無法直接見證的。文學是最偉大的現實模拟器——一台讓你經曆無限多可能的神奇機器。

如同弗吉尼亞·吳爾夫所說:“閱讀,不是為擷取知識,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把交流擴大到我們的時代和地區之外。”爸爸相信,這種交流,是拓寬認知的一種最為便利的方式,對于涉世未深的你們來說,尤其如此。

那麼,如何解釋有些人很愛讀書,但在生活中卻非常不成熟?歸根結底,生活經驗和書本之間的關系是這樣的:人從行動的生命過渡到沉思的生命,随後,再從沉思的生命回歸至行動的生命,如此往複不已,互相激蕩。經曆這樣的過渡與回歸的動态過程,才是人生真正好玩的地方,才能平衡、完整且豐富地活着。

是以,閱讀的意義,也許不是看我們讀過多少本書,而是看所讀過的書使我們停留在何種狀态之中……看街道、雲朵和其他人的生存對我們來講意味着什麼,看閱讀是否使我們更加像是在活着。

這便是爸爸要分享的第一條讀書心得:讀書不是為了擷取知識,主要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生活狀态。

閱讀的核心是以成為“與自我相遇”。換句話說,閱讀的最終目的不是擷取資訊,而是吸收和反思資訊,并在這個過程中,發育出更好的自我。

第二條讀書心得,是通過閱讀,學會快速而準确地就任何問題,形成自己的知識判斷。

你們已經邁入知識大貫通、大爆炸的時代。追求知識不像以前有那麼大功用了,因為知識如牛奶,保存期限很短;知識又如洪水,泥沙俱下,亟待激濁揚清。人人都必須培養一種能力,不是做某種知識的專家,而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内,知道到哪裡去獲得所需的知識;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識判斷。

假使沒有這個能力,那麼就會像爸爸經常打的比方:你們把自己的頭腦變成了别人的跑馬場。

第三條讀書心得,是通過結構化的、系統性的閱讀,形成聯想。知識的樹苗由此開始開枝散葉,長成森林。

很多人讀書的問題在于:第一是沒有結構,就是在書與書之間形不成聯結。這直接導緻了第二個問題,即使遭遇一本好書,也無法把握它的精髓,因為書籍進入大腦後不久就駛離,連一點水波都不曾漾起。是以,沒有知識體系的讀書,用處不大。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若真正釋放思想,它們将會無窮無盡地開枝散葉。根本沒有任何孤立的思想,從來沒有過,有的隻是思想之網。這也就是為什麼艾薩克·牛頓說了那句著名的話:“如果我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隻有體會了以上三點,才會覺得讀書是令人愉悅之事,而非不得不做的功課或其他負擔。後兩種,目前對你們來說還比較難,相信你們将來在高中乃至大學的學習過程中,會有更深切的體驗。

讀書|北大學者與孩子們談閱讀:讀書是探險,不是旅遊

(圖源:視覺中國)

在中國,過去幾年盛行一種東西,叫“知識付費”。有人販賣二次加工的讀書速成法,一年讀一百本書,讀書就像集郵。這完全背離了讀書的精髓,也就是說,讀書本來是一場探險,現在生生被弄成了走馬觀花的旅遊。

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曾寫道:“沒有一艘戰艦會像一本書,帶領我們前往遙遠的大陸。”過去,人們讀書,是因為書可以帶他們去任何地方;現在,人們不讀書,是因為誤以為自己已經到過很多地方。

當爸爸同你倆說,讀書是一場探險,這并非常見的陳詞濫調,而是可以在腦科學中得到證明。

比如,當你讀到哈利·波特躍入水下、試圖拾起格蘭芬多之劍的時候,你大腦中涉及運動控制的部分就真的和他一起跳躍了。當你讀到一件絲質的衣物拂過肌膚,或樹葉被風吹過的時候,你大腦中涉及感官知覺的部分會被激活,感覺自己真的聽到了那沙沙作響的聲音。在大腦神經反應的層面上,我們确實經曆了與小說人物相同的事情——我們不隻是了解一本書,而且活在其中。

在你們的閱讀經曆中,都曾遇到這樣的情形:哦,這個人物好有趣啊,原來我并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想法的怪人;作者怎麼說得那麼棒,我以前從未從這個角度考慮過!

通過文字,你被傳輸到另外的人身上。你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你了解他們的痛苦和喜悅。隻有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才能覺察每個人所擁有的往往是互相沖突的情感,同時也使我們意識到自己内心的複雜性。

小說家普魯斯特有種形容叫“在獨處中産生的交流的豐碩奇迹”,描述了閱讀體驗中的一個親密的情感次元:獲知他人的觀點和感受,而不需要離開我們的私人世界一寸。這也就是狄金森所比喻的書如戰艦,帶你離開卻又紮根不動,既置身自己的栖息地,又闖入其他的生活和土地。這是深度閱讀中最深刻的、未被充分宣揚的貢獻之一。

是以,讀書需要耐心和獨處,但這份耐心和獨處,卻是為了和他人發生聯系,尤其是那些和你們毫不相同的人。

另外,真正的讀書探險,總是起始于謙卑,懂得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未知。

是的,一個人完全有可能因為錯誤的原因而閱讀,比如像哲學家羅素所說的:“閱讀一本書有兩個動機。一個是,你喜歡它。另一個是,你可以吹噓它。”帶着第二個動機閱讀,隻會激發你的倨傲。

那些真正博覽群書的人反而在智力上變得更謙遜。他們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和局限,這使得他們更願意向他人學習。商界許多最聰明的人,從比爾·蓋茨到埃隆·馬斯克,都堅持認為變得更聰明的最好方法是閱讀。

可但凡認真讀書的人都有一個苦惱:好書太多了,讀不過來怎麼辦?有一種很好的思考這一問題的方式,是暢銷書《黑天鵝》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提出來的。塔勒布從意大利作家翁貝托·艾柯的圖書館中獲得了啟發:

作家翁貝托·艾柯屬于博學、深刻并且不乏味的少數學者。他擁有一個很大的私人圖書館(内有3萬冊書),來賓由此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人的反應是:“哇!艾柯教授,你的圖書館多麼壯觀啊!你讀了其中的多少本?”另一類人占絕對少數,他們知道,私人圖書館并不是一個自我膨脹的裝飾物,而是研究工具。讀過的書遠遠不如未讀的書有價值。……實際上,你知道得越多,未讀的書占據的書架也越多。讓我們把這種未讀書籍的集合稱為反圖書館。

艾柯真的讀過所有這些書嗎?當然沒有,但向來賓炫耀并不是他用大量知識包圍自己的目的。通過不斷提醒自己所有不知道的事情,艾柯的圖書館讓他保持智力上的饑渴和永久的好奇心。這就是“反圖書館”的效用。它是對人的局限性的有力警示——你所不知道的、半知道的或總有一天會意識到自己錯了的事情,竟然有那麼多。

所有你沒有讀過的書确實是你無知的一個标志。但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多無知,你反而會比絕大多數人領先。畢竟,蘇格拉底早就告訴我們,一切智慧都是從承認自己的無知開始的。

是以,孩子們,讀書吧!閱讀是給所有人的禮物,因為它增強了我們的想象力,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當我們在書中發現世界還有如此多的可能性時,我們會更加覺得自己在活着。

一本好書,在它的封面與封底之間,向我們不焦慮的獨處,施以暫時的庇護。

一次閱讀,令我們可以從自我中解放出來,跨越到他人,并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學習作為另一個人意味着什麼。

而一場探險,每天帶着對自我局限性的提醒生活,可以促使自己走向智力上的謙遜,和個人世界的豐富。

讀書|北大學者與孩子們談閱讀:讀書是探險,不是旅遊

>>作者簡介

胡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知名傳播學學者。著有《數字位移》《衆聲喧嘩》《網絡為王》等。自稱“教書匠”,讀書、寫書、譯書。學者身份之外,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

作者:胡泳

編輯:金久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