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畢業數學家張益唐自稱解決“零點猜想”難題,或影響加密技術需更新密鑰重塑網際網路金融安全

作者:大風新聞
北大畢業數學家張益唐自稱解決“零點猜想”難題,或影響加密技術需更新密鑰重塑網際網路金融安全

華裔數學家張益唐

日前,美籍華裔數學家張益唐自稱已解決“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的消息,引發數學界關注,張益唐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有何現實意義?現代加密算法會是以改寫嗎?

>>>67歲張益唐公開宣布

攻克“零點猜想”将發表論文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4日,67歲張益唐在參加北京大學大紐約地區校友線上交流座談“我的數學曆程”時公開表示,他已完成”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相關研究工作。據稱他撰寫的100多頁的論文在11月份會首先傳到預印本網站上,然後在期刊上發表。

雖然相關論文尚未正式發表,雖然很多國人不懂,但是感覺張益唐不簡單!一向嚴謹的張益唐在和校友交流座談時親口道出他已經攻克了”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

據澎湃新聞報道,在美國紐約參加了這場線上活動的北京大學實體專業大學畢業生、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高能理論實體學博士趙智沉證明,在現場聽到了張益唐關于攻克這一難題的自述。

據趙智沉介紹,交流座談除了現場20多名參與者,在網絡上還有兩三百人通過Zoom軟體參加了活動。“張益唐教授對這項工作的正确性非常有信心,并表示非常高興能在北大校友會的活動上率先公布這個消息。現在他應該很忙碌,正在處理論文。”

北大畢業數學家張益唐自稱解決“零點猜想”難題,或影響加密技術需更新密鑰重塑網際網路金融安全

>>>會終結黎曼猜想嗎?

即使沒成功 追求過程很有價值

有人認為,張益唐沉穩堅毅,一般不會輕易公布自己的研究結論。如果證明”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屬實,能夠直接讓黎曼猜想“game over”(終結)。

1859年數學家波昂哈德·黎曼提出黎曼猜想,這是關于黎曼ζ函數ζ(s)的零點分布的猜想。德國數學家戴維·希爾伯特提出20世紀數學家應當努力解決的23個數學問題,其中便包括黎曼猜想。現今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中也包括黎曼猜想。雖然在知名度上,黎曼猜想不及費爾馬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但它在數學上的重要性要遠超後兩者,是當今數學界最重要的數學難題,當今數學文獻中已有超過1000條數學命題以黎曼猜想的成立為前提。

何為”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簡單來說就是黎曼猜想的某種弱形式,其核心問題是是否存在“朗道-西格爾零點”。假設“朗道-西格爾零點”存在,那麼黎曼猜想被證僞。在這一情況下,可以進一步證明“孿生素數猜想”。

2013年4月,張益唐在《數學年刊》發表《素數間的有界間隔》,因“孿生素數猜想”一舉成名。

事實上,張益唐一直在鑽研”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他曾在接受《錢江晚報》采訪時表明心志:“即使我沒有成功,也不會覺得太遺憾,我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還是覺得很有價值的。”

>>>蟄伏多年大器晚成

當年求學北大 性格較為内向

1955年,張益唐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平湖。1978年,張益唐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接受大學和研究所學生教育,在解析數論領域有突出成就,他研究證明了存在無窮多對質數間隙都小于7000萬。

10月18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透露,張益唐不乏傳奇色彩,但在功成名就之前,可以用窮困潦倒來形容。

“張益唐蟄伏多年,但在北大數學系已是屬于最強者。張益唐在北大求學期間,由于性格較為内向,除了每天在學業研究上花費大量時間之外,并沒有廣為人知的奮鬥勵志故事,他在美國期間的奮鬥經曆反而更能激發後來者。”

>>>在美讀博生計艱難

生活窘迫打工端盤子住地下室

宋清輝介紹,“張益唐在美國讀博期間,生活得很艱難,為了生計還曾經到賽百味打過工端盤子,讀博期間也沒有什麼重要的學術論文發表。他熬到畢業之後,沒有一個美國大學或研究所願意向他伸出橄榄枝,他在美國四處碰壁,生活窘迫到住地下室為生,直到他找到了一份助教和講師工作,才開始有時間進行學術研究。”

宋清輝總結:“總之一句話,張益唐經曆坎坷,但大器晚成。貴在他一直堅持所愛數學,最後數學也回報了他。”

>>>或為劃時代的貢獻

許多數學家絞盡腦汁難以證明

北大畢業數學家張益唐自稱解決“零點猜想”難題,或影響加密技術需更新密鑰重塑網際網路金融安全

有網友表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果張益唐的研究成果是真的,這絕對是一個在科學界爆炸性的消息。

對此,宋清輝持贊同态度:“至今100多年來,許多出色的數學家為之絞盡腦汁,也沒有人能夠證明黎曼猜想。此次張益唐如果真的證明黎曼猜想相關問題,他在這方面的貢獻可以說是劃時代的貢獻,顯示不朽的價值。”

>>>鑽研突破現實意義

現代加密算法會是以走到盡頭?

談及張益唐鑽研數學突破的現實意義,宋清輝表示:“或許會對網際網路安全行業或将帶來巨大的沖擊,網際網路和金融世界的安全将會迎來重塑,将會更新到更安全的密鑰。”

宋清輝解釋:“張益唐的研究成果有可能對加密技術影響深遠,一方面現代加密算法可能會是以走到盡頭,即加密不再是萬無一失的辦法,進而影響金融、網絡安全。另外一方面,各大銀行、金融機構、軍事機構,甚至國家安全部門、政府檔案部門等,可能會不再采用RSA公鑰加密算法,轉而使用其他更加安全的加密密鑰。”

《科技生活快報》報道指出,現代加密技術大多數基于大數的因式分解。如果掌握了質數的分布規律,加密破解就變得十分簡單。就算被證明出來,消息也會被封鎖,在新的加密技術未出來之前,不會對外公布。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李華 編輯 楊德合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新聞熱線 029-8888000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