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如何從0到1落地數字化?來自數字化專家的分享

作者:輕流
曾就職華為十二年的數字化專家張旭對于企業如何從0-1落地數字化有其獨到見解和實踐心法。

“數字化不是一個IT概念,而是一個管理理念”

如果一家企業要做數字化,首先要制定一套數字化架構,再通過具體業務去落地。

恒生活業務規劃總監張旭,曾就職華為十二年,曆任服務解決方案銷售部長、細分市場管理總監、營運商BG人才流動管理COE;參與過華為LTC推行、IPD-S推行,以及人力資源數字化2.0營運變革項目。

他将企業數字化管理的建設分為經緯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實作業務流端到端的閉環(經線),第二階段實作公共管理對象的聚合(緯線)。

第一階段的管理架構被他形象地喻為——矛、盾、兵工廠。

企業如何從0到1落地數字化?來自數字化專家的分享

所謂矛,指的是一家有銷售行為的企業,LTC(Lead to Cash)流程應該是從一個機會點産生,到合同回款的整個主業務流。是以,銷售管理就不能僅僅是一套CRM系統,而是要讓資料可追蹤至回款環節進行閉環。

主業務流裡每一個環節都能承上啟下,也就是說從資料産生就要一直線上上奔跑,不能掉到地上,直到收入落袋為安;财務方面,支援應收和現金流的預測和管理,履約過程方面支援風險和傳遞裡程碑管理。

所謂盾,指的是ITR(Issue to Resolved)流程,即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流程,這裡的「問題」是廣義的,除了傳統意義的問題,也包含「需求」。

需求的産生來自内部和外部,外部指客戶、合作方;内部指營運、業務部門。一旦業務開展之後,所有的需求都是在系統中管理,保證需求的提出到解決都能閉環跟蹤。

如果說一家公司做好「矛」是為了保證産品變現和回款,那麼做好「盾」可以改善産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兵工廠

所謂兵工廠,指的是一個擁有自研産品的企業,一定需要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流程。産品的規劃過程除了需要基于市場洞察和調研,還需要「矛」和「盾」的輸入:

一方面對客戶進行全面的CRM管理後,客戶回報可以沉澱為下一次産品疊代的輸入,幫助産品不斷做改進。另一方面,需求管理和開發執行可以保障對産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加上其中人、财、事的管理,就可以建構起一套通用的數字化方法論。

到了第二階段,就要對核心業務對象進行聚合管理,用全面的資料支援正确的決策,以及最優的資源統籌排程。

企業如何從0到1落地數字化?來自數字化專家的分享

“數字化轉型最難的不是技術實作,而是内部推行”

相比設計一套數字化管理建設架構,更難的是實際推行與落地。可以說,大部分企業數字化營運轉型都以失敗告終,成功的往往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那麼張旭是如何将構想,快速落地實踐呢?

▶▷契機

首先,任何一家企業要想做數字化都需要一個契機。而不是單純地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推動。

恒生活這家公司的契機在于,公司的新業務——本地數字生活服務平台,從成立至今兩年的時間,一直在複用集團公司原先的審批流程,而原先那套通用的流程與新業務并不适配,嚴重阻礙了新業務發展。

張旭說,當他開始幫助企業做流程審批優化,他發現,流程優化隻能解決一部分效率問題。隻是優化審批節點,最終流程運轉還是很慢,需要一邊優化業務流程,一邊做好流程線上化管理。

于是,「流程線上化管理」,就成為了恒生活這家公司開啟全面數字化的一個契機。

▶▷落地

借着着手進行「流程線上化管理」的契機,張旭對國内主流的無代碼開發平台做了全面的研究,并在公司内部引入了無代碼開發平台——輕流。

一開始張旭隻是用輕流搭建了一些簡單的線上審批流程,但随着深入使用,他發現,輕流還能解決更複雜的系統需求。于是,他便萌生了一個想法:用輕流去落地公司整體的數字化管理架構并在内部做更大程度的推廣。

但真正落地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改變認知。企業數字化的建設涉及多個部門協同和配合,過去的思維模式和做事方式都要改變。

如何改變認知呢?基于無代碼開發靈活、快速的特性,張旭選擇了三個面向不同業務部門的項目切入,先在業務部門之間建立口碑、獲得各業務負責人和公司上司的認可和支援。

第一個切入點——尚存空白的采銷系統

公司的采銷管理包括從供應商處采購商品,再做分銷。之前這部分業務一直沒上系統,用Excel管理資訊,導緻效率低下,資訊丢失。

企業如何從0到1落地數字化?來自數字化專家的分享

于是張旭用輕流搭建了品牌商管理(采)、分銷商管理(銷)、虛拟庫存管理、業務人員業績管理、财務看闆及對賬管理等系統,将一整套采銷流程線上化,幫助企業節省了15人天/月的人力成本,效率提升50%,資料準确性提升300%。

企業如何從0到1落地數字化?來自數字化專家的分享

第二個切入點——有新舊對照的工單系統

第二個項目,張旭選擇的是工單管理。

公司原先使用的工單系統,隻能用于裝置故障提報。使用輕流後,張旭将所有工單類型的提報入口和流程全面線上化,包括:

1、 客服工單:消費者回報問題處理;

2、物流工單:智能貨櫃的發貨、移機、撤機,分發工單給各城市物流合作方;

3、維修工單:按城市提報、流轉至維修服務商或裝置廠商維修;

企業如何從0到1落地數字化?來自數字化專家的分享

不僅優化了三類不同類型的工單流轉流程,也完成了工單資料內建、可視化展示,幫助企業節省了70人天/月的人力成本,效率提升40%,資料準确性提升200%。

企業如何從0到1落地數字化?來自數字化專家的分享

第三個切入點——使用者量最大的績效管理系統

第三個項目,是用輕流搭建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系統,包括組織績效、個人績效制定與評價,績效結果等級強制排布。

這個系統适用面、使用者量最大,可以讓全公司人員都體驗到上系統的效果,同時幫助HR們從海量的表格中解放出來,擺脫傳統手工資料錄入。目前,輕流績效管理系統已幫助企業節省45人天/月的人力成本,效率提升50%。

企業如何從0到1落地數字化?來自數字化專家的分享

以上三個用輕流落地的項目,開發時間都在兩周左右,通過短平快的系統搭模組化式,讓公司業務人員和上司直覺感受到用無代碼落地數字化的效果,進而得以進一步推行整個數字化建設架構落地。

總 結

數字化是個長期需要推進和堅持的事,中間如果不能直覺感受到效果就容易堅持不下去,為此,張旭也在推進過程中,持續監測效果落地,除以上三個項目的落地效果評估,輕流已幫助企業落地審批管理、人事管理、CRM、需求管理等系統,整體提效超70%。

未來,輕流也将持續幫助恒生活落地完整的數字化建設架構,讓無代碼技術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座,為企業降本增效,支撐業務創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