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寬禁帶半導體:後摩爾時代超車絕佳賽道?

作者:第一财經

摩爾定律已逼近實體極限。“卷不過”就換賽道,寬禁帶半導體成為後摩爾時代半導體發展的“蹊徑”之一,而在這一領域,國内企業有望實作彎道超車。

寬禁帶半導體是指禁帶寬度在2.3eV及以上的半導體材料,以碳化矽(SiC)、氮化镓(GaN)為代表,也稱“第三代半導體”。采用SiC、GaN材料制備的半導體器件不僅能在更高的溫度下穩定運作,适用于高電壓、高頻率場景,還能以較少的電能消耗,獲得更高的運作能力。

矽基氮化镓(GaN on Si)功率器件企業英諾賽科董事長駱薇薇近日在2022年ISES China峰會上表示,寬禁帶半導體不屬于先進工藝,對裝置的依賴會小一點,其涉及的很多裝置目前基本上可以在國内獲得,核心裝置後期也可以實作自主可控。“這是一個新賽道,我們有機會獲得突破。”

寬禁帶半導體:換道超車重要領域

矽(Si)材料的潛力已逐漸開發殆盡。相比于矽,SiC具有其10倍的擊穿電場強度、3倍的禁帶寬度、2倍的極限工作溫度和超過2倍的飽和電子漂移速率。SiC還具有3倍的熱導率,這意味着3倍于Si的冷卻能力。而GaN則具備比SiC更寬的禁帶寬度、擊穿電場強度及飽和電子漂移速率。

寬禁帶半導體:後摩爾時代超車絕佳賽道?

目前Si仍是半導體材料主流,占比95%。Yole預測,第三代半導體滲透率将逐年上升,SiC滲透率在2023年有望達到3.75%,GaN滲透率在2023年達到1.0%。

寬禁帶半導體:後摩爾時代超車絕佳賽道?

根據CASA資料,2020年大陸第三代半導體整體産值超7100億元。其中,SiC、GaN電力電子産值規模達44.7億元,同比增長54%;GaN微波射頻産值達到60.8億元,同比增長80.3%。

據悉,總體來看,寬禁帶半導體國内和海外的技術代差并不大。“SiC材料方面,國際上6英寸是主流,8英寸開始中試,國内6英寸剛剛規模量産,8英寸處于樣品研發階段;SiC器件方面,國内中低功率的SiC MOSFET處于小批量供貨階段,在高耐壓、高厚膜外延、極端動态可靠性等方面性能低于國際水準,同時大規模制造能力與意法半導體、CREE等比較還是有一定差距。”某涉及第三代半導體業務的上市公司内部高管告訴第一财經,GaN方面,國内企業與國際龍頭在材料和器件部分關鍵名額方面基本同步,但器件在動态特性、長期可靠性、缺陷控制等方面與國際水準有一定差距。

賽迪顧問新材料産業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李龍近日在2022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表示,第三代半導體行業總體來看還處于發展早期階段,任何一個玩家若能實作技術突破,則可以改變目前的市場格局,第三代半導體也是以成為了相關企業換道超車的重要領域。

SiC器件最大應用市場在新能源汽車

SiC産業鍊大緻可以分為襯底、外延、器件三大環節,器件包括設計、制造和封測。

SiC器件不可直接制作于襯底上,需先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在襯底表面生成所需薄膜材料,形成外延片,再進一步制成器件。從技術難度來看,襯底環節技術難度最大,其次是器件環節。襯底同時也是成本占比最高的環節,占據47%。

襯底技術難度大首先緣于良率低。碳化矽的晶型多達200多種,要生成所需的單一晶型(主流為4H晶型),需要控制十分精确。另一方面,SiC襯底莫氏硬度達9.2,屬于高硬度脆性材料,加工過程中易開裂,加工完成後的襯底易存在翹曲等品質問題。

天嶽先進(688234.SH)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晶棒良率分别為41%、38.57%、50.73%和49.90%,襯底良率分别為72.61%、75.15%、70.44%和75.47%,綜合良率最新約為37.7%。

制備條件苛刻也提高了襯底制備的門檻。生産SiC晶棒需要2500℃高溫,而矽晶隻需1500℃,是以SiC晶棒需要特殊的單晶爐,還需要精确控制溫度;SiC晶棒的生産周期為7至10天,長度約2cm,而矽晶棒隻需要3~4天即可長成,長度可達2m。

“晶體生長是SiC技術難度最大的環節。”上述上市公司高管告訴第一财經,增加晶圓尺寸,提高長晶與加工環節的良率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長晶爐熱場設計、晶體生長與加工工藝優化等則能有效提高良率。

“從整個産業鍊來看,目前國内在SiC襯底這一塊比較成熟,雖然在良率、尺寸等方面跟國外還有一些差距,但可以保證整個供應鍊的完整性。”中電科55所化合物産品部副主任劉柱表示,從外延到工藝制造,再到最終的封測,大陸具備完整的能力,目前國産産品可以覆寫到3毫米波段以下。

SiC應用領域主要分為射頻器件(5G、國防等)和功率器件(新能源等)。其中新能源汽車是SiC器件最大的應用市場,據Yole預測,其2025年份額将超過50%。海通證券認為,随着SiC零部件在電動車中不斷替代滲透,單車SiC價值量也将逐漸增加。

從供需方面看,業内人士根據一些市場部門的調研和歸納總結,認為2025年全球SiC襯底産量總共282萬片,其中中國89萬片,中國以外的地區193萬片,而保守情況下需求量為365萬片,樂觀情況下728萬片。這意味着屆時SiC将供不應求。

“目前SiC、GaN器件大規模商用的最大障礙還是産品成本效益。”上述高管對第一财經表示,SiC二極管已經規模商用,SiC MOS器件國内部分企業實作技術突破,在大規模制造能力方面還需要持續優化。

從産業鍊角度看,目前國内布局SiC的上市公司可大緻分為五類:1)專注襯底材料,如國内半絕緣型SiC襯底龍頭天嶽先進,導電型襯底市占率國内第一的天科合達;2)器件端IDM,如華潤微(688396.SH)、斯達半導(603290.SH)、聞泰科技(600745.SH)等;3)材料到器件一體化布局,如三安光電;4)晶片設計廠商,如新潔能(605111.SH);5)上遊裝置廠商等,如露笑科技(002617.SZ)布局裝置和材料,中微公司(688012.SH)布局外延裝置。

其中,三安光電的SiC業務由湖南三安半導體完成,總投資160億元,規劃年配套産能36萬片6英寸SiC晶圓,涵蓋SiC全産業鍊,包括長晶、襯底、外延、晶片制造和封裝測試。2021年6月份一期已經建設完成,二期預計在2024年完成。

寬禁帶半導體:後摩爾時代超車絕佳賽道?

國内GaN産業鍊加速布局

GaN材料具備多重性能優勢。首先,GaN可以進一步提高開關頻率,這意味着可以減少系統材料的體積和面積,其次,GaN的高飽和電子濃度可以大幅降低導頻損耗,實作小尺寸的功率器件設計。

“用650V的GaN器件和SiC器件對比,前者體積約1/2甚至更小。”英諾賽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進階副總裁孫毅表示,氮化镓是解決未來發展沖突的最佳方案。

GaN在快充領域的應用已經被證明。根據Yole,2021年GaN功率器件下遊應用中,消費電子占比63.2%,以消費類快充應用為主。

不過,由于技術制約,目前GaN器件仍難以實作在10KW、1200V以上的大功率場景應用。以新能源汽車為例,GaN器件目前多用于DCDC、OBC等小功率場景,難以在電機控制器實作應用。是以,SiC MOSFET主攻高壓領域,GaN MOSFET主攻高頻領域。

GaN MOSFET憑借其超高頻率的特性在5G射頻領域廣泛應用。劉柱表示,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大陸整體GaN射頻器件的水準跟國外基本上保持同步發展,甚至在某些新的技術或新設計方面領先。

“GaN電力電子産品在快充領域已經規模應用,接下來需要進一步提高工作電壓及可靠性、需要持續往高功率密度、高頻與高內建方向發展,并進一步拓展應用領域。”上述高管直言。

GaN産業鍊玩家的分類與SiC類似,海外企業在GaN功率半導體技術及産能上較為領先,包括英飛淩、Qorvo等。

國内GaN産業鍊也在加速布局中。國内企業在襯底、外延、設計、制造等領域均已布局,包括GaN襯底制造商蘇州納維、東莞中镓;外延制造商晶湛半導體、江蘇能華;設計企業安譜隆、海思半導體;制造企業三安內建、海威華芯等。

寬禁帶半導體:後摩爾時代超車絕佳賽道?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後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