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中國管理·全球論壇在滬成功舉行,中國管理模式50人+(以下簡稱“C50+”)發表前沿洞察。其中,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原院長、C50+成員毛基業教授發表題為《一把手的數字化轉型上司力》主旨演講。
以下是演講的精彩内容。
來源:中國管理模式
作者:毛基業
數字化轉型都說是“一把手工程”,為什麼講“一把手工程”?對“一把手”有什麼要求?我近年調研了一些企業,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觀察到的“一把手”上司數字化轉型的行為。
01、數字化轉型發生巨大變化
我們現在處于全面移動互聯的時代,移動網際網路重新定義世界,萬物相連,人人相連,思想相連,資料相連。例如,中國移動和騰訊都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公司,我們看到這兩個公司市值此消彼漲的趨勢如此強烈;顯然,騰訊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受惠者。這也說明誰在做創新,誰有資料,誰離使用者更近,誰就為王。一方面,中國有全球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全球最大的網購群體、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的群體,以及全球最發達的消費網際網路,催生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有國際競争力。我們有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營銷、最多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最大的大資料以及最活躍的區塊鍊應用、最多的區塊鍊風險投資等等,以及一個創新生态,這些都是創新的機會。另一方面,中國的工業網際網路其實是低于全球平均水準的,數字經濟在工業增加值的占比上低于世界平均水準,比德國差不多低了一半,這就是我們未來的機會。我們工業網際網路和全球最大的消費網際網路疊加化學反應會産生什麼結果?這就是我們今天數字化轉型的背景。

五年前的數字化轉型與現在作比較,我們會發現:第一,大家對它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今天所有人都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很多企業家都認為如果不轉型,五年之後可能就不再有機會了。但是,數字化轉型也是馬拉松工程,像西門子這樣的公司持續轉型已經有二十年了。第二,每個行業都出現了一些行業标杆,或多或少地成功完成了數字化轉型,已經不存在無人區了。今天我們看物美、美的、伽藍這些企業都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創新,每個行業都有了行業标杆。第三,每個行業都有了數字化轉型的賦能者,包括阿裡、騰訊、華為等網際網路或高科技企業,利用自有的雲計算進行數字化轉型,給其他的産業賦能,像美的、海爾、三一重工、友達等傳統企業自身轉型獲得成功後,也對外輸出數字化能力,給更多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土壤。我們進一步看一下實際轉型的現狀。在麥肯錫的全球調研中發現,800家企業中,70%以上的企業啟動數字化轉型,但是其中的71%仍然停留在試點階段,都在做0到1的探索。85%的企業試點停留的時間超過一年以上,遲遲不能實作規模化推廣,沒有真正産生價值,也說明了它的難度。
02、數字化轉型中,“一把手”的作用
給大家分享一個,我認為是“教科書級”的數字化轉型案例——三一重工。今天講的主題就是“一把手數字化上司力”,這個案例是特别好的寫照。數字化轉型中,“一把手”起着什麼樣的作用?我訪談了很多“一把手”,他們的回答;決心。在數字化轉型中,三一将百億巨額的投資放進去,美的也是一年幾十億上百億的砸進去,這樣大手筆的投資,如果“一把手”對數字化轉型沒有足夠的認知,不下這個決心,這個是無從發生的。2018年前,梁穩根放出豪言壯語,“數字化轉型三一要麼翻船要麼翻車”。美的做632數字化項目時,“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決心也是來自“一把手”,這個決心必須是對數字化轉型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下決心還不夠,數字化轉型成功的企業會形成新的藍圖、新的願景。比如,碧桂園希望做成科技型企業,用廣東最好的機器人團隊做未來“無人工地”;新希望提出“五新”概念,新人、新組織、新技術、新模式等等。凡是做轉型做得好的企業,一定會從新的使命,新的願景開始。現在,所有人都認識到數字化轉型的結果:所有企業都會變成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