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47年成發達國家的印度,要把武器賣到全世界】在提出“2047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标之後,印度又打算成為“全球國防制

作者:第一軍情

【2047年成發達國家的印度,要把武器賣到全世界】

在提出“2047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标之後,印度又打算成為“全球國防制造中心”。

據環球網援引印度新聞資訊局釋出的消息稱,過去5年,印度武器出口額大增334%,跻身了全球武器出口國25強,出口目标國從兩年前的42個增長到了如今的75個,還在今年初簽下了向菲律賓出售“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飛彈系統的标志性武器出口合同,合同總價值高達3.75億美元。

印度媒體頗為自豪地認為,按照這樣的數字,印度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來成為武器制造和出口強國,成為“全球軍火庫”,武器裝備的“印度制造”也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他們看來,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歸功于總理莫迪的兩項強力措施。

首先,便是莫迪政府強力推出的“印度制造”計劃及“國防卓越創新”計劃,這兩項計劃快速推動了印度武器裝備的“國産化”。與此同時,莫迪政府還在此基礎上釋出了兩個本土化清單,規定了209項軍工産品隻能采用國産産品,并要求将超過60%的國防預算必須用于本土國防産品的采購。

其次,便是莫迪政府采取的系列提振軍工出口的措施,包括簡化國防工業許可制度,放寬出口管制,為一些國家提供用于進口印防務産品的信貸額度,利用海外使館武官推動國防出口等。

也是以,印度的國防出口額出現猛增,進口額則在穩步下降,印度正在向着既定目标邁近,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美好。

不過,真實情況卻并不像莫迪政府和印度媒體認為的那麼順利,花團錦簇的外表下,印度軍事工業依然存在着以下五座“大山”。

1.印度的武器裝備出口收入中,超過7成是由私營企業貢獻的,而這也是因為莫迪政府的政策對于私營企業更加“有利可圖”。目前,印度私營企業已經可以為一些全球知名軍工企業供應零配件,但對于印度軍隊來說,這僅僅是将自己的命脈從外國人手中交到本國大企業家的手中,受制于人的現狀并沒有得到改善。

2.印軍目前隻有大約3成國防裝備是本土制造,關鍵技術和零件仍然需要依賴外部進口。雖然按照莫迪的計劃,到了今年,印度國防裝備國産化率應該到達30%-60%,但目前印度國防裝備的國産化率隻達到了最低标準,而精細的、複雜的、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整件或零件,比如柴油動力潛艇、雙引擎戰鬥機等裝備,印度根本造出不出來,隻能從國外進口。

3. 生産制度存在缺陷:國企有坦克、戰鬥機等關鍵産品的生産許可,能力卻參差不齊;私企雖然更具創新力,卻缺乏研發資金和在行業浸淫幾十年的底蘊。這也讓印度生産的武器産品“好的真好,差的真差”。

4.印度大量防務制造企業幹的都是進口零件組裝,或者由國外企業授權生産的工作,這樣生産出來的武器裝備究竟能不能算是印度國産,還需要打個問号。而印度想要成為真正的“武器生産和出口大國”,還需要拿出可靠的、經過驗證的本土設計、開發、制造的重大防務裝備和系統,比如頂尖的戰鬥機,而這似乎有些“強人所難”。

5.印度防務企業一直以來的國際口碑并不佳:經常無法按時、按原價傳遞産品,甚至在低價值軍工産品比如步槍上,都存在着非常多品質問題,這嚴重影響着印度武器裝備的出口。

印度希望,到2025年,可以讓國内防務GDP達到250億美元,防務出口額則達到50億美元。有印媒認為,這樣的目标能否實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沒有諸如俄烏沖突等突發事件的影響下,印度是否可以正好為買家提供對方需要的數量和相應的産品,換句話來說,恐怕就是要“碰運氣”了。(文/熊姐)

【2047年成發達國家的印度,要把武器賣到全世界】在提出“2047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标之後,印度又打算成為“全球國防制
【2047年成發達國家的印度,要把武器賣到全世界】在提出“2047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标之後,印度又打算成為“全球國防制
【2047年成發達國家的印度,要把武器賣到全世界】在提出“2047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标之後,印度又打算成為“全球國防制
【2047年成發達國家的印度,要把武器賣到全世界】在提出“2047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标之後,印度又打算成為“全球國防制
【2047年成發達國家的印度,要把武器賣到全世界】在提出“2047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标之後,印度又打算成為“全球國防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