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業網際網路工程師:為制造業更新插上數字化羽翼

作者:新華網

讓工業企業的裝置“連得上”,讓生産流程“看得清”,讓安全管理“防得準”,工業網際網路工程師就是實作這一過程的“賦能者”。統計顯示,2019年至2021年大陸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需求三年翻了三番,預計2023年需求總量将達235.5萬人。

近三個月來,用友網絡技術工程師李加金輾轉了河南、山西、福建等多個省份的十幾家企業。他駐紮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和企業技術管理者、一線勞工工作在一起,摸排企業上“雲”過程中的疑惑和困難。

“工業App應用場景有什麼拓展?”“傳感裝置對安全生産資料的采集是不是能滿足需要?”——帶着企業的需要,李加金忙着對用友精智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上的安全生産管理App進行疊代更新。

“我們每半個月或一個月,就要疊代開發新應用和新産品。化工、冶金、能源這些傳統行業對安全生産智慧管控平台的需求十分迫切。”李加金對記者說,近年來他明顯地感受到,傳統産業利用數字化轉型的腳步正在加快。

——人才需求三年翻三番

打通産品設計、生産、管理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的資訊流,工業網際網路是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支撐。

三年前,面對快速增長的工業網際網路市場需求,李加金從制造業的軟體開發轉向更細分的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産智慧管控平台和架構的研發設計,成為一名“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

李加金的工作,囊括了網絡架構應用設計、智能感覺層開發以及硬體內建,進而通過一張工業網際網路和連接配接數萬終端的上層智慧應用,讓工業企業的裝置“連得上”,讓生産流程“看得清”,讓安全管理“防得準”。

如今,李加金口中的“連得上”“看得清”“防得準”,已經在閩源鋼鐵、新鋼聯、新業能化等數百家工廠得以實作:從業人員手持檢測儀,打開工業App掃描、記錄,裝置安全巡檢的資料實時自動上傳到背景雲端;關鍵裝置在“雲”上運轉,智能傳感器結合AI算法,對溫度異常、液體滲漏等實時監測、及時報警,從業人員通過一塊電子螢幕就可以對全廠安全生産情況一目了然。

“工業網際網路在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也讓企業安全生産從事後應急變為事前預防,擁有了全局防控的能力。”李加金說,他下一步要提供更多工業App輕量化設計,并将智能算法、AIoT等技術融合到更多場景中,讓産品更好用。

近年來,像李加金這樣的工業網際網路從業者數量迅速增長。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釋出的《工業網際網路産業人才需求預測(2021年版)》顯示,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需求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至2021年增長率三年翻三番,預計2023年大陸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需求總量将達235.5萬人。

——新技術生成新職業

2020年,人社部将“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新職業正式釋出,納入國家職業目錄。

随着工業網際網路持續催生新模式新業态,像“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一樣,相關的新職業不斷湧現。據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測算,大陸在2019年至2022年連續四年釋出了5批74個新職業,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新職業達31個,占新職業總數的41.9%。

“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新職業充分展現數字技術變革趨勢。”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教育訓練中心負責人孫楚原表示,一方面,數字新技術推動數字職業化,催生了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在不同行業的融合應用,帶動了傳統職業數字化轉型,例如農業、服務業等行業的數字化技術員。

孫楚原介紹,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等相關從業人員,是需要掌握操作技術與資訊技術的複合型人才,不僅要熟悉工業生産控制、生産管理,還要具備工業網絡互聯、資料采集、資料分析、工業應用開發等能力。

事實上,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數字化發展浪潮,大陸高度重視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培養,從各項政策檔案中可見一斑。工信部連續釋出的《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均強調加大人才保障,政策要求不斷細化深入。

從地方層面看,全國31個省份出台了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培養和引進相關政策,提出“強化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隊伍支撐”“加強工業網際網路相關學科建設”“暢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間人才流動管道”等若幹措施。

“培養數字人才,工業網際網路是主戰場。”孫楚原說,目前世界各國正處于搶抓數字人才的關鍵期,全面謀劃、系統施策,培育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将為大陸打造數字化發展新優勢提供寶貴機遇。

——映射數字化轉型走深走實

人才需求的激增,映射出大陸工業網際網路建設與應用不斷走向縱深。

近五年來,大陸工業網際網路從無到有,逐漸壯大。目前工業網際網路已經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助力制造業、能源、礦業、電力等各大支柱産業數字化轉型更新。

工信部資料顯示,大陸已建成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超過150家,工業裝置連接配接數量超過7900萬台套,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

深入萬企千園的同時,“5G+工業網際網路”、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新興領域創新活躍,帶動新型工業裝置、網絡、軟體加快創新,新興産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工業網際網路産業規模已破萬億元。

“目前,大陸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正處于起步探索轉向規模發展關鍵期。”工信部資訊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說,工信部将進一步加快工業網際網路提檔更新,研究出台一批支援工業網際網路、“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助力穩經濟、保安全的新政策舉措。協同推進産業基礎進階化與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

在業内人士看來,工業網際網路在全球制造業大國、強國已得到大力推廣應用,這一産業發展趨勢必将影響人才發展。

“大陸工業網際網路從概念普及進入快速成長期,人才是第一資源,也是工業互聯創新發展的關鍵。”孫楚原說,作為新一代技術的弄潮兒,數百萬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從業人員将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記者 郭倩)

來源:經濟參考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