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作者:電影爛番茄

多久沒有體育題材的電影了?

這兩天,驚喜出現——

《中國乒乓》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看海報,就有股暗暗的勁兒在裡面。

海報上方,是當時如日中天的瑞典隊,中國隊的老朋友,球員生涯末年還能擊敗24歲馬琳的“老瓦”瓦爾德内爾。

鄧超飾演的總教練手臂環抱,表情嚴肅,他身後的國乒隊員,全都擡頭仰望,背對着風光無限的瑞典隊員,心裡較着勁兒。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對電影來說,這八個字總是充滿魅力,而關于乒乓球,關于國家隊,又總能勾起中國人最熾熱的情懷。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電影《中國乒乓》選取了一段并不為人所熟知的國乒曆史。

在如今我們眼裡,國乒在全世界是“大魔王”般的存在,幾無對手,傲視群雄。但曾經,他們也在低谷徘徊過。作為國乒鐵粉,我們在它巅峰的時候歡喜若狂,也應該知道,它在低谷的時候經曆了什麼。

預告中“就地解散”四個字,就讓人心裡一驚,瞬間回到90年代初那段國乒掙紮向上,跌倒爬起的歲月。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通常“改編”真實事件,我們都會讨論電影的還原度和真實性。《中國乒乓》在立項的時候,質疑聲就不少,今天看完預告,番茄君懸着的一顆心基本放下。

三點原因,是《中國乒乓》有可能大爆的伏筆。

第一、是還原。

所謂還原,不是1:1複刻,而是牢牢抓住時代的精氣神,讓你在銀幕前穿越時空,與另一個時代的人同呼吸,共命運。

在這一點上,《中國乒乓》在服化道方面,做得相當出色。

隊員們的着裝,發行,跟當時的國乒隊幾無二緻,更讓人注意的是鄧超的角色,從預告片的故事走向來看,他飾演的一定是蔡振華無疑,而他的穿着打扮,幾乎還原了那個時代的蔡振華。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與之類似的,像訓練場館的昏暗和做舊的細節: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以及國乒的老對手、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每個乒乓球迷昵稱為“老瓦”的瓦爾德内爾的還原,會都讓人有着濃濃的時代感。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這種強烈的還原,證明了電影的這份誠意,從這一點上來說,《中國乒乓》就成了一半。

其二,是節奏。

預告的剪輯,基本呈現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

哥德堡的慘敗,國家隊的解散,是一切沉淪的原因。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在大多數人眼裡,“競技體育,菜是原罪”,成績不好,就要有人負責,有人更替。

上任、承諾,面對高層的施壓,面對媒體的追問,面對信心不足的隊員,面對整個國際的質疑,這場仗,不僅要蔡振華一個人打,更要整個國乒一起扛。

預告中,有隊員沖突的爆發,有家裡玻璃被砸。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更有将球拍扔上球台的無奈。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前面有多頹,後面就有多熱血,看着最後的絕地反擊,之前的壓抑也有了情緒出口。

過瘾!

其三,是演技。

鄧超的演技自不必說,塑造角色他很有一套,曾經為《影》減肥增肥,一部《烈日灼心》的死刑戲,都能寫進北影教科書。

賽前的一個背影,手扶腰的動作,是蔡振華本人腰傷的展現,也是他面對困境的展現。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賽中的一個眼神,已足夠吸引人,相信超哥在片中肯定會有良好的發揮。

除了鄧超,其他的演員演技都相當不錯,尤其片中一個流淚的鏡頭,讓人動容,心生苦澀。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目前看來,在真實性、故事節奏和演技上,《中國乒乓》都十足優秀,這部電影的大爆,似乎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當然,這三個爆點,也順理成章地引發了番茄君對電影的兩點期待。

首先,是期待電影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國乒的觸底反彈,直到1995年天津世乒賽王者歸來這段曆史,有細膩真實且精彩的呈現。

曆史往往比電影更加精彩,熟悉乒乓球的觀衆應該都知道,在1988年乒乓球加入奧運會項目後,國乒就開始走下坡路——确切地說,不是國乒在走下坡路,而是各路大神紛紛湧進這個賽道。

當時,躊躇滿志的國乒想要在奧運會中包攬四塊金牌,可最後,男單的三名種子選手江嘉良、陳龍燦和許增才先後折戟,連輸瑞典、匈牙利選手後,錯失金牌。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1989年的多特蒙德世乒賽,瑞典隊迎來爆發,低谷的國乒被5:0橫掃出局,一直攥在手裡的斯韋思林杯也被奪走。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這個獎杯,在預告的采訪中也有提及。

1991年千葉世乒賽,中國隊創造了當時最差的紀錄,男乒隻排名全世界第七位,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随後,主帥許紹發離職,郗恩庭下課,隊員新老交替,青黃不接,中國乒乓球徹底陷入低谷。

面對甚嚣塵上的質疑聲,在意大利拿高薪的蔡振華毅然回國,臨危受命。蔡振華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戰術理念,也帶來了歐洲的訓練方法,并選了一批很有潛力的新人。

劉國梁、孔令輝就是他的得意門生,随後的事情大家應該知道了,1995年天津世乒賽,在家門口,國乒一雪前恥,逆風翻盤,拿到了冠軍。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從這以後,中國乒乓球徹底站住了霸主地位,以後雖然有小失誤,但地位從未被撼動過。

而作為講述中國乒乓球曆史的電影,期待《中國乒乓》,能将這樣的起起伏伏呈現地異彩紛呈。

其次,是期待電影能展現更多賽場上的細節。

與看真實的乒乓球比賽不同,電影有藝術化的處理手法,能讓比賽更加精彩,更加有戲劇張力,也更加好看。

無論喜歡還是不喜歡乒乓球的觀衆,都應該在影院欣賞到乒乓球的魅力,而這個擔子,當然落在了《中國乒乓》的肩頭。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競技體育本就有熱血魅力。預告中,就有幾個賽場上的鏡頭,看着運動員揮汗如雨,看着不可一世的瑞典乒乓球隊員,比賽的氛圍這不就出來了。

尤其天津世乒賽中,中國隊的逆風翻盤,讓全國觀衆群情激奮,比賽的過程也充滿坎坷和戲劇性,技戰術水準更是達到了當時國際的最頂尖。

尤其當時參加世乒賽的老将馬文革,削球手丁松以及王濤。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比賽中,中國對瑞典,在先下兩城的情況下,被老瓦連扳兩分,來到了第五盤決勝局。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最後一局,由老将王濤對陣佩爾森,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王濤迎來了等待已久的爆發,以2:0橫掃對手,為中國隊拿回了闊别6年的男團冠軍。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賽後,王濤扔掉球拍,重重躺在地闆上,壓抑已久的隊員們嘶吼着,慶祝着久違的勝利。

期待《中國乒乓》能拍出這些細節,這樣的激情,以及從低谷再次沖上巅峰的喜悅和成就。

這些,才是粉絲們,觀衆們真正期待的。

不過,一般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會在上映前迎來觀衆們各種各樣的“解讀”。番茄君可以預測的是,有些“解讀”肯定超出了影片的範疇,上升到了一部電影不該承受的高度。

電影不是紀錄片,沒有為完全真實事件負責的義務和責任。

但有些觀衆,在僅僅看完物料和預告之後,就對《中國乒乓》大加抹黑刷差評,這對電影不公平,也是我不能忍的。

比如有的觀衆,僅憑借預告中的一個眼神,就斷定對老瓦的塑造是“嚣張跋扈”,并推出電影是“正邪不兩立”。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影片人物的塑造,本質上是為了角色更加鮮活,更加生動,完全對标現實中的運動員,沒有任何意義。

而且,眼神這個東西,很多東西就是心證,你說這是“嚣張”,那為什麼不是競技狀态呢?想想劉國梁對許昕那句“别讓他們活”,賽場上,要沒點殺氣,當什麼運動員?

況且,在未看到成片的情況下,就憑借一兩個眼神推斷電影“正邪不兩立”,顯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是不客觀的。

再比如,有觀衆說電影檔期會與月底的世乒賽重疊,有比賽誰還看電影。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這種邏輯也完全不能自洽,體育比賽和電影為什麼不能同時存在?晚上看電影白天看比賽也不會沖突。

另外,《中國乒乓》什麼時候上映還不知道呢,連片方和影院都不知道,網友就知道了?

還有人說,這是模仿《奪冠》。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體育競技題材的影片太多了,除了國内的《奪冠》,還有講摔跤的《摔爸》,講橄榄球的《弱點》,講拳擊的《洛奇》,講籃球的《卡特教練》,講足球的《一球成名》,講比賽的《絕殺慕尼黑》……

這麼多電影,到底是誰模仿誰呢?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更奇葩的是,還有人說電影的口号“怪怪的”。

隻要有一點體育常識,就知道乒乓球的比賽主要在球台,接不住的情況下才會落地。“球不落地,永不放棄”不就是說,隻要還沒輸,就一定不會氣餒麼?

這不僅與影片故事貼合,也與體育精神契合,不知道口号本身有什麼好噴的。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當然,還有看完預告就說“尴尬”的,也有說看起來不咋地的,更有對演員抱有極大惡意,因為鄧超而拒絕的……

種種原因,都不客觀。

評價一部影片,在放出第一支預告的時候讨論都為時過早。在沒有看到成片的時候,番茄君當然希望大家保持理性,小心打臉。

有些片子越是被唱衰,就越有可能翻盤,比如《流浪地球》上映之前,就有無數觀衆吐槽是“圈錢爛片”,狂刷一星,上映後不僅打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還樹立了國産科幻的标杆。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再比如《你好,李煥英》,上映前許多觀衆都不看好賈玲執導電影,更有人說她“改編獨幕喜劇,煽情圈錢”,但上映後,全國觀衆都被電影真摯的母女情感動,也收獲了54億票房,可謂逆襲打臉。

話不要說得太滿,電影上映之前,我們保持謹慎的期待就好。

《中國乒乓》雖然已經放出預告和物料,但目前還不知道檔期。對這部新片,番茄君是十分看好的。

我承認,看完預告後對《中國乒乓》的不安變成了對爆款的期待

就像這位觀衆說的一樣,沒有常勝将軍,有的隻是不斷拼搏的精神和永不放棄的的毅力。

在兼具科普作用的同時,《中國乒乓》或許也會創造隻屬于它的紀錄!

是以,出水才見兩腿泥,不如,我們等着看好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一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