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作者:鳳凰衛視

根據英國媒體報道,在女王去世的消息公布後,英國群眾聚集在白金漢宮門前唱起了國歌,白金漢宮降下了半旗。大門張貼着女王去世的消息。而多個英國工會表示,他們将暫停就薪酬糾紛采取的罷工抗議活動,并就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向國家表示深切哀悼。

資深媒體人薩蘇:

對于英國社會和英聯邦來說,大英帝國失去了一個标志,原因是大英帝國時代最後留下來的遺産可能就是女王。

1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伊麗莎白二世在位70年,從26歲成為君主以來,她先後經曆了16位英國首相,任命了15位英國首相,并會見了13位美國總統,她見證了大英帝國的興衰,維持着王室的聲譽,讓君主制在英國繼續延續了下來,并且在社會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

英國女王,作為英國立憲君主制的一個載體,尤其是她作為英聯邦的一個政治象征—英國女王無論是在維護英國國内的主權完整,包括在英聯邦内部形成某種凝聚力,也包括對外代表英國的國家形象方面還是發揮了一些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是難以替代的作用。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不同于普通兒童,年幼的伊麗莎白公主接受的是傳統家庭教育,由伊頓公學副教務長教授憲政史、接受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神學指導、跟着母語家庭教師學習法語,還要學習文學和音樂,家庭教育之外,她也加入了女童軍,進而與同齡女孩保持必要的社交。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

英國王室對于王室,家庭成員,尤其是作為排名靠前的王位繼承人,它是有比較嚴格的一套宮廷式的教育,尤其是我們看到伊麗莎白本人,她年輕的時候接受的是比較嚴格,而且标準的英國貴族式的教育。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伊麗莎白公主的學業與成長,離不開母親的影響,二戰期間,母親伊麗莎白王後與父親英王喬治六世成為了英國抗擊法西斯的象征,尤其是倫敦大轟炸到來之時,盡管内閣建議她離開倫敦,或者把孩子送到加拿大去,但伊麗莎白王後公開表态:“我不走,孩子們就不走。我不會離開國王,而國王不會走。”

資深媒體人薩蘇:

這樣的話非常強烈地鼓勵了英國軍民抵抗入侵的意志。這個時候其實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就在旁邊,是以她對母親的言傳身教,我相信是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戰火中由青少年長大成人的伊麗莎白公主,不僅感受到父母在廢墟、防空洞和演講中表現出的決心與勇氣,也親自參與其中、履行王室成員的職責。

2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1952年2月6日,伊麗莎白公主與菲利普親王通路肯亞期間,收到了喬治六世駕崩的消息,二人迅速趕回英國,父親去世後,她繼任了王位,那年,伊麗莎白公主26歲。1953 年 6 月她正式加冕,加冕儀式也首次通過電視轉播。

加冕儀式之後,伊麗莎白二世所面對的,是與自己從小接受的傳統與曆史教育截然不同、秩序劇變的世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

對英國來說,面臨着比較艱巨的戰後重建,尤其是要維持大國地位的非常艱巨的考驗。在這個階段,實際上也是伊麗莎白繼位以後的一個實習階段,她需要去明确作為一個國王,她應該做什麼。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伊麗莎白女王登基之時大英帝國已經開始瓦解,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原主要屬地都已然轉型成為英聯邦架構下的獨立主權國家,伊麗莎白女王實際上隻是其中部分國家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資深媒體人薩蘇:

英國的殖民地也在二戰之後紛紛的離去,那麼大英帝國應該說支離破碎。

中國社科院歐洲國際關系研究室主任趙晨:

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接位,其實要面臨着英國國力下降,以及原有的殖民帝國解體的雙重的危機。在這樣的雙重危機之下,她是順勢而為,接受世界大勢的變化,強行逆流而上,力圖改變時代的潮流,就成為她必須要做的一個選擇。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去殖民化風潮的背後,不僅是英國相對國力和世界影響力的衰退,更是戰後國際政治格局重塑、經濟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社會思潮與觀念的新變化等多重因素引發的前所未有的世界變局,對于年輕的女王來說,擺在面前的不僅是登基之後她要以平等的姿态通路英聯邦其他國家,更是要履行她“終身服務于大英帝國”的承諾。

資深媒體人薩蘇:

随着帝國的崩潰,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确實面臨着和其他英國政治家共同的困擾,而她在這個時候能夠幫助英國社會穩住,穩住這個基盤,然後讓大家在基盤上面實作轉變,應該說她對這個國家是有貢獻的。

3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登基幾年的時間,數百次的國事通路,不僅令伊麗莎白女王成為全世界出行最多的國家元首,更有效地維系了英國與不同制度、文化的國家,尤其是與衆多前殖民地國家的良好關系,她的親和力,甚至超越了英聯邦的範圍,很多國家對女王的來訪熱烈歡迎,甚至高呼“女王萬歲”。

中國社科院歐洲國際關系研究室主任趙晨:

對于英聯邦國家來說,他們對于英國的殖民遺産,現在就隻剩下對于英國國王尊崇這樣的一點。他們自願認為自己是女王的臣民,這就成為英國聯系其他英聯邦國家的最重要的一個核心、一個紐帶,女王也不辭辛苦會多次的通路這些國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

作為英國的國家元首,其實外交是她為英國服務的主要的功能,至少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多數國家的上司人和群眾對于伊麗莎白還是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自1965年起,首相任期内更替時,伊麗莎白女王甚至不再參與主動任命繼任者,從那以後,首相任内更疊完全由執政黨内部選舉決定成為慣例。

中國社科院歐洲國際關系研究室主任趙晨:

伊麗莎白女王的一個很大的貢獻,就是她把不幹政的原則,貫徹得非常的徹底。伊麗莎白女王看到了世界民主化的趨勢,是以她也認為王室不宜再過多,甚至是有一點點的幹政的行為,是以她毅然決然的将所有的權利其實都交給了人民。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1970年,女王在澳洲和紐西蘭的皇室之旅中,打破了幾個世紀以來的王室傳統,她沒有站在人群遠處揮手緻意,而是近距離和人們互動,她身穿檸檬黃色連衣裙,頭戴标志性的帽子拿着手提包,走過悉尼的街道上微笑着,問候當地普通市民,此舉引發了轟動。那時,英國在經過二戰的洗禮後正在走向衰落,人們急需看到一個和傳統不同的女王形象,以此鼓勵大家的士氣。

資深媒體人薩蘇:

英國王室對于過去這段曆史也是在反思的。今後英國與其他的英聯邦國家應該平等相待,應該能夠在一個共同基礎上推進整個英聯邦朝前前進。

4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盡管這位年輕的女王在不斷改變着英國和王室的印象,但是她依舊被一些人所批判,在外界看來,她觀念保守,性情嚴肅,她從不在公衆場合對國家政務發表意見,也從不會透露任何皇家隐私,在照相機面前,人們見到的永遠是一個表情定格,不會出錯的女王,那時,一些英國青年把她稱為“冷血溫莎”,甚至創作了攻擊女王的歌曲和惡搞的繪畫,但是不管輿論如何抨擊,女王依舊恪守王室準則,不回應,不反擊,然而,外界的不滿,在戴安娜王妃事件後,達到了高潮。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作為英國女王,她知道,維持國家的穩定,維護王室的形象更為重要,她終究做出妥協、适應現代思潮,在白金漢宮降下半旗,并發表電視講話、撫慰公衆情緒,化解了史無前例的王室危機。

資深媒體人薩蘇: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通過和黛安娜王妃的交往,了解到世界這些年輕人究竟是怎樣的世界觀,怎樣的價值觀,這一點對于此後和群眾的相處有很大的幫助。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随着年齡的增長,伊麗莎白女王也告别了外界對王室傳統、刻闆的印象,2006年,一部關于伊麗莎白女王的自轉式電影熱映,群眾發現,女王從曾經的“冷血溫莎”,變成了一位不時展露笑容的可愛老人,她變的時尚起來,在不同的公衆場合,穿着各種顔色的套裝,有時尚雜志甚至還盤點了女王曾經穿過衣服的顔色,用組圖拼出了彩虹的色闆,除了多彩的服裝,她還喜歡收集各種類型的帽子,她的帽子超過5000頂,造型各異,色彩豐富,而另一個被外界津津樂道的是女王養的柯基犬,從18歲至今,女王已經養過30多條柯基犬,每次出門,腳邊總是跟着幾隻,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女王帶着自己的柯基犬客串了宣傳視訊,在視訊中,007來到白金漢宮拜見女王,并護送她登上直升機。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2021年4月,陪伴女王73年的菲利普親王去世。在葬禮上,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女王獨自落座,夫妻離去,女王遲暮。

資深媒體人薩蘇:

盡管兩個人感情中間有很多坎坷,但是可以看到伊麗莎白女王對于丈夫的這份感情是很珍視的,以至于在自己丈夫去世的時候,她會躲在車中暗暗的流淚,是這樣的一位很感性的女性。

5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根據英國著名調查與分析公司YouGov釋出的2022年第一季度資料,在英國社會最受歡迎的全球公衆人物中,女王以75%的受歡迎度穩居第一,有媒體分析,女王去世後,後女王時代的君主制,乃至以此為核心的英聯邦或許也将面臨深刻的變化。

資深媒體人薩蘇:

在英聯邦的很多國家,他們表示一方面要效忠于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政府,另外一方面也要效忠于英國女王。當女王離去的時候王室變得更加孤立無助,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被人們所接受。

中國社科院歐洲國際關系研究室主任趙晨:

英聯邦國家之是以不脫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這位和藹可親的執政70年的老太太的存在。大家都認為這位老太太征服了他們的心,是以他們心甘情願地成為英聯邦的臣民,但是當老太太離去以後,查爾斯王儲接任國王以後,這些國家他們的人民是否還願意維系原有的對于英國王室的忠誠,就要打上一個問号。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國不可一日無君”,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當天,查爾斯王子繼位成為查理三世國王,當然,今日英國的王,早已不像曆史上權傾一時。逝世的兩天前她任命國家新首相,滿面笑意,開朗明媚。對于持守英國王室的職責和本分,伊麗莎白二世總是有很強的自控力,能帶領王室曆盡風波、依然享有民心與尊重,而這位被稱為當代英國基石的君主去世後,英國、英聯邦的維系之責,是否仍能被穩穩地擔起?

英國女王離世,一個時代的結束?丨鳳凰聚焦

制片人:何冀甯

編導:高宇

編輯:李唯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