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豐台法院對标“兩區”建設産業發展意見,圍繞豐台區“一區一園”建設司法需求,釋出《關于進一步服務“兩區”建設助力高精尖産業發展十四條措施》(以下簡稱《十四條》),助推區域經濟發展。9月8日上午,該院召開新聞釋出會,介紹了《十四條》出台的背景、内容和意義,并釋出了四起助力“兩區”建設典型案例。
釋出會上,豐台法院民三庭庭長徐沖首先介紹了該院服務“兩區”建設基本情況,該院高度重視服務和保障“兩區”建設工作,出台“1+2檔案”,明确66項舉措服務,護航“兩區”發展。在金融領域,通過依法懲治涉“兩區”重點領域經濟犯罪、深化金融審判機制建設、打造“全要素”裁判體系等措施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在科技領域,圍繞産業轉型更新、市場自由競争等方面提煉司法保護新經驗,加大對侵害知識産權的懲治力度,助力科技創新。社會治理方面,通過完善12368工作對接機制、常态化走訪調研、普法宣傳等舉措建設更加因地制宜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據了解,此次《十四條》是為進一步提高司法服務保障“兩區”建設能力水準,促進轄區高精尖産業發展,在吸取“1+2檔案”運作經驗的基礎上,對原有服務舉措再補充、再落實、再深化而形成,可以說是該院服務“兩區”建設司法舉措的2.0版。
此次《十四條》出台,不僅有助于高水準服務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豐台園區等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工程建設,全方位強化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為産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氛圍,也有助于提升審判質效,優化商事審判服務,為金融服務等産業創新發展提供高水準法治保障。
據徐沖介紹,《十四條》主要包括創新司法審判機制,打造企業糾紛化解更新版;強化對外聯絡機制,打造精準化司法服務更新版;深化府院關聯機制,打造參與社會治理更新版三個方面。具體措施包括制定涉“兩區”建設五大重點項目和企業白名單,源頭辨別、重點推進,優化市場主體訴訟體驗;在“一區一園”等重點區域設立工作站,通過“站點網”的方式,将專業調解、巡回審判、定點宣傳、專門聯絡機制結合起來,達到吸附糾紛、化解沖突、宣傳引導的效果等。
據了解,《十四條》的一大亮點是在破産案件和知識産權案件等重點案件的審理中更好利用府院關聯工作機制,確定司法服務“兩區”建設的實際效果。
“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準許經營證券業務的機關與個人以簽訂合作協定為名,實則進行場外股票融資業務的,應認定該協定無效,并根據各方過錯程度處理财産返還事宜。”豐台法院民三庭副庭長蘇潔在一起合同糾紛案中介紹道。此外,釋出會上還釋出了小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構成犯罪案,通過訴前調解快速化解涉麗澤金融商務區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以及通過對商标性使用的認定,打擊侵害商标權及不正當競争案等典型案例。
豐台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新聞發言人郭俊寶表示,“兩區”建設是新時代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為北京“兩區”建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保障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責使命,豐台法院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轄區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審判職能,持續踐行“我為群衆辦實事”,為轄區防範法律風險和化解糾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代表點評
市人大代表、區人大代表
豐台區看丹街道白盆窯天興家園社群
黨委委員、居委會主任
楊冠利
今天上午參加豐台法院“十四條措施助力高精尖産業發展”釋出會,深刻感受到豐台法院在新時代首都發展法治保障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我相信《十四條》的出台未來會為更多的豐台企業做好司法保障服務,讓他們在豐台感受到法治化營商環境帶來的公平、公正及溫暖。在釋出的一起典型案例中,豐台法院結合疫情的實際情況,啟動訴源治理工作機制,從疫情影響以及企業雙方未來合作前景等方面疏解沖突,最終原被告互諒互讓,展示出法院工作方式的多樣化,既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又為區域營商環境建設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達到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赢的良好效果。
市人大代表、區人大代表
北京盧溝橋中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長
武長亮
釋出會上介紹的“賦能‘兩區’建設 十四條措施助力高精尖産業發展”典型案例讓我感觸很深,法院對涉案小微企業不是生硬的“懲治”,而是與“挽救”相結合,法院工作處處彰顯人性化關懷,後續積極跟進企業整改情況,引導企業合法規範生産經營,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展現出豐台法院司法工作既有力度又不失溫度。同時,新聞釋出會上的通報彰顯了豐台法院與時俱進、結合實際、助力發展的堅定信心,豐台法院充分運用司法手段為“兩區”建設“保駕護航”,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十四條》更是為豐台高精尖産業發展培育了豐厚土壤,為實作“妙筆生花看豐台”的美好願景提供了堅強司法保障。
掃碼檢視典型案例
供稿:豐台法院
編輯:嶽娟 汪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