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色彩、期盼和牽挂:七旬老人與烏蘭牧騎的四年約定

作者:澎湃新聞

在内蒙古自治區遼闊的草原上,常能看到“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的身影,他們常年下鄉開展惠民演出,為北疆農牧區百姓帶去了無數的歡樂和關懷。

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烏蘭牧騎就是其中之一。這支烏蘭牧騎演出隊成員平均年齡僅27歲,卻也是内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中最早成立的隊伍之一。

成立至今近60年的時間裡,四子王旗烏蘭牧騎迎來送往許多隊員,也經曆了諸多變化。而不變的,是他們為人民演出的初心。

色彩、期盼和牽挂:七旬老人與烏蘭牧騎的四年約定

四子王旗烏蘭牧騎下鄉為百姓演出。本文圖均由 四子王旗烏蘭牧騎 供圖

“拿老百姓不了解的東西編節目,那不行的”

今年54歲的李景平是四子王旗烏蘭牧騎演出隊隊長,在四子王旗烏蘭牧騎工作已有30餘年。

他笑着向大家介紹:“我17歲就在烏蘭牧騎。我以前是搞舞蹈的,你看我現在胖了。”

1963年成立的四子王旗烏蘭牧騎一路走來十分艱辛。

那些年,每當夜間,下鄉演出的烏蘭牧騎隊員要舉着火把為百姓表演節目,臉常被熏的通黑、眼睛也被煙熏的酸疼。夏天晚上,蚊蟲總圍在燈火旁,“蚊子飛進嘴裡,那你也得唱,就把它當綠色的食品嘛。”李景平說着,下意識做了一個吞咽動作。

冬日天氣寒冷,隊員們為了演出效果好,也堅持身穿單薄的舞蹈服、舞蹈鞋演出,上一秒跳出了一身汗,下一秒被汗浸濕的衣服又凍得硬邦邦,是以很多隊員都患有關節炎。在牧區表演時,遇到惡劣天氣,車外刮着大風,車内也鑽着小風。還有下過雨的牧區泥濘不堪,車都走不動。

很多時候,烏蘭牧騎演出時并沒有一個專門的舞台,不管是羊圈還是小院,隻要是一塊寬敞的地方就行。李景平回憶,和那時相比,如今的烏蘭牧騎條件不知有多好。

早期交通不發達的時候,農牧區百姓會騎着馬、坐着勒勒車來看烏蘭牧騎演出。牧民百姓大多數不會講國語,烏蘭牧騎隊員就用蒙語編排各類文藝節目。

比如當地有百靈鳥,就編一個百靈鳥節目;草原上有賽馬,就在舞蹈中融入馬兒奔騰的元素。還有“三千孤兒入内蒙”、草原額吉都貴瑪撫育孤兒的故事,都作為創作素材融入舞蹈節目。

李景平說:“你不能拿老百姓不了解的東西編節目,那不行的。”是以馬頭琴、呼麥、長調,以及融合當地民族元素和真實故事的歌舞劇、獨幕喜劇等等,這些有濃厚蒙古族風情又廣為流傳、廣受百姓歡迎的節目,四子王旗烏蘭牧騎隊員們每天都訓練、排練。

自然而然地,接地氣的烏蘭牧騎演出深受當地百姓歡迎。這樣的場景也往往是烏蘭牧騎演出的日常:每到一個嘎查,周邊嘎查的百姓也會趕來看演出,看完便會邀請烏蘭牧騎隊員,“去我們那吧,去我們那吧。”往往計劃一天一場的演出,變成上午一場、下午一場、晚上還有一場。

于是,四子王旗烏蘭牧騎每年計劃演出100場,熱情的農牧區百姓使得演出場次增加至150餘場,每年巡演行程達15000餘公裡。

色彩、期盼和牽挂:七旬老人與烏蘭牧騎的四年約定

2022年端午節,四子王旗烏蘭牧騎入戶為百姓演出。

為百姓而表演的烏蘭牧騎

1957年,第一支烏蘭牧騎在内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成立。烏蘭牧騎成立的初衷,就是豐富農牧區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為農牧區百姓而表演。

為百姓表演含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表演深受百姓喜愛的演出内容,另一層則是走進農牧區面對面為百姓表演節目、服務百姓。而這種實體空間上的面對面,也帶來了太多感動和故事。

四子王旗烏蘭牧騎指導員那木拉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2018年時,烏蘭牧騎隊員在四子王旗的腦木更蘇木表演時,聽聞附近的阿木古郎草原上有一位七旬老人。他們趕到老人的家,看到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因建設着陸場,周邊鄰居已紛紛搬走。老人的家沒在搬遷範圍内,也因為習慣了草原生活,她選擇留下。

居住在城裡的子女拗不過老人,便為老人在當地雇了一人陪伴、照顧老人。

那木拉至今還記得,老人看到隊員們到來,坐在凳子上驚喜的樣子。一時之間老人竟說不出話,激動得不停搓手,示意大家喝茶。烏蘭牧騎的隊員們為老人專門進行了一場家庭表演,還将她的院子、羊圈打掃一新。久違的歌聲、樂曲和熱鬧氛圍讓老人淚流不止,臨走時她拉着那木拉的手,不停地問隊員們什麼時候再來。和老人期盼的目光交彙,那木拉當即決定,以後每年都帶隊來看望老人。

四年以來,烏蘭牧騎隊員們兌現諾言,每年夏天帶着新排的節目特地奔向阿木古郎草原。到了約定的日子,老人都會早早備下酒食,守在門口等待她“烏蘭牧騎的孩兒們”到來。老人平淡的生活從此有了色彩,有了期盼;烏蘭牧騎隊員也有了深深的牽挂。

現在,四子王旗烏蘭牧騎的演出隊裡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為表演帶來了更多新潮、現代元素的同時,也會遇到一些“老問題”。

李景平回憶,有一次演出,隊員們問大爺大娘想聽什麼,他們興奮地喊出《洪湖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歌名。隊員們犯了難,這些經典歌曲年紀比他們還大,大家都不熟悉。不過為了讓大爺大娘能看到這些他們喜愛的節目,隊員們加緊排練,一首首老歌、一個個老節目逐漸熟悉起來。

等烏蘭牧騎再回到那個村、回到那個嘎查演出時,熟悉的旋律一響起,大爺大娘驚喜不已,感歎道:“這個上次來還不會唱,這次都學會了!歡迎你們繼續來!歡迎你們繼續來!”

烏蘭牧騎不僅為老百姓帶去了豐富的文藝節目、帶去了歡樂,也帶去了真切的關心和幫助。李景平介紹說,隊員們表演之餘常幫助老百姓做些家務、農牧活,如除雪、挑水、打馬印、清掃羊圈……在敬老院演出時,隊員們還會給老人們剃頭,看着一顆顆光滑的“鹵蛋”誕生,大家常笑成一團。

色彩、期盼和牽挂:七旬老人與烏蘭牧騎的四年約定

2022年端午節,四子王旗烏蘭牧騎隊員下鄉為基層百姓義務理發。

條件越變越好,但烏蘭牧騎精神不會改變

被問及何時是藝術團最好的時候,隊長李景平毫不猶豫地回答:“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

随着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對烏蘭牧騎的投入也越來越多。四子王旗烏蘭牧騎國家級演員數量、獲獎節目比例、排練室等軟硬體名額近些年來都有顯著提升。根據這些名額,四子王旗烏蘭牧騎已從2013年的自治區二類烏蘭牧騎發展為今天的一類烏蘭牧騎、“十佳烏蘭木騎”“優秀烏蘭牧騎”。

色彩、期盼和牽挂:七旬老人與烏蘭牧騎的四年約定

2020年6月8日,四子王旗烏蘭牧騎于北京表演原創非遺舞劇《二魁摔跤》。

今天的烏蘭牧騎有了很好的條件:寬敞明亮的排練室,再也不會透風的演出車……條件變好了,烏蘭牧騎的精神卻沒有變。

在李景平看來,除去國家的大力支援,烏蘭牧騎的發展還在于合理調動隊員的積極性,懂得培養隊員的主人翁精神,進而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比如舞蹈隊員阿拉騰其木格講的這件小事:因為隊裡每個位置都缺一不可,曾有位女隊員才剛結婚,便帶上老公一道和隊伍出發去參加巡演了。

“(整支隊伍有)35個人,那就是35個細胞,每個細胞都好了,那這整體就好了。”李景平說,從隊員間默契的配合、用心的表演中,觀衆能感受到這支隊伍的團結力、執行力與凝聚力,他們擰作一股繩,以個體帶動整體,煥發出十足活力。

跟以前騎着馬、坐勒勒車趕着看演出不同,現在,很多農牧區百姓是騎着機車、開着汽車趕來看烏蘭牧騎演出。農牧區百姓對烏蘭牧騎的熱情、熱愛未曾改變;而作為民族文化的傳播者,作為草原上的一支“紅色輕騎兵”隊伍,隊員們與草原人民緊密相連的心也始終未曾改變。

烏蘭牧騎60年來發展的背後,亦是國家發展的縮影。公開資料顯示,内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現有75支隊伍、3500多名隊員,每年為基層群衆演出服務達8000多場。

(内蒙古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所學生黃濤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