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作者:童行書院

本文看點:

14歲以下的孩子犯了罪,司法機構往往拿他們沒辦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百一十三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處罰後,在升學、就業等方面不得歧視。

有司法人員總結出了一個形象的詞,叫做“養豬困局”,一旦對觸法行為缺乏有效的司法幹預,很可能會誤入“養大了再打,養肥了再殺”的境地。

孩子到底是不是性本善的呢?少年罪犯能不能通過教育,改過呢?假如年少的時候沒有給予處罰,他們以後是否還會把法律放在眼裡呢?

今天借一部劇來梳理一下。在看劇之前,先來看一個法院判決。

2021年4月3日,14歲的趙兵死于溺水窒息,他是在被“逼迫”的狀态下墜入了諾敏河。幾個“學壞的孩子”在河邊追打趙兵,一開始隻是玩鬧,後來就演變成了欺淩。趙兵為了躲避追打,上了冰面,墜入冰河。八名追打趙兵的大部分是趙兵的同學。

趙兵内向腼腆,但父母覺得,老實内向起碼不容易惹事,也不會學壞。但“老實”卻是淘孩子們最厭惡的特性,那意味着不“合群”。

有孩子就這樣說,“大家都認為趙兵好欺負,也想欺負他取樂。”

那天,家人并不知道趙兵出事,以為趙兵是在朋友家過夜。第二天,家人開始着急四處尋找并報警。66天後,趙兵的遺體在河邊被找到。

2022年6月2日,甘南縣人民法院判決,八名被告中的五名(滿14周歲)因故意殺人罪,獲3~4年有期徒刑。另三名被告因案發時未滿14周歲,未作刑事處罰。

“那些家屬沒一個來家裡表示過歉意。現在還有三個人在外,自由自在跟沒事人一樣。”趙兵母親說道。

有兩個欺負趙兵的孩子,今年夏天初三畢業,他們在社交平台記錄和女友戀愛的日常,發班級的合照祝自己畢業快樂。

他們的生活照常進行。

趙兵的父母為了償付幾十萬元打撈費,把羊賣光了,自家的地也承包給别人。他們沒精力管理羊和莊稼,還欠了些外債,隻想為兒子讨一個說法。兩個人的身體都出了問題:腦袋常嗡嗡作痛。37歲的趙兵母親,眼睛因為流太多淚,看東西像蒙着層霧。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未成年人犯罪該不該重罰?《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了誰?

高分韓劇《少年法庭》就在探讨這樣一個問題。這些劇集的内容根據真實案件改編。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在南韓,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頻頻發生,群眾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少年法》規定:“未成年人犯罪最高刑期為20年,而未滿十四周歲的少年犯,甚至會當庭釋放,最嚴重的會判處到少年院待兩年(意思就是為期兩年的教管期),這就是頂格的“十号處分”。

也就是說,即使是殺了人,如果犯案時未滿14周歲,最嚴重隻需進少年院待兩年,兩年後,便可以恢複自由。

也因為有了《少年法》的這把年齡保護傘,一些少年犯更是肆無忌憚,甚至特意用年齡限制來實施犯罪。是以,《少年法》遭到群眾的強烈抵制。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少年法》的作用是教育,給少年們一個機會。但是少年們會珍惜這個機會嗎?

劇中兩位法官持有完全相反的觀點,這源自他們各自的經曆。

主角沈恩錫是對未成年犯毫不心軟的法官,她明确表态:“我厭惡少年犯”。

在多年前,兩個10歲出頭的少年在頂樓,故意扔了兩塊磚頭下來,一塊磚頭恰好砸到了沈恩錫的兒子,害她的兒子顱骨開裂,當場死亡。

當時的法官,隻用了3分鐘審理,她親眼看見這兩個孩子從法庭出來,打打鬧鬧地說要去吃辣炒年糕。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5年過去,這兩位少年,變本加厲實施了一場對無辜少女的集體性侵,還形成了一個可怕的産業鍊。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是以,沈恩錫在審理案件時總會給出最重的判決。

另一位法官車泰柱,對少年犯無比寬容。他堅信經過教化後,少年犯會改邪歸正。

他曾經遭到長期嚴重的家庭暴力。有一次,他又一次遭到父親的重毆,在他反抗的過程中出了事。于是他因殺父未遂,被關進收容所。又因為當年審理他的法官對他的關懷,讓他這個邊緣人走向了新生,還成為法官。

兩位觀點完全相反的法官集聚了整個社會對于少年犯的沖突:

面對少年犯,究竟是嚴厲判罰,還是感化教育呢?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咱們從頭來來捋一下。

先看一下,少年犯到底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

再來看看,刑法應該起到一個怎樣的作用。

這些孩子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

被忽視

一位年滿16歲的女高中生,名叫韓睿恩,她的父母長期在國外工作,對她不管不顧。

有一天,一個八歲的男孩在公園裡找媽媽,看見坐在長椅上的韓睿恩,便直接上前問道:

“姐姐,可以跟你借下手機嗎?我要打給媽媽”。

患有持續性被害妄想症的韓睿恩在聽到“媽媽”這個詞受到了刺激。她把男孩帶到朋友白成友家裡,并用資料線勒死男孩。事後,還将屍體切碎。

韓睿恩慫恿白成友為自己頂罪,因為白成友未滿14周歲,可以逃脫法律制裁。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事情敗露後,韓睿恩被判處頂格刑期二十年,白成友則裁定“十号處分”,去少年院待兩年。

終審結束時,韓睿恩的父母依然沒有出現。

《少年法庭》中還有這樣一幕:

在一家專門收容不良少女的恢複中心裡,小英趁着中心被舉報,慫恿其他女孩一起逃跑。

逃跑時小英找到了媽媽的家。她手指顫抖,按下了門鈴。一個身穿長裙的女人開了門。小英和女人對視了一下,許久才吐出“媽媽”兩個字。屋裡有男人喊“誰來了”。女人像觸了電一樣回答:“不認識的孩子按錯了門鈴。”然後,直接把門關上。

小英還以為媽媽是生病了,才好久沒去看她。原來媽媽是認識了新男人不管她了。

小英悲傷、憤怒,她不停地砸門。可是母親屋内的男人認為她是個不良少女,故意來挑事。于是男人将她打得渾身是傷。母親站在旁邊無動于衷。

正是因為媽媽一次次的缺席,小英才成為了一個不良少女。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這些孩子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

家庭暴力

一天深夜,少年法庭的老熟人徐有俐,突然渾身是傷地來到法官辦公室來尋求幫助,沒說兩句話就暈了過去。她被送往醫院急救,醫院診斷結果顯示,有俐長期遭受暴力虐待。

有俐身上的傷痕究竟是誰造成的?經法官調查,施暴者是有俐的父親。有俐父母離異,父親不工作,每天隻知道喝酒,沒錢的時候就向有俐要,有俐拿不出錢時就會被他暴打一通。

持傳統觀念的奶奶雖說心疼孫女,但還是會乞求有俐再忍耐一下,不要告訴警察。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有俐也并不信任警察,因為警察并不會24小時候保護她。

如果報警,她怕爸爸找到機會狠心報複。

而且家暴很難被定義,如果她的家長說自己不是在家庭暴力,隻是在管教孩子,從他們否認的那一刻,警方再也無法介入處理。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有俐選擇逃跑,可逃跑的過程中又被朋友騙了,錢被搶了不說,還被暴打了一通。

結局是,在多方努力之下,長期被家暴的女孩終于動搖了,決定指控父親。法官也說服了奶奶。奶奶将有俐偷偷錄下的音頻交給了法庭。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最後,有俐父親被關進了監獄。沈法官兌現了她的有俐的承諾,“受害者不會被關起來,施暴者才會被關進去。”

至于有俐的父親為什麼會家暴。原因也令人唏噓,有俐的父親也是在他父親的家庭暴力下長大的。

這些孩子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

社會的壓力:成績至上

家庭教育的缺失,讓未成年們心理扭曲。但談及導緻少年犯的因素,社會風氣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南韓聯考競争壓力極大。無論一考定終身的選拔制度,還是綜合能力評定的考察制度,對學生來說都是巨大的負擔。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我幾年前寫過兩篇關于南韓學生的學習壓力。

一篇寫的是聯考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另一篇寫的是學習壓力對一個家庭的影響。這兩篇文章的連結附在文章後面了。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一所著名的高中被爆出試題外洩。而洩題組織“笛卡爾”,竟是學校建立的。學校為的是升學率,因為升學率是家長選學校的标準。

這所高中,曾是學生們的第一志願,但現在卻面臨着招生困難,是以學校采取了相應措施,這才有了“笛卡爾”。

被笛卡爾選中的孩子,并不是學習不好,而是為了節省時間準備其他項目,比如參加志工服務,還有參加競賽、閱讀書籍、升學咨詢等等。這些項目并不是普通家庭能負擔的。

成績就是金錢堆出來的。能進入“笛卡爾”的都是社會頂層的子女。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法官部長的大兒子因為成績不如次子,屢遭部長打壓和責罵。

在家庭生活中,部長除了對兒子成績進行苛責批評外,幾乎沒有其他交流。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母親因為心疼大兒子,讓他加入洩題組織,不過很快又退出了。

在事件暴露後,兒子認為自己連累父親,張惶無措下,最終選擇在交警隊門口沖紅燈車陣,被撞遍體鱗傷送去醫院。

這時,這位法官部長才知道,讓無數失足青少年迷途知返的他,在日常生活中給兒子的壓力有多大。

少年犯并不是都是天生的惡魔

犯罪心理學研究表明,所謂“天生犯罪人”在人群中隻占極小的比例。

“天生犯罪人”就是在生理、心理或體質等方面具有一些天生就有的、與正常人不同的特質或因素,決定這種人的犯罪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

絕大部分犯罪都是社會環境和個人因素的綜合作用。

原生家庭、成長環境、文化氛圍等等,太多的因素在影響少年前進的方向。

懲罰還是輕罰?

過于強調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而忽于懲戒,人們不贊同。很多人認為這些犯下惡性罪行的少年并沒有改過的可能。

而且對他們的輕罰無法平複被害人及其家屬所受到的傷害。

“我是挨打的人呀,為什麼每次都是我要逃跑。”遭受家庭暴力女孩徐有俐這樣說。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我是被害人呀,為什麼我必須被别人指指點點呢?”被性侵的女孩這樣說。

對少年犯罪者的輕罰,還會在社會中引起了“刑法不是保護弱者,而是保護壞孩子的法律”這樣的負面輿論。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對于一些少年犯罪者來說,當他們知道自己低于法定責任年齡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後,惡意甚至會達到頂峰。

“好多少年犯自己知道,十四歲以前要大幹一場。”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康麗穎如是說。

現實中,2010年,13歲的韋某在廣西老家掐死了一名男孩,因未滿14歲被無罪釋放。

2011年,14歲的他又持刀傷害了小女孩,被判刑6年。

2016年,19歲的他又在廣州番禺,将11歲女孩陳某奸殺……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有實證研究表明,有接近10%的少年犯在7-13歲就開始實施了第一次違法犯罪,有兩次以上犯罪經曆的達到56%。

但如果法律一味地選擇重刑,那誤入歧途的少年們就永遠失去了改邪歸正的機會。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青少年犯罪總體數量呈上升趨勢,未成年人犯罪增長迅猛。針對這一現象,大陸也在不斷地完善法律,把刑事責任年齡的界限從之前的14歲,下調至12歲。

對于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追究刑事責任,不判刑。但已滿十二周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緻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殘忍手段緻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要依法判刑。

下調年齡這一刀切的辦法,能解決一部分社會問題,滿足一部分人的期待,但是還遠遠不夠。

我們既需要伸張正義,也需要預防少年犯罪。家庭、社會和教育如何保護年輕的孩子?

社會:單一的教育體系

每一個可恨的少年犯背後,都有一個不幸的家庭環境。但是将這些都歸為父母,也并不公平。

“應試教育把孩子及其父母都一起綁架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藝軍在2008年這樣說,當下社會對青少年的評價越來越朝着學業競争傾斜,榮譽教育、英雄教育、精英教育、淘汰教育充斥校園内外,但最起碼的底線教育,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卻相當缺乏。

如今14年過去了,雖說雙減了,但是應試教育的核心還是沒變。在這樣的環境的影響下,父母還是會更關注孩子的成績,而不在意孩子的道德教育。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回到開頭那個事件,《三聯周刊》在報道的時候,用了一個詞,叫做“無所事事”,非常準确。

我是在農村上學。在農村,如果學習成績不好,老師很快就會把你放棄掉。上課不管,逃學不也管。國中是這樣,高中更是這樣。

“無所事事”的少年能去幹什麼呢?在學校沒意思,回到家還會被家長唠叨趕回學校。我們當時有些同學是整天待在錄像廳或者去玩撞球。

無所事事、被邊緣化的少年聚在一起,很容易出事。大人也能想象得到。于是,當孩子考不上大學的時候,父母還是會想辦法讓孩子進一所學校。

不為孩子在學校裡能學到什麼,也不為拿到學曆,隻是不想讓孩子早早進入社會,在很容易受别人影響的年紀受到一些不好的影響。那個年齡段的不良群體是存在的,很大的可能就在高中附近。

我們以前接觸的資訊還是很少的,但是現在的孩子接觸到的資訊太多了,不良資訊也藏得很隐蔽。他們更加需要家長的引導,讓他們向“善”的方向成長。#中國式家庭教育#

參考文獻:

  • 『少年法庭』(全集)未成年犯罪的“罪與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34y1r7Bb?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 57分鐘一口氣看完韓劇《少年法庭》,誰是你成長路上的絆腳石?拍出了最真實的人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P4y1g7Y3?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4126cec9168b587367fef385f90ac91d
  • 少年墜入冰河:“無所事事”的成長背後,一場欺淩帶來的緻命危險https://news.sina.com.cn/s/2022-08-31/doc-imiziraw0477257.shtml
  • 羅翔|未成年惡性犯罪的刑事責任:關于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思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649857864393225&wfr=spider&for=pc
  • 案底伴随一生?未成年犯罪的案底應該封存或消滅嗎?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38254656/?vd_source=4126cec9168b587367fef385f90ac91d
  • 小孩天性純良?羅老師:我呸!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q4y1279z/?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0&vd_source=4126cec9168b587367fef385f90ac91d
  • 馬榮春 高坤龍‖ 惡意補足年齡規則的起源、發展與中國化實踐https://www.163.com/dy/article/HEFQMEG20524TEUR.html
  • 處理弑母少年,如何避免“養豬困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782709225918392&wfr=spider&for=pc
  • 未成年人一再犯案,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能框住“小惡魔”嗎?https://new.qq.com/rain/a/20210320a0ajfq00
  • 過去五年,中國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反彈,呈現低齡化趨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442201944608823&wfr=spider&for=pc
  • 6成青少年犯罪根源在家庭 未成年犯罪年增17%http://gd.sohu.com/20081230/n261496295.shtml
  • 牧羊少年溺亡:參與作案8名學生,有人戀愛畢業不負刑事責任https://www.sohu.com/a/573229815_120146415?editor=%E5%88%98%E7%9B%9B%E9%92%B1%20UN649

不要忽視你的孩子,不要和你的孩子斷開“聯結”

有時候,家長以為的,其實并不是孩子需要的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

在這個共學社群,你會找到更明确地方向

歡迎1元體驗

作者:韓樂

兒童故事創作者

生活教育實踐者

互動話題

讀了本文,你有産生什麼樣的感觸嗎?歡迎和我們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何搜尋文章

南韓高分,《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底在保護誰?

在公衆号文章清單頁面,點選右上角處,輸入關鍵詞,可搜尋過往文章。

拓展閱讀

  • 在這個國家,聯考一步步走向了邪教般的瘋狂
  • 她是南韓著名國小的校長,在女兒崩潰自殘後,她做了什麼?
  • 所有的教育理論,都比不上你對孩子這樣做

✏ 投稿 | 歡迎投遞原創稿件,來稿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 | 背景回複“轉載”,擷取授權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