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日,清華大學50歲副教授被解聘事件,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網友們關注的話題,集中在表面層次,即“學校老師,是該以教書育人

作者:自在人生wub

近日,清華大學50歲副教授被解聘事件,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網友們關注的話題,集中在表面層次,即“學校老師,是該以教書育人為主,還是以搞科研為主”?然而此話題卻反映出深層次的用人問題:遊走在法律邊緣的做人做事道德底線!

這位清華大學50歲副教授被解聘的理由,已經有太多的詳盡描述,這裡筆者不再拾人牙慧、多做贅言了。筆者隻是特别想質疑一下下:該副教授已經在清華大學工作十年之久了,并且已經評上副教授,且教書育人方面很有“一套”。那麼問題來了,身為教師不該以“教書育人為主”嗎?清華大學到底是一個科研機構、還是育人的學校呢?

筆者是一名從教近30年的中學教師,教書育人不說出類拔萃吧,起碼也比很多業内同行更專業,深受師生們的愛戴,但是在所謂的教育“科研”方面确實也無什麼大的建樹。從筆者個人的認知來看,無論國小、中學、還是大學老師,都應該以“教書育人為主”,因為你幹的就是教師職業,“師者,所謂傳道受業解惑也”!

盡管為人師表在大學跟在基礎教育的中國小有很大不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大學老師本質上也一定是教師職業,教書育人也必須占據更大的職業份額。大學教師可能要求更高些,即“學有所成”,這裡的“成”必須是科研成果吧;是以才有了許多科研機構的專家們來兼職教授,這一點無可非議,但是大學裡的教師也并不都是“學有所成”的專家!

#2022開學季# #大有學問# 對此,你怎麼看呢?我是@自在人生wub ,分享教育與生活常識,歡迎您的關注和支援。

近日,清華大學50歲副教授被解聘事件,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網友們關注的話題,集中在表面層次,即“學校老師,是該以教書育人
近日,清華大學50歲副教授被解聘事件,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網友們關注的話題,集中在表面層次,即“學校老師,是該以教書育人
近日,清華大學50歲副教授被解聘事件,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網友們關注的話題,集中在表面層次,即“學校老師,是該以教書育人
近日,清華大學50歲副教授被解聘事件,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網友們關注的話題,集中在表面層次,即“學校老師,是該以教書育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