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前不久,在網上曾有一則讨論《新三國》為什麼會失敗的文章,引起諸多關注。

在那條文章下,許多網友都各抒己見,

大到劇本架構,小到拍攝運鏡,每個方面都論述得樣樣俱到。

不過,在這些讨論中,有關選角的問題,被提出得最多,

尤其是飾演張飛的康凱,一度被認為是《新三國》中最大的敗筆,

作為桃園三傑之一,主角團的一員,簡直說一個人毀掉了整部劇都不為過。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讨論至此,突然有知情人士爆料,飾演張飛的康凱,并非科班演員出身,

當年之是以能夠進組,完全是導演高希希的“任人唯親”。

而且最為惹人不滿的,則是康凱雖然演得不好,

但在劇組卻有一攬子特權,例如在吃飯時被特許“開小竈”,

要知道哪怕是“劉備”、“曹操”,當時也得跟“孫權”擠在一起吃大鍋飯。

此消息一出,頓時讓原本就對康凱不滿的觀衆更加憤懑,

有情緒激動者,甚至直言:

“正是因為這種關系戶的存在,才拍出那麼多的爛片!”

那麼,當年的《新三國》,康凱真的是“憑關系”才演上的張飛嗎?

他飾演的張飛,又果真是一無是處嗎?

其實,如果你了解康凱的故事便會知道:

有時候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相!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01 真功夫,可不是靠嘴皮子能練出來的

1972年出生在軍人家庭的康凱,從小就有一個“将軍夢”。

在那時候,劉蘭芳的評書火遍全國,

尤其是《說嶽全書》那一段,簡直是經典中的經典。

受到這段評書的影響,康凱便對嶽飛産生了特别強烈的崇拜之情,

也正因為這樣,那時候的他便立志将來要成為像嶽飛一樣的人物,

隻是未曾想,“嶽飛”沒有當成,倒是最後先成了“張飛”。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七歲那年,在偶像嶽飛的影響下,康凱便纏着父親帶他學習國術,

而康凱的父親也是一個妥妥的“硬漢”,自然希望兒子能跟他一樣壯碩起來,

隻是之前礙于妻子,多次想拉着兒子跟他練武都未能行,

如今兒子親自要求,那他自然喜不勝收,不會拒絕。

可康凱卻沒有想到,他的這一時興起,将給他帶來了多麼“痛苦”的童年。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練武真的苦,有言道:“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自從康凱開始練武以後,就再也沒有睡到過天亮。

每天早上三點,剛過五更,康凱便要起床練晨功,

等晨功練罷,糊弄着吃完一頓早飯,又得馬不停蹄地趕去學校上課,

而放學回家後,他又得抓緊時間再練會兒功夫,

就連做功課的時候,他都得一邊紮着馬步,一邊去寫。

所幸,康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雪中悍刀行》裡,少主徐鳳年于聽潮亭内學得百家之長,終有一身武藝大成,

而康凱比起徐鳳年來說,也不曾多讓,

從少林拳腿入門,自至形意、六合、詠春、羅漢,

康凱幾乎把各門各派的拳法都學了個遍,

而也正因為這樣,等到他身體長成以後,他的一身功夫已然臻于完美。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高中畢業,18歲的康凱在北京城裡開了一家武館,

要知道在那時候,開武館可沒現在這麼簡單,

不是拿個手機拍視訊,錄個花裡胡哨的閃電鞭就能揚名,

最後被人一拳KO,硬着嘴巴說一句:“我大意了”就能了事的,

如果沒有真功夫,在那個年代開武館,第二天就要被人上門砸場子。

不過,雖然康凱把武館開了起來,但卻始終門可羅雀。

其實那時并不缺想要學習國術的人,

受到成龍、李連傑等一大批華語功夫演員的影響,

很多人都想學上那麼兩三招來防身,可當他們找上門後,

發現教授國術的師傅竟然隻是一個剛滿18歲的小男孩,難免心底犯嘀咕,

下意識便覺得他是不是功夫不夠深。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一千多年前,韓愈在《師說》裡痛惜人們不肯“下學”,

哪怕那人有再深的造詣,隻要年齡、身份不如自己,便瞧不起别人,

而千年以後,這種情況依然存在,真不知道是可笑,還是可悲。

就這樣,康凱的武館開了沒幾個月,沒有在武林紛争中倒下,

卻是在世俗的影響裡,隻能關門大吉。

而在這之後,康凱便索性繼續讀書,

終于在1995年,也就是他23歲的時候,通過了北影的考試。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望着電視上那些許多功夫不如自己的人,卻憑借着特效表演赢得一陣歡呼,

康凱說不羨慕那是假的,是以當考上北影後,

他便也想朝着這個方向發展,于是便報名了表演系的面試。

然而,當他剛一來到面試考場,

幾位面試官定睛一瞧,望着他那五大三粗的樣子,便直言其不适合演員這條路,

就這樣,康凱最終在面試這一關被刷了下來,

隻能轉而去學導演和編劇,專攻幕後。

02 想演嶽飛,沒成想卻變成了張飛

在大多數國人眼裡,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往往就意味着有一段成功的人生,

所有人都這麼想,卻從未深究這究竟是為什麼,

難道,真是高校的教授水準造詣更高嗎?

其實,并非如此,高校之是以被稱為高校,并非是教授多麼厲害,

真正厲害的,應該是學生。

往往在高校的學生,會形成更好的圈子,進而獲得更好的資源,

就比如康凱正是這樣一個例子。

在考上北影之前,他可以說跟演藝圈沒有半點關系,

正是有了北影學生的這道身份,他才得以在演藝圈裡闖蕩,得到不少機會,

哪怕得到的薪酬不見得很多,可這卻為他積累了不少人脈,

而這其中,便有那個改變他人生的男人——高希希。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高希希)

其實,如果沒有走上演員這條路,當導演的康凱照樣能闖出一片天。

2000年,剛剛畢業的康凱便得到機會,為央視二套制作節目《旅遊中國》。

正是通過這次機遇,康凱順利打響了自己的名聲,在導演圈裡引起了不少人關注。

2001年,文化部籌備首屆全國廣告模特大賽,

康凱從一衆少壯派導演裡脫穎而出,成為了這次比賽的導演。

兩年後,借着上一次的成功,他被選為環球小姐西安站的導演。

自此,康凱從北京走向全國,再到世界,實作了“三級跳”,

這樣的成績哪怕再挑剔的人,也找不出毛病。

可以說,康凱想要成為老謀子那樣的名導,隻不過是時間的早晚罷了。

于是,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康凱決定前往俄羅斯留學深造。

然而,正是這一次的旅程,險些釀成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2006年,遠在萬裡之外,康凱接到了來自故鄉的電話。

隻聽,電話那頭,讓他無比熟悉的男聲,用疲憊卻故作堅強的語氣對他說道:

“康凱,你母親病了,盡管她不讓我告訴你,但我想你應該得有知情權。”

人生三事,生死為大。

人生三情,孝字當頭。

擱下電話,康凱心如刀割。

盡管父親那邊叮囑他不必回去,

可身為兒子的他,怎麼可能靜下心來,待得住呢?

于是,康凱當即便定下了回國的機票,

他隻期望,上天能給他時間,無論結果如何,姑且讓他能夠陪在身邊就好。

所幸,一切都還來得及。

而看見兒子出現,康凱的母親也奇迹般的病情好轉,

在他的陪伴之下,順利度過了這道關卡。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都說,孝順的人往往運氣都會不錯。

盡管康凱因為母親的病情回國,學業隻能擱置下來,

但也正是因為這次的回國,讓他得到了重新成為演員的機會,

而這個機會,便是《新三國》。

自從1994年,《三國演義》被首次搬上熒幕以後,

這麼多年來,這部名著便被不停地翻拍。

不過,盡管經曆了多次翻拍,但每一次,都依然能給觀衆帶來不同的驚喜,

每一代演員,都有各自的精彩。

于是,在2006年的時候,《新三國》被立項拍攝,

而被選中的導演,正是康凱的好友高希希。

眼看着機會目前,康凱自然不扭捏做作,當即便向高希希毛遂自薦。

沒成想,這邊高希希第一時間也想到了他。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原來,在康凱上大學以後,便一直蓄着絡腮胡子,

在去了一趟俄羅斯後,更是受到那邊的影響,胡子幹脆茂密得像一片叢林,

而這樣的胡子,搭配上康凱原本就五大三粗的體型,

恰好正是高希希心目中張飛的形象,

于是,高希希便不顧别人嚼口舌,決定向康凱發出邀約,

可還未等他行動,便已經收到了康凱這邊的自薦信。

就這樣,兩個相交多年的好友不謀而合,相視一笑,

确定了這一版《三國》中的張飛,将由康凱飾演。

03 努力,并不一定得到掌聲

2008年,《新三國》正式開拍,

但由于高希希的高要求,很快1.6億的拍攝投資便所剩無幾。

于是,為了拍攝繼續下去,高希希不得不變賣掉自己的房子車子,

但盡管如此,資金依然有些捉襟見肘。

無奈之下,高希希隻得決定縮減劇組開支,

例如演員們的夥食,就一降再降,到最後幹脆大家擠在一起吃大鍋飯。

當然,這樣的情況自然會引起一些演員的“不滿”。

例如在某次采訪裡,飾演魯肅的演員霍青就直呼上當,吐槽:

“我拍戲以來就沒見過這麼窮的劇組!”

不僅片酬被縮減到隻剩原來的四分之一,

而且就連殺青時候預設的紅包也被砍到隻剩“紅包”。

沒錯,隻剩“紅包”!裡面是空的!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不過,在劇組如此窘迫的情形之下,有一個人過得卻十分舒服,

每一頓都享受着特權開小竈,各種大魚大肉,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看的“孫曹劉”三位主公直流口水,而這個人,正是“張飛”康凱。

不過,與外人羨慕的眼光不同,

看着面前琳琅滿目的食物,康凱的心裡隻有沉重的壓力......

原來,雖然原來的康凱長得五大三粗,但大都隻是肌肉,隻壯不胖,

而這與高希希眼中的張飛形象還有一些差距。

于是,從定下角色的第一天起,高希希便特令要求康凱增肥,

每天攝入巨量高脂肪、高碳水食物,卻不給他運動的機會。

終于,等到開拍以後,康凱終于圓了起來,

原本80公斤的體重,愣是吃到了112公斤的駭人數字。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其實,康凱飾演張飛遇到的困難,遠遠不止“增肥”這簡單一條,

由于他并未系統性地學過演戲,是以在表演方面,才是對他最大的考驗。

在《新三國》裡,最讓人诟病的莫過于當陽橋一段。

這段“長坂橋前救趙雲,吓退曹操百萬軍”的名場面,

明明應該是張飛大放異彩的時候,但卻被康凱演繹成了一則“喜劇”。

原來,在康凱演繹的時候,大概的考慮到張飛心有怒氣,急于想一決高下,

便把台詞念得特别快,并且語氣還帶着一些挑釁的意味。

的确,這樣的創新值得鼓勵,但真的合适嗎?顯然并不。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彼時,劉備正值敗軍之際,

曹操兵多而将廣,如若正面對決,必對劉備形成勢如破竹之勢。

正因如此,張飛當陽橋上,主要的戰略目的應該是威懾,而非挑釁求戰。

原著裡張飛憑借着百萬軍中取上将首級的威名,

以吓死夏侯傑,讓曹操多疑退兵結束。

而在康凱的演繹之下,不僅失去了張飛的霸氣,還顯得曹操退兵很蠢,

這就導緻這一段劇情完全崩壞,最終淪為大家都诟病不已的内容。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其實,對于自己的演技,康凱也是心知肚明,

是以當媒體問他對自己的表現如何評價時,他自述“中規中矩”。

但盡管心裡有準備,面對觀衆們鋪天蓋地的謾罵後,他還是感到委屈不已。

沒有人知道,他為了演好這部劇,把《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翻了無數遍,

沒有人知道,他為了提升演技,每天纏着“曹操”,跟他鑽魏軍的帳篷讨教,

沒有人知道,他為了不耽誤拍攝,闌尾炎發作,流血染紅戰袍,卻不脫铠甲。

人們隻關心,能看到的東西,當然,這并非是觀衆的錯。

作為演員,再多努力,也都是應該的,演好戲,是作為演員的本分,

但同樣的,他們背後的努力,不應該被埋沒,

一些過分的罵語,不應該出現在努力的演員身上。

04 自困一地,終究無戲可演

雖然,康凱在《新三國》的表現一般,

但不可否認的是,通過這部戲,他算是徹底打響了名聲,自此片約不斷。

2011年,緊接着《新三國》,康凱又在《新水浒》裡飾演“黑旋風”李逵,

不過這一次,他遭受的罵聲比演“張飛”還要大,

因為他演的李逵,竟然比宋江還要白!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其實,在确定角色扮相的時候,《新水浒》劇組并不是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隻是康凱認為李逵被叫“黑旋風”,是因為他下手黑,而非長得黑,

況且化妝變黑,會讓演戲時表情很難呈現出來,效果并不好。

的确,康凱的想法和擔心不無道理,并且也說服了劇組,

可觀衆哪裡知道康凱真實的想法呢?他們隻相信自己看到的,

從古至今,無論哪一版,李逵永遠那麼黑,

你卻突然标新立異,變得那麼白,難道說是其他人演錯了?

我想,這個答案恐怕隻有施耐庵本人能夠給出了。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四大名著,康凱一個人便演了一半,

按道理來說,就算康凱演得差,也不至于最終寂寞無名吧?

可事實确是如此,那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一切,還是要怪康凱自己的選擇,把自己的戲路堵死了!

在《新三國》與《新水浒》後幾年,康凱片約不算多,但也不至于沒有,

像《楚漢争霸》、《嶽家軍》,都有他的出演,

隻是,如果把這幾部戲挑出來,便會驚訝地發現一件事,

這幾個角色居然長得一模一樣!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對于演員來說,最怕的莫過于定型到某一個角色之上,

例如憑借《愛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爆火的王傳君,

哪怕頂着罵名,頂着離開《愛5》後失去的巨大流量,

他依然要跳出“關谷神奇”這個角色。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無比正确,

一部《我不是藥神》既讓他把演技呈現,又讓觀衆們重新接納了他。

衆生百相,我皆像之。這,才是演員。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然而,與王傳君截然相反,康凱就像是鑽進了死胡同,一條路走到黑了,

而這樣所帶來的結果,終究是觀衆們看他演什麼都一個樣,始終記不住,

就算以後改了形象,人們還是會想起他之前的固定形象,而這又會讓人出戲。。

就這樣,在2018年以後,康凱終于沒有任何戲約,隻能重回幕後了。

其實,縱觀康凱的演藝生涯,他真的不夠努力嗎?

顯然并不是,相反,他還是特别努力的哪一種。

如今之是以落得無戲可演,隻能說時也,命也罷了。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很多時候,演員們并不能決定自己想演什麼就演什麼,

資本與觀衆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難道說,康凱就不想跳出這個舒适圈嗎?

可跳出去,又有誰會給他這個機會呢?現實已經給出了答案,這就是人生的無奈啊!

如今,康凱已經消失了四年,但我想這四年時間他一定沒有停下腳步,

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将會在新的地方看到他。

而在今年年初,康凱就現身在天津衛視《群英會》節目上,

他還化身相聲演員,搭檔周培岩說了一段名為《技能》的相聲,

可見多才多藝的他,即便不演戲,也少不了他展示自己的舞台。

而他如今能夠傳回到台前,無疑也是在向我們傳遞着一個信号,

那就是他絕不後悔當初從幕後轉入台前,至于最終的結果他也早就釋懷了。

倒黴的康凱:演了個“張飛”,把自己演到無戲可拍,他可曾後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