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廚電業2022半年報:沒有新格局新路徑,隻有老難題未解

作者:家電圈
廚電業2022半年報:沒有新格局新路徑,隻有老難題未解

2022年廚電企業的半年報成績單顯示:不管是老牌廚電巨頭方太、老闆,還是火星人、浙江美大、億田、帥豐竈成竈等廚電新勢力,如今面臨的共同挑戰是:不管是洗碗機、廚電三件套,還是內建竈,都難以支撐企業的規模化營運,多元化、多業務擴張已是箭在弦上。

孔餘||撰稿

一超多強的品牌競争格局,沒有出現大的變化。2022年上半年,方太集團的營收,比老闆電器和華帝股份的總和還要多;華帝股份一家的營收,較火星人、浙江美大、億田智能、帥豐電器四家內建竈企業營收總和相差也就1個億;美的、海爾等綜合性家電企業的廚電業務,則保持着常态化發展,并未出現爆發性增長。

抽油煙機、瓦斯竈等成熟品類的下跌趨勢沒有緩解,內建竈、洗碗機等新品類的穩步上漲還在繼續,但整體規模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中怡康資料顯示:2022年上半年抽油煙機、瓦斯竈行業零售額分别為167.54億、109.99億,下滑14.95%、9.41%。內建竈行業零售額117.8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54%。

最近陸續公布的廚電企業半年報業績,再度成為行業複盤和總結的階段性拐點。不過,在家電圈看來:目前廚電産業的品牌格局仍然保持穩定,即使是內建竈最近幾年火爆,單靠一款産品就改變産業格局的時代,早就結束了;雖然廚電的內建化、場景化發展趨勢加速,但現階段廚電企業必須要以多品類、系統化布局才能實作穩定增長;在現有的廚電品類之外,包括淨水機、冰箱、洗地機等家電産品,都在成為廚電企業經營擴張的新地盤。

一超多強的廚電格局,沒有發生變化!

2022年半年報,成為檢驗各家廚電企業經營能力和水準最好的“視窗”。在家電圈看來:不怕企業吹牛,就怕财報要交稅。

老闆電器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44.44億元,同比增長2.73%;歸母淨利潤7.23億元,同比下降8.46%。同期華帝股份實作營業收入28.03億元,同比增長5.41%;歸母淨利潤2.41億元,同比增長0.89%。沒有上市的方太集團,公布的半年報業績則是:上半年營收74.2億元,實作兩位數增長。

方太、老闆、華帝,在最近10年被認為是觀察中國廚電産業的“風向标”,作為專業的廚電企業,也是成熟廚電品類的領跑者,三家企業的市場地位這些年來雖然有變化,但整體趨勢就是“方太穩穩地領跑、老闆一路追趕、華帝持續折騰”。比如說,從油煙機、瓦斯竈、消毒櫃等品類,進入洗碗機、淨水機、熱水器,一直是方太先行、老闆跟上、華帝權衡;在品牌的高端化上更是如此,隻不過今年華帝決定活出“自我”,換成“廚電三好生”的親民風格,要打出新節奏。

面對專業廚電企業的這一品牌格局,最近10年來隻有內建竈一個品類實作亮劍和突破。最近5年來,廚電産業産品、市場和消費風頭基本上都被內建竈搶走了。一方面,在浙江美大上市多年後,火星人、億田、帥豐幾乎同時登陸資本市場,率先在資本市場掀起一股內建竈風潮;另一方面,在成熟廚電品類市場下行時,唯有內建竈保持着逆勢上漲曲線,帶動一輪消費和市場的多輪投資大潮。

2022年半年報顯示:火星人實作營業收入10.23億元,同比增長10.99%,歸母淨利潤為1.38億元,同比下降0.60%。浙江美大同期實作營業收入8.32億元,同比降8.48%;歸母淨利潤2.3億元,同比降9.46%。億田智能營收6.1億元,同比增長21.81%;歸母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21.34%;帥豐電器營收4.59億元,同比增長9.53%,歸母淨利潤1.04億元,同比下跌16.65%。

除了上述四家內建竈上市公司外,森歌等企業還在謀求IPO,同時老闆電器旗下的金帝內建竈也實作被并購式上市。由此可見,一台台內建竈不隻是聚集廚電行業的風口和熱度,更吸引衆多中外企業的參與搶奪。不過,單從現有的陣營來看,發展過程中的複雜度和挑戰性不小。

一是內建竈市場整體規模還沒有完全放大,未來沖破兩百億沒有問題,但想向三百億甚至五百億沖擊很難,除非成熟的煙竈商品類市場被取代,但按照現有內建竈款式、性能來看,機率較小;二是現有主流企業更多還是利用內建竈搶風口分蛋糕,無論是美大、火星人包括億田、帥豐,都開始在內建竈之外的其它廚電布局,雖然打着內建旗号但本質上也是看到內建竈單品增長乏力的現實;三是從現有的內建竈企業格局來看,還沒有形成規模化龍頭企業,雖然火星人規模上取代浙江美大,但盈利能力是硬傷,而且兩家企業較方太、老闆仍有很大的實力差距。億田和帥豐整體實力還偏小,基本上就是一些地方性家電代理商的規模。

是以雖然內建竈市場很熱、內建竈企業很火,但在廚電産業隻是“獨木難成林”,既改變不了廚電産業的品牌競争格局,也無法推動內建竈企業的做大做強。隻是在廚電産業的發展過程中成為階段性的亮點和支點。

廚電企業的困惑,專業化外的多元化

無論是2021年度的财報,還是2022年度的半年報,随着房地産調控以及發展的周期性調整,廚電産業整體呈現出一輪滞漲和緩行的局面。是以,面對這一産業局面,對于衆多廚電廠商而言,共同的難題就是,是繼續廚電專業化之路,還是以廚房、家庭為場景謀求多元化擴張,在廚電之外找到新的機會和增長引擎?

在方太集團已确立的500億階段性發展規劃中,除了現有方太廚電業務占據主導外,面向生活電器的米博和內建家居的柏廚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樣在廚房場景之下,方太在煙竈消微蒸烤之外發展內建烹饪中心、洗碗機、淨水機,同時方太冰箱也開始在市場試銷。

老闆電器如今正在從最初的油煙機品牌向廚電品牌、廚房品牌進行再更新。除了在今年正式進軍內建竈謀求新的增量之外,老闆還是廚電行業最早開啟多品牌營運的,從老闆、名氣到金帝、大廚等,還有帝澤,以及ROKI等,6大品牌的背後正是老闆電器希望做大規模的野心。目前老闆電器在原有的廚電套系之外,還在今年同時進軍冰箱、內建竈、熱水器、淨水機等多品類,開啟了新一輪的規模化。

華帝、帥康,以及萬和、萬家樂等廚衛品牌,雖然如今的多元化市場動作并不明顯,但是包括華帝、帥康等企業也開始通過品牌對外授權經營的方式,擴張品類,同時也在市場試錯。可以确認的是,受到房地産等外部環境的影響,廚電企業無論是多品類、多行業的擴張,還是多品牌的營運,本質上就是希望提升規模化的營收能力。

對于廚電企業來說,如今深知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實力小了要被欺負。單靠成熟的廚電産品,還有新興的洗碗機、內建竈等新品類,都不足以在規模上為企業的規模化擴張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同時,大量綜合性家電企業雖然布局廚電多年,但一直沒有投入重兵和重力發展,說明未來的廚電不可能單獨發展,必須要通過與家庭全品類家居的融合發展,才能釋放出更多的商業價值。

====

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