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維:柔性電子技術引領科技創新“開道超車”

作者: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

來源:【濟南日報-愛濟南】

8月31日上午,在金色大廳内,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FEIAP)主席黃維以“柔性電子技術引領科技創新‘開道超車’——厚植根部技術,助力智能制造”為主旨作報告。

黃維:柔性電子技術引領科技創新“開道超車”

颠覆性創新定義國家未來

黃維在報告中指出,從手工業時代到蒸汽時代,再從電氣時代到“矽+電”時代,我們中華民族錯失了多次曆史性機遇。進入智能時代,我們必須把命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進入21世紀,新時代的中國應當打造由中國科學家開創、引領,基于“碳基材料+光電過程”高度融合基礎上形成的柔性電子時代。

在如今的智能時代中,軟科技的數字經濟更需要先進制造的硬實力來支撐。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科技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其中,柔性電子産業完美符合“中國創造”基礎上的強國建設要求,它具有變革性、導向性、廣泛性、引領性等颠覆性技術等基本屬性。

資訊技術處于系統創新和智能引領的重大變革期,柔性電子、人工智能、泛物聯網、資料科學等資訊科學技術的代際躍遷不斷沖擊技術天花闆,加速孕育颠覆性重大技術變革。與先進材料、空間科學、能源科學、健康科學等交叉融合,推動技術突破,引領體系化創新成為催生未來産業的主導性力量。

黃維:柔性電子技術引領科技創新“開道超車”

柔性電子未來産業的發展

柔性電子是将有機、無機或有機無機複合(雜化)材料沉積于柔性基底上形成以電路為代表的電子(光電子、光子)元器件及其內建系統的一門新興、交叉科學與技術。柔性電子器件本身具有可變形、便攜式、品質輕、可穿戴等特性。

在資訊顯示領域,柔性時代的序幕已經拉開,它的特性之一就是可彎曲、可拉伸、可變形的“柔性化”。另外,超薄電子器件将實作人機深度融合與互動,例如在醫療器械、醫用裝置等方面解決“卡脖子”問題。輕量化則是空天裝備發展的永恒主題,柔性電子可實作電子系統減重90%以上。

另外,國家“雙碳”戰略需要颠覆性零碳能源技術。柔性電子中的全透明光伏發電玻璃技術則可以讓每棟大樓都成為一座光伏電站。以中國第一高樓為例,其玻璃幕牆總面積達到14萬平方米。若利用玻璃幕牆光伏發電,每年可節約電費超1億元,減少碳排放超過300萬噸。

黃維:柔性電子技術引領科技創新“開道超車”

創新團隊與近期研發成果

柔性電子站在世界科學技術的前沿,其包括有機電子、塑膠電子、生物電子、印刷電子等領域。數字經濟離不開先進制造業,先進制造業是基石、核心、關鍵和未來。同時,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近三十年來,黃維院士帶領創新團隊着力開展柔性電子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并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上,加快孕育、孵化柔性電子未來産業。黃維院士團隊提出建設“柔性電子學”新興交叉學科,以及普通高等院校大學“柔性電子學”和職業教育大學“柔性電子技術”專業,目前已分别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的批複,在西北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等高等院校啟動了相關學科和專業建設。在碳基材料應用基礎上實作了柔性電子技術在不同場景的應用落地,為柔性電子未來産業培育、孵化、成長、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必将助力中國打造“制造強國”。

2020年,柔性電子團隊再度聯手京東方集團,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專項支援下,合作攻關國内首台“柔性動态X射線成像”原理樣機,有望盡快推向市場應用。

柔性電子産業機遇與挑戰

黃維院士建議,柔性電子強國戰略應堅持“三步走”戰略。首先,到2025年,建成柔性電子國家級創新中心、柔性電子産業集聚區和綜合試驗區以及公共服務平台;創立一批小巨人、獨角獸乃至龍頭骨幹企業。掌握柔性電子核心關鍵技術,具備較強原始創新能力,國際競争力大幅提升;到2035年,柔性電子産業體系初具規模、形成較大的比較優勢。柔性電子産業業态健康活躍,一大批核心關鍵技術為我所有;到本世紀中葉,大陸的柔性電子相關産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成為支柱産業、主導産業,成為支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策劃:單寶珠

總統籌:卞思傑 李永

執行策劃:張鋒 石迎秋 譚燕 姚琳琳

攝影統籌:張剛

攝像統籌:雷有霆

記者:高魯健

本文來自【濟南日報-愛濟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