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作者:Darwish

瑞士的曆史形式形成和後續軍事、軍隊和軍工的起源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瑞士,一個由不想當法國人、德國人和意大利人的法國、德國、意大利公民組成的國度,地處于歐陸三強之正中位,是當世為數不多的“永久中立制國家”,亦為世界上最早使用“邦聯制”的國家。

不同于其他“被迫中立或背靠大洋”的同類,瑞士主要由三大民族形成,卻直接接壤以這三族為主體的幾大傳統歐陸強權。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然而,在數百年的國祚内瑞士卻一點事都沒有,更沒有被歸化分裂,這主要便得益于瑞士屬于獨一無二的“自主武裝中立,而非正常的中立性國家”。

作為“阿爾卑斯山脈上的王國”,瑞士“多山脈高原且無礦,難攻又無用”,但“武德”卻是充沛得出人意料。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自13世紀起,瑞士就開始反抗神羅,虎口奪食,一直從三邦聯發展至十三邦聯。

“瑞士雇傭軍”更是一絕,忠誠強軍之名響徹歐洲。并且,邦聯制讓瑞士不存有政治顧慮,可以肆無忌憚的“出兵”,因而是雇傭時代中最被熱衷的軍隊。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最巅峰時刻是在三十年戰争時,奧法西荷四國同時統帥瑞士兵,滑稽地進行了瑞士人之間的戰争。

源于這種“強大”,三十年戰争後瑞士獲得了獨立,又因附帶的“雞肋”屬性,瑞士在《維也納會議》後成為了三個強國的緩沖地帶,被承認為永久中立,自此,現代瑞士的定位基本被确立了。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本期内容,主要探究其武德部分,脫離雇傭時代的瑞士在軍事上同樣表現矚目,沒有優秀地緣條件的他們,需要“更強大的武力”才能守住位于“列強夾縫中的中立”。

現代瑞士的形成與瑞士軍隊和初期軍工發展的統一化及起步

于是,進入19世紀後雖有名義上的中立保障,但瑞士反而更加注重軍事發展,這最終鑄就了現代“歐洲唯一兩次規避世界大戰的異類”。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正如史學者對其的評價所言:

“瑞士更像是一隻刺猬,把刺都立在背上,讓人對它毫無欲望。”

從1815年起,瑞軍開始正式轉向常備化,并同時推出了“著名的預備制”,類似領地征募的州級軍隊被取締,每州需提供2%和4.5%的人口組成正規和預備役,這達成了瑞士“總計11萬人的龐大軍隊”。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根據1848年《憲法》的敲定,這種配置被統一定為“瑞士國防軍”,後續經“普法和第一二次大戰的兩次擴編”,分别到達70萬和90萬的實際軍力,這在最後發展形成了瑞士知名的“全民兵役制度”。

以當下時代為例,這相對于擁有數百萬恐怖軍力,瑞士甚至連民兵都設定了在家儲藏制式步槍的條例。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種軍事實力,配合瑞士的“堡壘防禦”和地理優勢,在一二戰中勸退了所有入侵計劃,“成為了在世界大戰中唯一維持和平的國家。”

然而,“隻有數量、素質和地理優勢也是不夠的,配套足夠先進和足量的武器才是軍隊做大的關鍵”,瑞士在這點上也處理得很好。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在瑞士軍隊起步的同期,瑞士就重抓軍工業發展,又因中立和平的整體格局,這種發展比歐陸諸國都更加容易,于是瑞士很快就擁有了許多的軍工産業,其中尤以輕武器的發展最為絢麗多彩。

瑞士單發和多發槍時代的步槍發展曆史拆解和介紹

在這之中,瑞士最早誕生的一款步兵槍名為“T-M1842型火槍”。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款武器,由舊州級軍隊統一化設計而生,是當時最普遍的“雷汞擊發結構”,在設計上并不特殊,都是除普魯士外各國因專利規避造成技術擴散而常見的設計選擇。

但是源于較晚入場,瑞士沒有出現如奧地利那樣的錯誤路線問題,而是在一開始就選擇了“帶翼銅帽組合鑿式擊發鎖的組合”,這為他們規避了許多不必要的錯誤發展。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種槍械一共有二次主要設計改進,分别産出了“T-M1859型和T-M1867型步槍”,這分别是加裝了“膛線和Milbank-Amsler後裝機構”兩種技術後的兩種版本。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這個系列主要的價值,主要在于将瑞士帶入到了一個“統一化武器的時代”,這使瑞士不再存在槍型混亂的問題。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不過,這種構想的結果其實并沒能全部實作,這主要便是源于另一種問題,那就是“軍隊統禦權都移交中央”後,裝備的這款槍型卻由州府自行供應武器的制度,這使瑞士的區域财政受到了影響,又出現了“軍隊武器後勤不統一和武器品質層次不齊”的問題。

于是在不久後,瑞士就出現了通過中央統一軍購的第二代制式步兵槍“費爾德斯特澤—1851型火槍。”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款武器實際上和上述的槍型設計理念一緻,同為擊發式火槍,但起到的作用卻是不同,主要介紹因為取締了州供武器,是以普遍存在的品質和後勤混亂問題被解決了。

此外,這款槍型本身的設計上也有了新的優點,那便是“彈藥口徑的縮減”,以及其所帶來的側向優勢“槍械的尺寸和重量降低。”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款“ES—M1851型火槍”,是歐洲最早的小口徑槍型,彼時剛進入“全面散兵化”時代,“取締一些以适配隊列作戰而通過彈藥對射程的過時追求”變得可行,瑞士敏銳的發掘了這種轉變,于是做出了相應彈藥和槍械尺寸、重量的縮減,這為新的M1851型提供了“更高的便攜性和易用性”等優勢。

不過這種優勢并不大,任何國家隻需花費一兩年都可完成同樣行為。

是以,這款火槍也沒有服役多久,而是在不久後便和1842型步兵槍一樣,通過以“Milbank Amsler後裝機構”進行轉換,成為了新的“ES-M1851/67型步槍”。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種新的改進型,主要和M1842型火槍的變體“T-M42/67型步槍”一同進行服役,但因兩者的核心設計轉換相同,是以經常和不久後成為制式的最早加入膛線設計槍型“M1863型步兵槍”所混淆,在後世經常被統稱為“Amlser 1867系列後裝步槍”。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但它們是不同的,隻是在核心的後裝機構設計上一樣采用了“同一種的後裝機構系統”。

它們采用的均是Milbank Amsler後裝機構,這來源瑞士于本國的一位設計師設計,屬于傳統舊式後裝,是對于普魯士在普奧戰争中暴露出拉栓步槍技術的緊急追趕,類似的還有“英國斯奈德、奧地利溫德爾和法國鼻煙壺”等各國槍型,這款武器便是近似于英國斯奈德型後裝的設計,不過并不完全相同。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Amsler式雖同為“翻蓋式結構”,但采用的是更便利的向前打開,且設計有類似于卡扣的安全鎖定,是以能夠保障閉氣和不脫開,因而在“槍械安全性和射擊性能”上要更優秀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瑞士後裝設計還有馬蹄尼對皮博迪後裝的改進,這結合亞曆山大.亨利的膛線,組成了“英國的馬蹄尼.亨利步槍”,這種武器取得了在英國服役了近二十年之久的成果,另在本國也有一些配合Amsler來進行列裝。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不過,不管這種武器放在幾年前多麼優秀,相比起普魯士新出世的拉栓式,這種舊式結構都是過時的。

它所具備的優勢後者都有,并且擁有更好的效率、閉氣等性能,以及普遍被認為更優秀的改進潛力,于是在短暫的幾年後便被替換了,取代它們的便是瑞士最知名的步槍之一“維特利系列。”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款維特利系列,由瑞士諾伊豪森市的維特利設計,在面世時被認為是歐洲最先進的步槍,同時被兩個歐洲強國瑞士和意大利作為制式,均裝備了長達三十年之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國步槍的後續發展。

不過,它的意義還非止于此,維特利作為SIG公司主管,設計出維特利型步槍後,将SIG這個當時從事鐵路産業的公司牽引到了步槍領域,這才有了後世知名的“SIG系列武器(不過當時主要還是以WF bern為核心)”。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回到槍械本身,這款槍型能起到這麼多意義和受到重用,本身的設計也相當優秀的。

“維特利是首個在歐洲引進溫切斯頓1866型管式彈倉技術的人,因而這款維特利擁有11發的超高彈容”,這相比同時代的歐洲水準,是當時歐洲最優秀的槍械性能。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在後續引發了“管式彈倉步槍”在歐洲的浪潮,類似德國等幾國就開發了管式彈倉的新型步槍。

不過,源于幾年後曼利徹彈夾的出現,以及對子彈首尾相接造成隐患和損壞的發現,這些計劃很快就被下馬了,德國以“委員會步槍”替代了舊型,意大利則是改管式為普通拉栓式結構,後續再自行發展。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然而,瑞士源于沒有類似德法軍備競賽那樣追求領先的強制需求,加之此槍型以大量制造還屬于新研發産物。再不論使用安全的話,性能并未弱後于平均新一代槍型太多,甚至單次火力持續型還屬優勢。

于是瑞士沒有着急研發新型,而是對此槍進行細微革新,一直使用到80年代末時才以新設計替代了它。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武器商業化反而做得很好,因為技術落後一代,維特利價格被壓得很低,并且大容量設計也很适合“野外防禦和多次打擊”,是以美國的貧窮獵人經常會購置用以狩獵,這使它成為了當時“美國最受歡迎的多發步槍”。

它被替代是在90年代左右,由Schmidt–Rubin 1889型步槍所取締,這個名稱可能你并不常見,但如果了解它的後續發展就不同了,它的子系就是瑞士最知名的步槍設計——K31系列步槍。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作為一款晚育槍型,設計公司“WF-Bern公司”充足吸納了這些年被證明有效的成熟設計概念,最終産生了這款“全系列延續達數十年的瑞士名作”。

在設計上,魯賓系列吸納了諸多成熟的概念,主要包括:

直拉式的槍機、曼利徹式的漏匣、全銅金屬彈的設計(最早之一)和彈藥紙填充式設計此類新概念設計。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結合這些,魯賓系列被認為擁有僅次于李氏的使用效率,在單彈匣使用中因直拉式槍機的順滑,甚至不換彈的情況下可以勝過“李氏”;加之絕無僅有達到12發的彈容,這款武器在戰場上的首次遇敵戰鬥力應該是當時最強的。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此外,其獨特紙質融入彈藥的設計雖影響了一定槍械性能,不過卻也擁有了槍膛的潔淨能力,這款槍械的壽命相比正常槍型也會長很多。

不過,魯賓步槍的設計也是存在一些副作用的,例如:

彈藥的紙質除了影響性能外,超大的彈容也造成彈匣延伸較多,在沒有握把且使用姿态不同的栓式步槍身上,這很影響人機功效。

此外,較大尺寸的槍身設計很大部分是無效的,對于槍械使用的影響也很巨大,這也拉低了整槍水準。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不過在後續,這款魯賓系列發展到K11改進型時解決了這些問題,主要通過以下這幾種改動:

通過尺寸縮減,槍機行程、整體尺寸重量縮減,槍械的便攜性、使用效率提高;
通過采用新的彈藥配置,從低煙彈替換為新型高效彈,解決了彈藥紙補充設計被取締,彈藥性能回升;
通過縮減彈容回到正常的六發,又解決了士兵使用持攜問題。

綜合這些,被命名為K11的新型在面世後被認為已達到了當時瓶頸。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點是正确的,在當時對于需求特性發展最終都衍生出了别的品類,類似沖鋒槍等,或源于需求滿足,或源于難以實用,總之各國對于步槍的發展都進入了一個較長的停滞期當中,瑞士也正是如此。

因而在進入新世紀後,魯賓系列雖發展達成數次改進,但本身的變動并不大,直到卡賓概念的出現。

從20年代起,經過塹壕實戰證明,步槍射程被逐漸下放第二梯隊,精度則被轉移到另一種少量的品類狙擊之上,便攜、效率和使用性成為了新的步槍最高追求特性。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這種條件下,主力卡賓概念被普遍接受,不同于此前裝備便攜需求群體裝備卡賓的理念,新卡賓概念主要附加到主戰軍隊身上,這種概念在後續被持續貫徹,于是主戰武器不斷從與人同高縮減至隻有手那麼長,後續便攜群體則引申出了更極緻的折疊概念,均是根系于此。

而這種理念最初貫徹,便是在一戰後不久,各國主戰步槍均被縮減以追求新特性,這之中的典型,包括了的德國K98k型步槍,也包括了瑞士的魯賓K31型改進步槍。

「瑞士槍械史」唯一武裝中立國瑞士的早期軍隊和軍工的發展曆史

許多資料中,K31型被評價為做出了重大改良的版本,但實際上的設計調整隻有尺寸縮減,其餘隻是一些合理化,存在這種誤解的原因是因為帶入了此前大量改型的調整。

在這款槍型面世之後,瑞士在二戰結束前的步槍發展正式告終。

本期完結——本系列待續

瑞士前篇完結,後續補完法國和瑞士步槍篇,感謝觀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