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作者:人間值一笑

1909年,鈴木道雄建立了鈴木紡織制造所,經過多年積累,逐漸向機車行業發展,在1962年左右,鈴木公司引進了德國發動機技術專家埃斯·代古納先生,随後制造出了自己的發動機,由此開啟了自己的汽車飛速發展之路。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1984年,中國開始引進汽車制造技術,通過市場換取技術,彌補中國科技發展滞後的缺點,可惜國際知名汽車企業,對中國市場大都不屑一顧,不過鈴木公司将目光瞄準了廣闊的中華大地,對長安汽車進行了技術支援。

1993年,日本鈴木和長安汽車創立了合資品牌長安鈴木,日本鈴木占據49%股份,長安汽車占據51%股份,由此開啟了長安鈴木在中國的25年征程。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日本鈴木的造車理念是“小巧精緻”,小巧精緻帶來的好處是好停車,不擁堵,省油,長安鈴木貫徹了這一理念,并強化了它。

曾經日本鈴木提出,要讓一款車減少25kg的重量,日本鈴木認為自己已經做到了極緻,便不再響應這個需求,而長安鈴木則從每一個零件減少幾克,上萬個零件湊在一起,終于是實作了整車減少25kg的目标。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在引進初代奧拓之後,長安鈴木曾紅極一時,因其造型小巧精緻,油耗低廉,保養費用低,更關鍵點是售價低,比起同時代捷達、桑塔納,更适合中國國情。

然而,随着時代發展,小巧精緻不再是國人追求的,大空間、動力足、舒适度高才是國人的新追求,研究中國人的大衆公司,就在空間上做足了功課,逐漸成為中國銷量最高的汽車品牌。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反觀鈴木公司,堅持小巧精緻的造車理念,銷售量一年不如一年,本就倡導薄利多銷的鈴木公司,在中國汽車市場這片土壤上,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

長安鈴木多次提出,要向豐田、大衆等車企學習,研發一款适合中國人的鈴木汽車,貼近實際尋求發展之路,然而日本鈴木公司态度十分堅決,稱“甯死不向中國市場妥協”,再加上印度市場的吸引,鈴木汽車逐漸銷聲匿迹了。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2018年9月4日,長安汽車釋出了一則通過,用1元的價格收購了鈴木公司全額的股份,從此由合資公司轉變為全資子公司,這也标志着鈴木公司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甩掉了日本鈴木這個累贅之後,長安汽車發憤圖強,尋求生存之道,僅用了一年時間,就研發出了長安汽車的自研發動機,藍鲸新一代發動機。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藍鲸新一代發動機燃油效率高、動力響應迅速、靜音性高,品質直追日本優質發動機,它來得很及時,在藍鲸新一代發動機的加持下,長安汽車逐漸緩了過來。

得益于藍鲸發動機,更适合中國人的長安逸動汽車也發展了起來,累計銷量突破了120萬輛,成為了長安汽車的中流砥柱。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2022年,長安逸動PLUS又推了新款,在外觀、動力、智能、安全、成本效益上,都做了更新突破,進一步提升了長安逸動PLUS的市場競争力。

外觀上,秉承長安逸動PLUS一貫的俊朗運動造型,新款逸動PLUS搭配光影漸進式的格栅,顯得更為精緻,高顔值自帶鋒芒,符合年輕人的美學,即便是外貌協會的年輕人,也能滿意它的造型。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動力上,新款逸動PLUS搭載藍鲸新一代NE1.4T渦輪增壓發動機,比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百公裡的油耗僅為5.6L,實作動力與油耗的均衡。

智能上,新款逸動PLUS智能再進化,搭載全新Incall 3.0S智能互動系統,更有AI小安語音控制,通過語音進行人機互動,讓你的駕駛更具科技感。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安全上,新款逸動PLUS搭載6套安全氣囊、540°高清全景影像系統、自适應巡航、車門預警等功能、自動駐車、預碰撞系統等,為你的駕乘保駕護航。

成本效益上,新款逸動PLUS僅為10萬元起步,在10萬出頭的國産汽車型号裡面,性能、舒适度、安全等方面更優秀。

甯死不向中國妥協,鈴木分家出走印度,長安被迫崛起

日本鈴木發展很勵志,但他對待中國市場始終缺了一份包容心,堅持自己的造車理念沒錯,但堅持就會和中國汽車市場不協調,正如鈴木公司的宣揚“甯死不妥協”,那麼退出中國市場也是必然的。

好在長安汽車堅持住了,失去了鈴木公司的支柱,反而讓它輕裝上陣,在汽車市場裡發展越來越好,尤其是有了先進的自研發動機技術,以後也将越走越遠。

#十年逸動再進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