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作者:六角山人

農禅,或正是中國禅宗對古印度佛教一大提升。

為說農禅,先說乞食。

農禅之前,佛陀以常乞食為比丘奉行的修道之法。《十二頭陀經》曰:“食有三種:一受請食,二衆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諸漏因緣。是以者何?受請食者,若得清,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請,則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貪憂法,則能遮道。若僧食者,當随衆法斷事擯人,料理僧事,心則散亂,妨廢行道。有于是惱亂因緣,應受乞食法。”

乞食本為修心起。

《金剛經》說:"(六角山人按:佛陀)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釋迦佛乞食

《法集經》說,佛陀乞食有三義即:一不貪珍味,美惡均等。二為破我慢,于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二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也正由于乞食,比丘或又叫乞士。《大智度論》曾說“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為乞士。(中略)複次,比丘名破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複次,出家人名比丘,譬如胡漢羌虜各有名字。複次,受戒時自言我某甲比丘盡形壽持戒,故名比丘。”

乞食,本為做功德。《分别善惡報應經》雲:“若有比丘持缽乞食,有十種功德。雲何十種?一威儀無缺,二成熟有情,三遠離慢心,四不貪名利,五福田周普,六諸佛歡悅,七紹隆三寶,八梵行圓滿,九命終生天,十究竟圓寂。如是功德,若常持缽乞食所獲。”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泰國小乘教弟子乞食

乞食有戒。《顯揚聖教論》載,有五處不得乞食:不食唱令家、不食淫女家、不食酤酒家、不食王宮貴戚、不食屠夫之家。

乞食有儀。《四分律》說:比丘入村乞食者,清旦淨浣手,至衣架邊,一手舉衣,一手挽取抖擻,着七條己,揲大衣着肩上,若缽囊中,執打露杖在道行,當思惟善法。若見人,先問訊言:善來!若近聚落,便着大衣。至于村門,應看巷相,空處相,第一門相,第七門相,右手執杖,左手持缽,道側而行,次弟乞食。若俗人送食,不得迎取,除喚來,往取,不得強取,應知當得立待,得食已,乃至出村安缽着地,揲僧伽黎如前進至阿蘭若處,方共食之。比丘乞食,要具足乞食儀:身着大衣,左手持缽,右手執杖,于道側而行。當俗人送給食物之時,不得迎取,以防有獻媚之态。乞得食物之後,依次出村将缽安放地上,然後折起大衣,回到阿蘭若住處,然後大衆一起進食。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乞食有儀

《寶雲經》:“凡乞食,為四分:一奉同梵行,一與窮乞,一與鬼神,一分自食。”

即:一分奉同梵行者,所謂同梵行者,即同修淨行之人。凡乞食時,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或有老病等不便行履者,比丘得食歸時,則以一分奉之,令其飽滿,亦得安心修道。一分與窮乞人,謂乞得食物時,遇有窮苦求乞之人,當起憐憫心,作自饑餓想,而以一分施之,令其飽滿,勸他修善。一分與諸鬼神,即将乞得之食,以淨器盛貯一分,待日哺時,則燃香諷咒加持,普施一切鬼神,令其飽滿,出離苦趣,悉得解脫。一分自食,謂比丘乞食,除前三分外,唯留一分,或多或少則自食之。食己,安心行道,庶不虛受信施。

這一派,是佛家原旨派。說破天,終是隻把做佛事當人世間第一等大事。不為而食,不做而食,明明白白就是那樣,終是“好吃懶做”的因果。

農禅,是佛教中國化和時代化的一大功德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無農禅乞食必為天規

《十誦律》、《梵網經》等都以僧人參與農業為戒。

到傅大士,這一古印度教法開始一步步改變。

修心者與出力者開始融合,後世人便尊傅大士為農禅之祖者。日人忽滑谷快天說:“獨傅翕(六按:傅大士)超悟大乘,出入佛老,感化及于後世禅教者,翕一人也”。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傅翕集錄

農禅一派,其後大作為者,又有道信、弘忍、惠能、馬祖道一、百丈懷海。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偉大的懷海師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至唐大曆,馬祖道一禅師對禅宗農業發展作用已不可替代。

農禅雙修的僧侶團得到社會和信衆的土地供養,同時也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禅院農業生産。唐德宗興元時,懷海禅師入百丈山(六按:江西省奉新)開山建寺而制“禅苑清規”。明确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如石破天驚。并以此為禅者信念、行為準則。由此,參禅者的農業耕種建立在符合戒律和倫理的诠釋之上。于是農禅合一上升為佛家修行的重要法門。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現代農禅者

其意義:從宗教倫理本質意義上,對勞動的道德性和合律性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與中國農耕文化傳統中重視勞動、反對乞食和不勞而獲的理性價值觀和世界觀一緻起來。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式的禅門儀規,推動禅宗農業在中華大地廣泛建立。

僅此一着,便橫掃古印度佛教那一派千年腐朽之風。那些一味強調衆生平等、不殺生,認為"安置田宅,一切種植,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必會傷害無數生命,恐得無量罪孽的聖僧們,本質上終是一幹不勞而食的寄生蟲而已。

農禅,正是禅宗比古印度佛教高明之處

張家界農禅節

抑或正是農禅的出現,給中國禅宗注入了新的傳承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