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武俠小說這四個字,對他人來說很可能是休閑解乏之物的代表,但在古龍身上,卻貫穿了他全部的工作與生活,談起古龍就不得不從武俠小說講起。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中國小說的來源久遠,先是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随着流傳漸漸豐富與發展,成為了極具藝術價值的逸史。

同樣寓言故事、史書傳記,例如孔孟莊、《史記》等等,為小說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豐富的材料,想象的空間。

章回體武俠小說的出現

特别是在明代,作為古代長篇小說最為重要甚至是僅有的文學體裁,章回體小說的出現,代表着白話文小說已經在文學領域占據了主流。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分章叙事、故事獨立、段落整齊、首尾呼應等等這種叙事特點,甚至到了今時今日,依舊是應用非常廣泛。

而特别是武俠小說,章回體将全書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為演繹一個缤紛多彩,刀光血影的江湖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而在藝術表現形式從神話故事、借史演繹轉向了關注人生、關注現實,深入個人生活,寫出日常,從超凡入聖到普通凡人,人物的個性化、多樣性同樣是給了武俠小說極大借鑒。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真正符合現代定義的武俠小說還得從民國開始,以還珠樓主為代表,融彙了儒釋道的哲學理論,以點破面,抛磚引玉,諷喻現實社會的黑暗與江湖的悲壯與無奈。

國術俠義、人生閱曆、知識豐富,金庸成為了新一代武俠小說的代表人物,分久必合,金庸融合了四大派的所有特點,言情武俠神怪社會兼具,成為了武俠界的一座高峰。

新武俠的出現

而古龍的出現,成為了武俠小說中又一座全新的傳奇,通過片段式、剪影式的手法,又是結合影視化的時代潮流,一種新的武俠小說寫法出現了。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無論是在哪個領域,承繼一個流派并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進行開拓,這種方式可以循序漸進也可有迹可循。

而古龍則是另辟蹊徑,将武俠世界中的紛繁多姿的鬥法功技棄置一旁,把視野和焦點放在了精神層面之上,更加關注獲得力量之後,武俠世界的人的精神和态度的變化。

他的小說邏輯清晰,鋪設完整,并沒有像金庸那般為了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而導緻了時空錯亂等為人诟病的失誤。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為了配合影視化的效果,他的叙事語言充滿了動作性,借鑒了戲劇和話本的藝術語言,吸收了劇本的結構語言,将人物惟妙惟肖、淋漓盡緻表現了出來。

其叙事語言同樣是吸收了樂府詩歌的特點,節奏奔放、變化多樣,其中甚至看到了些許李白樂府詩歌的特點。

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叙事語言加之,長短句式錯落不斷,運用大膽的誇張與奇妙的比喻,以縱橫恣肆的文筆展現出了磅礴氣勢。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大開大合、縱橫飛躍,或順流而下或飛騰而起,這種李白式的抒情如同狂風驟雨般,豪邁奔放,行雲流水像江河入海。

古龍的小說同樣貫穿了自己的人生體會和人生哲學,在章回體小說的環環相扣的情節之下,情到深處,墨水揮灑,峰回路轉之間感受人間悲喜。

對于愛的了解、對于人性的洞察,古龍将自己獨特的視角,将點點感悟融入于人物之中,在真與善、在愛恨情仇之間,在生死離别中找到人性的光輝。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是武俠世界之中,紛紛不息的江湖恩怨,又是古龍一生蹉跎的感悟。

用風流倜傥、江湖意氣、縱橫恣肆、燈紅酒綠來形容古龍除了寫作之外的生活似乎并沒有什麼不妥。

在武俠世界之中,俠義當道,而在現實之中,古龍也為之貫徹,模糊了兩者之間的界限,讓人目眩神迷。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在古龍身上不光光看到了他對李白詩歌風格的借鑒,也看到了他對于千金散盡,天生我才的李白式生活同樣推崇萬分,也肆意的魏晉士人的追崇。

魏晉風流

很多人稱魏晉風流是真正的名士典範,超凡脫俗,不拘禮數,頗有道骨仙風,嵇康阮籍等名士不求功名,自寄山水,是以也為後人所學習、稱贊。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作為一個表現個性、展現人格、展現自己人生理想的行為風範,他們崇尚自然,超然物外,不問世事,以遊聚作為自己的處世哲學。

可以看到魏晉風流,融合了儒道的哲思,進則憂國憂民,退則修身養性,成為了千年來無數文人官宦的學習榜樣。

但同樣可以看到的是,魏晉風流時至今日依舊是褒貶不一,而評判所在便是在于過度放縱、率性荒誕、有悖常理。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古龍一生放蕩不羁,從某種意義上,似乎在實作自己文學與理想中的自由,做到了自己的那種“魏晉風流”。

真正的魏晉風流或許并不是恣意放縱,魏晉人士追求的是人格之美,換言之,試圖追求他們藝術化的人生,并用自己的詩歌文章來實作自己的人生理想。

或許可以從陶淵明這個同樣出身在紛亂的魏晉時代的人看出,而這種生活在平常人看來,未免過于枯槁,但從某種角度上看,他卻是超凡脫俗的,他的一生是藝術化的。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在躬耕之處,實踐之所,用心體會,并寫出自己的哲思,創作出悠然淡遠的山水田園詩歌,看似走進山村,其實是走進了自己的理想之園。

結語

或許晚年的古龍,哪怕是重症在床,依舊是酒不離身,酒已經成為了他現實與精神,甚至在寫作道路上無法離舍的一部分。

古龍: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48歲在台灣病逝,死後48瓶白蘭地陪葬

終日飲酒,晚期肝硬化,肆意自由的代價總是那麼沉重,被鮮血染紅的醫院床單,成為了留在世上最後的證據。

在葬禮上,各個好友雲集而至,四十八瓶洋酒在葬禮之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也許在葬禮上喝得酩酊大醉,才能好好送上古龍的最後一程。

也許隻有喝得酩酊大醉,距離古龍的武俠世界又可以近一步,此時的酒已然成為了成為通往感悟古龍一生的橋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