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播出的《天天向上》,情懷滿分!!!
把20年未見的《十八歲的天空》劇組請來,金莎、保劍鋒,還有英語老師、帥哥學生,他們一如當年,這波回憶殺太可了[大哭]
他們透露,當年拍完戲後,一直沒有相聚過。雖然彼此有聯系方式,但都是線上交流。
飾演英語老師的倪景陽回憶當年,帥哥李智楠(石延楓飾演者)每天敷着面膜在片場跑來跑去!
難怪這麼多年過去,他還是這麼青春,保養工作開始得早哇[呲牙]
不過李智楠說了,這是因為當時制片人要求素顔,他得找到青春的感覺,看看人家當年。
難怪老片總被懷念,永難超越……
人家都是天然美、無濾鏡,創作要求也高。
在這些嘉賓加持下,《天天向上》随後的主題,也是充滿幹貨,看得人津津有味。
尤其是校服沿革的段落,讓人大漲姿勢!
節目梳理了100年來,富于年代故事的校服——
1.1910年代,算是最早出現女生校服的時候,這跟倡導男女平等的國家進步之風,息息相關。
不過此時的上裝,仍然是個清裝的上襖。
2.1920年代的服裝,是五四之後的“文明新裝”,沒有繁複的耳環、戒指等飾品,搭配樣式是樸素上裝+黑色長裙。
3.1929年,國民政府将旗袍确定為國家禮服之一,改良後的新式旗袍成為當時女性的日常服裝,學校便開始把旗袍作為校服。
4.1940年代,由于國際大環境是二戰,物料比較緊缺,很多服裝就趨向于簡約型設計,校服夜便出現了相對寬松的運動款、工裝款。
5.1960年代-70年代,類似軍裝的綠色服裝受到學生喜愛,軍裝、軍帽、軍挎包,草綠色的舊軍裝成為學生最主要的色彩。
“全國上下一片綠”。
6.1970年代知識分子流行白襯衫、藍褲子。這是當年“上山下鄉”的标配啊。
7.1979年,随着大陸進口大量化纖裝置,一種“的确良”面料開始流行。
的确良,是以滌綸為主的合稱纖維織物。耐磨、不走樣、易洗易幹。
那時候得憑票才能買布。
買件白襯衫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
主要靠請了裁縫來做。
話說,小時候我一直以為,的确良是“的确涼”——因為确實穿上去涼涼的[呲牙]
8.1980年盛行海軍風校服,跟改革開放的到來大有關系。
海軍領很有當年的國際風範。
9.1990年代,就是沿用至今的“面口袋”運動校服。
1984年,中國派出第一支運動隊參加奧運會,當時的奧運健兒們成為了大家追随的偶像,是以校服也開始流行這種款式。
10,校服百年,如今全國各地,每個城市每所學校幾乎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百花齊放,千姿百态,真真是大開眼界。
像節目中就展示了這種民國範的:
進入了博物館的、超市的:
還有保暖、時尚、内兜又超多,相當實用的中戲、上戲羽絨服:
既然好穿,680的價格能穿好幾年,也不算坑哈。
這一期最後還有教材插畫作者現身。
聽他們講那些精益求精的創作幕後,也相當有感觸。
這一期《天天向上》你看了麼,很适合開學食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