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能源凜冬”将至,英國家庭最犯愁

作者:Beiqing.com

能源危機持續發酵,歐洲多國的家庭正為持續上漲的電費和瓦斯費發愁。

據英國《衛報》9月1日報道,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最新分析表明,英國的家庭“最愁”——在西歐國家中,英國最依賴天然氣用電和取暖。随着天然氣價格和電價雙雙上漲,英國家庭将遭受最嚴重的打擊。

為了應對不斷飙升的能源價格,不僅是英國,歐洲許多國家都在想方設法幫助深受其擾的家庭。然而,凜冬将近,随着用電和取暖需求上升,多國各自發力已經不足以應對。9月9日,歐盟将召開能源部長特别會議,讨論能源價格問題。

英國家庭或負擔不起“能源賬單”

近日,英國能源監管機構“天然氣和電力市場辦公室”(Ofgem)宣布,從今年10月1日起,英國國内家庭年度能源賬單上限将提高至3549英鎊(約合28700元人民币),相較于目前的1971英鎊(約合15848元人民币)上漲了80%,相當于平均每個家庭每月要支付将近300英鎊的能源賬單。

歐洲“能源凜冬”将至,英國家庭最犯愁

當地時間2022年8月25日,英國倫敦,當地一個家庭的烤箱轉盤。英國人正在為英國能源監管機構Ofgem宣布的10月價格上限做準備。圖/IC photo

在英國,能源賬單由多項成本組成,包括天然氣等能源批發成本、天然氣管道和電纜等網絡成本、營運成本、環境和社會成本、增值稅、供應商稅前利潤率等,反映的是能源供應商的供電成本。

3549英鎊的能源價格上限并不是所有英國家庭能源賬單的最高金額,而是參考了典型家庭一年中平均電力和天然氣消費量得出的,意味着2-3間卧室的家庭每年使用12000千瓦時的天然氣和2900千瓦時的電力。其他類型的家庭(如1-2人間、4-5人間的家庭)如果天然氣和電力的使用量超過典型家庭,則支付的賬單金額會更高。

每個月将近300英鎊的能源賬單,讓不少英國人負擔不起,他們自發興起了一場“拒付賬單(Don’t Pay)”的運動,呼籲将能源賬單降至可負擔的水準,否則将集體拒付電費和瓦斯費。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至目前,參與運動人數已逾13萬。

更糟糕的是,能源價格上限還将大幅飙升。英國能源咨詢機構“康沃爾洞察”公司預計,2023年1月能源賬單上限可能上漲至5387英鎊,4月或進一步飙升至6616英鎊。該咨詢機構的預測具有參考價值,其10月份的能源價格預測僅比英國能源監管機構正式公布的結果少5英鎊。

結合2023年的最新預測,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分析稱,這将是許多家庭無法承擔的費用。

該智庫首席執行官托斯滕·貝爾說:“在即将到來的2022-2023冬季,普通家庭(通過直接借記)平均每月要支付約500英鎊的能源賬單,而預付費用的家庭可能更高,僅明年1月的賬單就可能超過700英鎊,占到其每個月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據悉,英國的能源賬單主要有直接借記和預付費兩種支付方式,預付費的能源上限要更高。

首先受到沖擊的将是低收入家庭。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能源教授薩拉·沃克告訴新京報記者,能源價格上限面向使用電力和天然氣的家庭使用者,對石油和液化天然氣供暖的家庭使用者并不适用,但其價格也在不斷上漲。“任何低收入群體,或者居住在隔熱性能差的房子裡的人,都将在冬天為能源賬單而掙紮。”

氣候變化智庫E3G分析師麗莎·菲舍爾也基于一項分析稱,英國的房屋能源效率是西歐最低的。對居住在英國三分之二的能源效率低下、評級為D或更差的房屋中的家庭而言,他們今年冬天将至少多支付1000英鎊的能源賬單。

英國社會組織“為消除燃料貧困行動”(Fuel Poverty Action)的成員露絲·蘭登指出了極端情況,除非英國政府采取進一步行動,否則今年冬天将有“數千人在寒冷潮濕的房屋中死亡”。

美國CNBC和福布斯新聞網指出,即使英國政府采取了扶持措施,包括今年10月1日起每個月發放400英鎊的能源折扣,也還不夠。如果英國9月5日選出新首相後沒有更多措施出台,英國許多家庭的這個冬天将非常難熬。

天然氣供需失衡、通脹高企“威脅”歐洲

要面對能源價格飙升的歐洲國家不僅是英國。

歐洲“能源凜冬”将至,英國家庭最犯愁

當地時間2022年8月17日,英國塔爾伯特港,塔塔鋼鐵公司經營的鋼鐵廠位于住宅區之外。歐洲的重工業在不斷飙升的電力成本下搖搖欲墜,而電力成本的飙升對能源密集型制造商的沖擊最大。圖/視覺中國

據彭博社和法新社報道,随着能源危機持續加劇,德國明年傳遞的基準電力期貨合約首次突破1000歐元/兆瓦時,法國未來一年的基荷電價也超過了1000歐元/兆瓦時,達到1200歐元/兆瓦時,比去年同期飙升了12倍左右。8月,意大利首次出現電力現貨交易價格超過500歐元/兆瓦時。

對此,沃克解釋,天然氣用來發電,電價往往由生産電力的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廠确定。天然氣批發成本上升,電力成本也随之上升。

而天然氣批發價格上漲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天然氣供需失衡。

天然氣的需求在增加。路透社指出,今年夏天,法國核電供應量大幅減少和席卷歐洲的熱浪增加了對天然氣的需求。“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大流行中複蘇,也使天然氣需求巨大。”沃克說。

但天然氣的供應緊張,意味着能源供應商要支付的天然氣批發價格更高,許多能源公司因無法賺取利潤而倒閉。自2021年初以來,已有31家英國能源公司倒閉。

同時,俄烏沖突使天然氣供應進一步減少。目前,歐盟委員會正在實施REPowerEU計劃,預計在2022年底減少進口俄羅斯1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沃克表示,歐洲多國試圖減少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導緻供應受限,也是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原因。

美國《時代周刊》分析資料發現,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标”的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8月中旬突破每1000立方米3100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610%。由于燃料成本上漲,歐洲的基準電價在2022年飙升了近300%,打破紀錄。綜合來看,能源價格是五年平均水準的十倍。

路透社進一步指出,如果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出現中斷,例如完全停止通過北溪1号輸送天然氣,都可能使天然氣價格高企。盡管歐洲國家稱有望在10月1日之前将儲氣庫重新填充至最低80%的水準,但寒冷的冬季可能會迅速耗盡這些儲量。

在天然氣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歐洲批發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持續走高,又推高了歐洲通脹。德意志銀行預計,2022年英國天然氣和電力的價格漲幅約為80%,使用歐元的19個國家的平均價格漲幅為40%。

“與歐洲其他經濟體相比,英國的能源價格更高。事實上,英國對天然氣的依賴程度更高。”德意志銀行首席英國經濟學家桑傑拉賈說。

分析發現,英國十分依賴天然氣發電和供暖。英國絕大多數家庭(85%)使用天然氣供暖,在法國和德國,這一比重不到50%。2021年,氣候與能源智庫Ember分析稱,39個歐洲國家中,英國依靠天然氣生産的電力是除意大利以外最多的國家,比重達到40%,德國和丹麥則分别為15%和6%。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分析發現,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英國貧困家庭和富裕家庭的能源賬單差異也更大。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世界經濟研究司司長奧亞·塞拉森表示,在歐洲能源價格飛漲的情況下,英國貧富家庭在能源支出的分化最為嚴重。分析發現,在2022年,估計英國最貧窮的10%的家庭将花費17.8%的預算用于支付能源賬單,而最富有的10%的家庭将花費6.1%的預算,11.7個百分點的差異是迄今為止所評估的25個歐洲國家中差異最大的。在法國,這一差距為3.9個百分點,在荷蘭為2.5個百分點。

歐盟将召開緊急會議應對能源危機

通常情況下,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前後,歐洲的天然氣需求比較高。随着10月臨近,歐洲多國政府都在想方設法保護家庭免受能源價格飙升的影響。

英國能源監督機構已認證設定能源價格上限、提供每個月400英鎊的能源賬單折扣來確定家庭用電和用氣。此外,沃克也提出了其他解決辦法:“提高家庭和企業的能源使用效率,盡快減少對天然氣的需求,增加由低價和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并改革電力市場,使電價能夠盡可能地和可再生能源挂鈎。”

一直在努力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嚴重依賴的德國承諾,在2024年3月之前将天然氣的增值稅從19%降至7%,并準許了兩項總額為30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然而,由于從10月開始,德國将征收天然氣附加稅用于補貼虧損的天然氣營運商,德國家庭将不得不每年多支付近500歐元(約合3442元人民币)的天然氣費用。

歐洲“能源凜冬”将至,英國家庭最犯愁

當地時間2022年7月24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的官邸将關閉夜間照明,以節省電力。圖/IC photo

意大利在8月初準許了一項價值約170億歐元的新一攬子援助計劃,并表示有意對從能源價格上漲中獲利的公司征稅,并在歐洲範圍内推動設立天然氣價格上限,以幫助遏制價格飙升。

與意大利一樣,西班牙也決定對那些從能源價格上漲中獲利的能源公司征稅,并将籌集的資金用于幫助群眾支付賬單。目前,西班牙已經将群眾能源賬單的增值稅從21%降至10%,并将電力稅從7%降至0.5%。法國則直接要求國有能源供應商EDF将一年電力批發價格的漲幅限制在4%。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8月29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布拉格與捷克總理菲亞拉舉行了會晤。兩人在會後舉辦的新聞釋出會上宣布,歐盟将共同采取措施,應對不斷上漲的電價。捷克總理菲亞拉還透露,歐盟将于9月9日召開能源部長特别會議,讨論能源價格問題。

據英國《衛報》報道,迄今為止,歐盟已将大部分重點放在各國減少天然氣消費和填充儲氣設施上,也從中東和美國進口更多的天然氣來遏制能源價格高漲。然而,即使采取了這些措施,天然氣需求仍然很大,價格處于高位,家庭和企業停電停暖的風險仍在。

《時代周刊》分析認為,歐洲已經宣布多項可再生能源項目,建立管道進口來自美國、阿塞拜疆的液化天然氣、增加核電等,但這些項目要在短期内替代俄羅斯的能源供應非常困難,短則需要至少6個月、長則需要10年才能完成,沒有一個項目能在這個冬天準備就緒,是以減少天然氣消費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