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作者:趣史研究社

可能許多人家裡的牆上都曾經挂過“十大元帥”威風淩淩地騎着高頭駿馬在草原上奔馳的照片,然而随着1992年中國最後一位元帥聶榮臻的逝世,中國現在已經沒有還在世的元帥了。

1988年實行新的軍銜制度後,中國取消了元帥和大将的軍銜,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元帥

1955年,正式實行軍銜制度

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共中央曾多次醞釀實行軍銜制。

抗日戰争勝利之後,黨中央便已經開始考慮實行軍銜等級制度,并發出了《關于軍隊整編的若幹問題的訓示》。

規定“以現職為基礎,并适當照顧幹部的德才資”進行軍銜授予,還在重慶會談中與國民黨進行了協商,但是由于國民黨撕毀了“政治協定”,協定的軍銜制度被迫放棄。

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更好地建設解放軍,在1950年的9月成立了解放軍總幹部管理部,同年十二月,管理部成立後的沒幾個月,便提出要将“研究軍銜實施的準備工作”列為1951年工作任務的建議。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新中國成立

當時的中國剛剛成立,對此并無經驗,隻好借鑒蘇聯的模式,經過兩年多的準備工作,中央軍委于1955年1月23日釋出了《關于評定軍銜工作的訓示》,軍銜制度被确定下來。

這次軍銜評定主要是以現任職務、政治素質、業務能力以及在軍隊服務的經曆和對革命事業的貢獻四個條件為主。

元帥和大帥的軍銜是需要對革命事業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才可以獲得的。

當時剛剛建國,有一批人是為新中國的建立流過血、受過傷的人,他們長期地活躍在一線戰場,在軍隊中也有着非常高的威望。國家根據他們對革命事業的貢獻授予了10位進階上司人物元帥軍銜,10位将領大将的軍銜。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授銜

少将、中将、上将的授予條件相較于元帥、大将要相對低一點,根據調研,大多數人希望以職務作為主要的評選标準。

經過讨論決定,根據職務、官兵的軍隊級别和編制軍銜來确定最終的軍銜,同時考慮德才資等各個方面。

此次軍銜制度采用“一職一銜”或“一職兩銜”的原則,根據1955年5月20日國防部頒布的《軍官編制軍銜》的規定:

司令員、政治委員為上将至中将,副司令員、 副政治委員為中将至上将軍長、政治委員,兵團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為中将師長、師政治委員,副軍長、 副政治委員,軍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為少将。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授銜

1965年,取消軍銜制度

這是中國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沒有任何經驗,籌備軍銜的過程中理論準備并不充分,完全是借鑒蘇聯的“東方型”軍銜制度,是以1955年的軍銜制度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與之相比對的制度和措施也很不完善。

再加上時代的限制,有人提出了《關于取消軍銜制度的意見》,當時中蘇關系進入僵化,意見中提出,軍銜制度是照搬蘇聯的,而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解放軍中并沒有實行軍銜制度,但是一樣打勝仗。

還提出,軍銜制度本身就是資本主義所衍生出來的制度,它所強調的是個人的名利,不利于同志之間、上下級之間和軍民之間的團結。

于是在1965年,通過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的讨論,決定廢除實行了十年的軍銜制度。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軍銜

此後,中國便進入了長達20餘年的“無銜期”。

“認人認職不認銜”成為了當時軍中的共識,中國也是世界上少數的幾個不設定軍銜的部隊。

但是軍銜制度的取消也導緻了一些問題,軍銜制度取消之後,無論官兵,無論職務大小,所有人都穿着一樣的綠色軍裝,軍裝上都是“一顆紅星,兩面紅旗”,這給組織指揮、軍官成長等造成了許多的不便。

當時軍委秘書長就曾經在會議上提過,沒有軍銜,每個人都穿一樣的軍裝,在作戰的時候,年輕的不會指揮就看胡子長、肚子大的。

這當然有一定的玩笑色彩,但是卻真實地反映了取消軍銜制所帶來的問題。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軍銜

1988年,恢複軍銜制度

對越自衛反擊戰使得取消軍銜制度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同時随着中國國内形勢的逐漸好轉,重新實行軍銜制度以更好的建設人民解放軍便成為擺在政府面前的一大問題。

1980年的3月12日的軍委擴大會議上,鄧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軍隊還是要搞軍銜制”。

1982年,在軍委座談會議上,鄧小平同志又拿出了準備好的《軍官服役條例》,向大家征求意見,并提出“這個必須搞,不搞不行”。

根據鄧小平同志的訓示展開了準備工作,随着準備工作的不斷深入,1986年中央軍委常務會議上,對一些重大的原則問題進行了統一。會議決定,不再提“恢複軍銜制”,而是“實行新的軍銜制度”。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鄧小平

因為大陸已經走上了和平發展的時期,與1955年剛建國不久的國情有所不同。而且實行新的軍銜制度也有利于減少曆史遺留問題帶來的糾葛和沖突。

與此同時,制定新的軍銜制度,必須從我軍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利益,以及工資制度也要随之而進行改革。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1988年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上最終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官銜條例》。

同年10月1日,正式實施新的軍銜制度,官兵脫掉了以前的舊軍裝,換成了新的軍裝,佩戴各自的軍銜标志,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軍銜

88軍銜制度并不是對55軍銜制度的恢複,而是根據中國的國情重新制定的結果。是以兩者之間有着很大的差別。其中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沒有設定“元帥”“大将”等高等軍銜。

因為元帥、大将這樣的軍銜都是授予給那些為新中國成立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當時大陸已經處于和平時期,大多數的官兵都沒有經過戰争的鍛煉,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沒有人可以做出與“十大元帥”“十大大将”相媲美的貢獻。

是以新的軍銜制度中并沒有設定元帥和大将的軍銜,最高隻設定到了一級上将。

當年準備實施新的軍銜制度時,“和平時期,軍銜設到上将為止”也是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原則之一。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鄧小平

根據新的軍銜制度的規定,我軍軍官設為三等十一級。

将軍:一級上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1988年,鄧小平同志便提出和平時期軍銜設定不宜過高的原則,雖然設定了“一級上将”的軍銜,但是一直并未給任何人授予。

在1994年的5月12日,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讨論,決定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進行修改,取消一級上将的軍銜,将軍官軍銜改為三等十級。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1988授銜

新的軍銜制度規定實行職務等級編制,也就是按照職務授予軍銜。采用了鄧小平同志“軍職以上,一職三銜”的建議,以更好地培養年輕的幹部,把年輕有為的幹部早日提拔到進階職位上進行鍛煉。改變了55軍銜制度中一職一銜的規定。

新軍銜制對每個軍官職務等級從編制上規定了相應的編制軍銜和基準軍銜等級。

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編制軍銜為上将至中将,基準軍銜為上将;大軍區級正職編制軍銜為上将至少将,基準軍銜為中将,以此類推。

授予軍銜之後,軍官的軍銜按照規定的年限和條件晉。大校以上的軍銜晉升是擇優晉升;上校以下的軍銜按照職務和規定年限逐級晉升。少尉晉升中尉需要三年,中尉到大校之間的軍銜每升一級需要四年的工作年限。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鄧小平

總體來說,88軍銜制度與55軍銜制度的授銜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88軍銜制度官軍的軍銜與職級直接挂鈎,軍銜會随着職級的變化而調整。而且采用了“一職三銜”的原則,哪怕是同一職務上也會有軍銜的差别。

88年實施的新的軍銜制度雖然借鑒了55年的軍銜制度,但不是簡單地照搬硬套,它既不同于蘇聯為代表的“東方型”軍銜制度也不同于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型”軍銜,它是帶有中國特色的軍銜制度,深刻的反映了中國的國情軍情。

88軍銜制度标志着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了一個新的征程,是人民解放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它對人民解放軍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88年軍改後,少将、中将、上将的授銜條件有什麼變化?

軍銜

從1988年到現在,30多年已經過去了,當年被授予上将軍銜的十七人,隻有兩人還健在。

2022年新的士兵軍銜制改革方案也已經通過。中國的軍隊建設正在向着更加正規化、現代化的方向前進,人民軍隊正在不斷地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劉豔.從恢複軍銜制到實行新軍銜制[J].軍事曆史,2018(04):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