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作者:LOHAS樂活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2022入夏以來,異常高溫少雨天氣在世界各地造成大旱。由于持續的高溫幹旱,西南部城市重慶的多個地區發生山林火災。今年是重慶自1961年來遇到的最嚴重“極端連晴高溫天氣”,起火點地勢陡峭,加上大風等因素,導緻滅火困難。

除了重慶,四川泸州、貴州赤水等地也在8月21日突發山火。極端氣候早就開始影響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以關心如何維護整個地球的生态對于我們來說也變得更為重要。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重慶發生山林大火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地 球 日 曆

來自大堡礁的一點兒好消息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澳洲的大堡礁有一些充滿希望的好消息,大堡礁長期以來一直是海洋溫度上升和大面積白化的受害者。上周,一個監測小組報告說,至少在三分之二的大堡礁上,珊瑚覆寫率達到了36年來的最高水準。根據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的一份報告,北部和中部的珊瑚礁正顯示出恢複的迹象,而南部的珊瑚礁仍在因棘冠海星的爆發而失去土地。

雖然這些海星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是自然存在的,但當它們的數量失去平衡時,就會對珊瑚造成破壞。一段時間以來,大規模白化事件每年都會襲擊珊瑚礁,2016年和2017年的水下熱浪尤其具有破壞性。"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這些最新的結果表明,在沒有強烈幹擾的時期,珊瑚礁仍然可以自我修複。"珊瑚礁北部地區的硬珊瑚覆寫率從2021年的27%增加到今年的36%。中部地區從2021年的27%覆寫率上升到2022年的33%。

當珊瑚受到光照、營養物質、溫度或其他條件變化的壓力時,就會發生珊瑚白化。珊瑚驅逐生活在其組織中的共生藻類,使其失去所有顔色。這并不意味着珊瑚已經死亡,但它很脆弱,有死亡的危險。雖然最近的報告包含了一些好消息,但科學家們表示,這些珊瑚覆寫率的提高很容易被逆轉--特别是随着海洋溫度的不斷上升。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自 然 教 育

潛水員從珊瑚礁中清除了近50噸的殘骸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上周,來自非營利組織PapahÄ naumokuÄ kea海洋廢棄物項目的自由潛水員完成了他們為期一個月的任務,收集了最後一批廢棄物。在被帶上岸的廢棄物中,有43噸來自一個珊瑚礁的 "漁網"。海洋廢棄物項目(PMDP)任務的目标是收集遠離夏威夷海岸的偏遠無人居住的島嶼上的廢棄物。這43噸漁網是從KamokuokamohoaliÊ(譯為 "鲨魚神之島")或馬羅礁打撈出來的。

該島是一連串偏遠島嶼的一部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态系統保護地之一。珊瑚礁位于公海中一個非常淺的瀉湖中。它隻在水面以下10英尺,距離檀香山800多英裡。淺水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統的關鍵,因為它們支援許多物種,包括僧侶海豹、海龜、鲨魚、鳐魚和數以千計的隻在夏威夷發現的其他魚類。除了豐富的海洋生物物種,由于有37種珊瑚,該珊瑚礁也是夏威夷最多樣化的珊瑚之一。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珊瑚礁的好處遠不止是保護海洋生物。雖然很少有人傾向于欣賞它們的價值,但珊瑚礁是保護島嶼和大陸免受大浪和風暴影響的關鍵。在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模式之後,保護珊瑚礁就更加重要了。

當世界正在與過量的二氧化碳作鬥争時,珊瑚礁是一個很好的過量碳儲存點。珊瑚礁内的藻類可以容納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轉化為食物和能量。然而,如果珊瑚死亡,這些碳就會被釋放回大氣中。這項工作背後的從業人員說:“當塑膠和漁網卡在珊瑚上時,會導緻珊瑚群的死亡,這種情況不僅影響海洋生态系統,也會影響人類生活。漁網更加危險,因為它們甚至可以勒死一些最大的海洋哺乳動物。”在一個地區,潛水員們發現一張網覆寫了20多英尺的珊瑚礁。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好 好 住

利用廢舊輪胎開發出更堅固的新混凝土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工程師從廢舊輪胎中開發出一種新型混凝土。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取代用于制造混凝土的材料,但大多數都沒有成功。現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工程師們證明,所有用于制造混凝土的岩石材料都可以用廢舊輪胎代替。

今天,全世界每年有近10億個輪胎被丢棄在垃圾填埋場。當這些輪胎被處理到垃圾填埋場時,它們會将有害的毒素滲入現有的水源。或者,這些輪胎被焚燒,加劇了世界上已經很嚴重的碳排放問題。"利用廢物制造混凝土可以解決環境問題,并在循環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發表在《資源、保護和回收》雜志上的論文的主要作者Mohammad Momeen Ul Islam說。兩年前,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團隊嘗試将粉碎的廢舊橡膠與混凝土混合在一起,制成道路層。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工程師們已經嘗試了一些實際的測試,發現橡膠基混凝土的效果甚至比傳統混凝土好得多。以前試圖取代混凝土中所有成分的嘗試已被證明是徒勞的,所産生的産品被證明是較弱的。

研究人員意識到,這些弱點是由于橡膠中的許多孔隙造成的。為了一勞永逸地處理這種情況,研究人員決定消除這些孔隙。他們把濕的混合物放在模具中,并壓制它們以去除所有的孔隙。結果,他們發現,該産品的強度是之前開發的産品的兩倍。

“我們新開發的混凝土是一種結構輕質混凝土”Ul Islam說。作為輕質材料,它将減少運輸成本,作為預制混凝土構件,它将減少施工時間并節省勞動力成本。是以,它将提供經濟效益。"雖然工程師們開發的最終混凝土相當堅固,但他們仍在尋求使其更加堅固。他們說,他們正在尋找合作夥伴來改進産品。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消 費綠 經

AI驅動的Biostrength力量訓練裝置提供專業運動指導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近年來力量訓練的趨勢正在卷土重來。泰諾健推出的新一代力量訓練裝置——Biostrength,可以像真人專業私教般提供個性化運動指導,内含四種程式:強健肌肉、增強爆發力、力量提升及肌肉調節。使用者可根據個人運動目标靈活標明程式方案。

内置6 種不同類型的阻力(等張阻力、無慣性阻力、離心收縮力減小阻力、離心收縮超載阻力、粘滞阻力、彈性阻力),根據使用者拟定的運動目标自由選擇阻力類型,個性化配置力量訓練,最大程度提高運動效果。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Biostrength 猶如專業私教般提供個性化運動指導,相比于傳統訓練,可確定在相同運動時間内收獲高達30%的運動效果。同時,Biostrength提供适合運動者自身的既定負荷、運動範圍、運動姿勢和運動速度,甚至可以指導提醒使用者需完成的運動組數、重複次數和最佳恢複間隙時間。

Biostrength獲得專利的Biodrive系統源自具有革命性意義的航天技術,由AI驅動,確定最大程度的神經肌肉活力以及正确的運動設定和執行。此外,還可智能識别運動者累感程度,自動減輕負荷促使運動完成,并在使用者達成運動目标後提供徽章獎勵,以保持鍛煉動力,激發健身熱情,并鼓勵更好地改進運動計劃。在後疫情時代,足不出戶,也能達到力量訓練的需求。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行 走靈 感

德國投入使用世界上第一批氫動力火車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德國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條完全由氫氣驅動的客運鐵路線。首批5輛列車于周三上線,總共14輛列車計劃在下薩克森州的一條線路上行駛。到2022年底,這些更環保的列車将取代15輛柴油列車。

Coradia iLint列車安靜且無排放,在軌道上隻留下冷凝水和蒸汽。一個氫氣罐可以讓它們全天運作長達621英裡。"火車制造商阿爾斯通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亨利-普帕特-拉法格在一份聲明中說:"無排放的交通是確定可持續未來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列車的通常速度為每小時50至75英裡,但最高可以在每小時87英裡的速度下運作。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列車沿線已經建有一個加氣站,有64個高壓儲氣罐和6台氫氣壓縮機。一公斤氫氣燃料大約相當于四公斤半的柴油。這個耗資9300萬歐元的項目的合作夥伴包括鐵路業主LVNG、火車制造商Alstom、火車營運商Elbe-Weser鐵路公司和運輸公司以及氣體和工程公司Linde。該項目花了十年時間才得以實作。LVNG早在2012年就開始尋找柴油的替代品。

阿爾斯通一直在完善Coradia iLint列車,該公司于2016年在柏林交通貿易展上首次亮相。兩年後,其第一輛iLint在德國投入商業服務。下薩克森州州長Stephan Weil稱新的氫氣列車是 "世界其他地區的典範和運輸部門在氣候中立化道路上的一個裡程碑"。意大利和法國也加入了這一趨勢,到目前為止分别有6輛和12輛氫能列車投入使用。很快,27輛新的氫動力列車将服務于法蘭克福都市區。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懷 斯 曼 生 存 手 冊

普通人遇到森林大火該怎麼辦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懷斯曼生存手冊》的作者是約翰·懷斯曼是英國皇家陸軍職業軍官,在陸軍特種部隊服役16年之久。約翰·懷斯曼以自己半生軍旅生涯的豐富經驗,撰寫了一部完整的求生教程——《懷斯曼生存手冊》。本次節選了本書中關于森林大火的一節,現代人遇到森林大火時掌握如何自救和自我保護的生存技巧。

一場森林大火發生前的第一個迹象是濃烈的煙霧,看到火苗前你也許能聽到草木燃燒的噼啪聲。在意識到火災發生後,你可能會注意到一些動物的異常舉動。

逃離線路

假如火勢正在蔓延,但大火離自己距離相當遠,有時間逃脫險境,就不必慌不擇路,掉頭就跑,除非大火逼近已無從選擇。盡管身上的衣服可能妨礙行動,但不可以脫下衣物!衣服可以提供一一定庇護,使身體免受猛烈的輻射熱的侵襲。

濃煙的方向預示着風向,同時也向你表明火勢蔓延最快的方向。如人在火中,則隻能頂風逃出火海。尋找天然的防火帶,例如樹林中的一條開闊平地就可以阻擋火勢。河流是最理想的防火帶--即使火苗能夠越過河流,呆在水中依然相當安全。是以最好在叢林中找到道路、河流和其他防火帶。

不要慌不擇路、四處亂跑,應選擇好脫險的路徑,注意觀察周圍的地形以及風向,火勢擴充的趨勢。

如果大火随風迎面撲來,注意,大火的推進速度可能比你預計的更快——火苗可以跳躍式前移,是以最好能繞道避開大火。不過如果大火在前面綿延數公裡,你既不能繞過邊緣也不能将大火遠遠抛在身後,就尋找一個寬大開闊的深谷、水道或峽谷躲在其中。

被包圍在大火之中

有些時候,脫險的最佳方式就是穿過火場快速奔跑,但如果火勢強勁或者大火覆寫大片地域,這種做法是下策。在開闊地帶或荒地,穿過火勢較弱的地方到業已燒光的地面避難則是可行的。盡可能遮蔽體表,如有水,将衣服浸濕,頭發及覆寫不到的體表也弄濕,用潮濕的衣服遮住鼻和嘴。

草木繁茂的地帶火勢很旺,放慢速度--選擇利于穿越的地點,堅定信念,不要耽擱,做深呼吸,蒙住口鼻避開濃煙,加速,跑!

與森林大火搏鬥

在叢林之中主要的往來路線間隔一段距離放上一些滅火器具。将一束樹枝系在掃帚上,在火勢剛起時,這很有作用。

不要用樹枝快速擊打火焰,這隻能扇風點火擴大火勢。正确做法是将這些簡易工具壓在火苗上,窒息火勢。寬大扁平的葉子在窒息地面剛開始的火苗時特别有效。如果沒這些東西,用大衣或毯子壓蓋火焰,切斷火苗的氧氣供應。

躲在車上

如在車輛上遭遇森林大火,躲在車中,關閉車窗車門以及通風系統,汽車能有效隔開輻射熱。如可能,馬上駕車逃離;如果汽車已經抛錨,自然隻能呆在裡面。

在車中存活的機會相對更大。如果玻璃開始融化,則說明火焰已越過車輛。此時如果驚慌失措,跑進火中,則必死無疑。雖然油箱可能發生爆炸,但呆在車内的生存機會仍然遠遠大于車外——如果車子周圍火勢正猛。

躲在地下

如果沒有天然隔離帶或山谷可以躲避,火勢又猛,想穿過它幾乎等于送死,那麼可能不得不向泥土尋求保護。許多人在熊熊大火中運用這一方法僥幸生存下來:在地面挖一坑鑽人,用泥土覆寫,忍受大火在身上燒過。這樣做當然十分危險,不僅因為熱度,而且會引起窒息一大火耗光了氧氣。

盡可能挖出一個合适的凹形坑,将泥土蓋在大衣或布料上(如果有),然後将被泥土覆寫的大衣拉到身上,手曲成環狀放在口鼻上以利于呼吸。這樣雖然不能增加氧氣量,但可降低氣溫,将過熱的大氣和火星過濾一遍,以防損傷呼吸系統。當火焰通過時,屏住呼吸。

以火攻火

如條件許可,無法脫離火勢或穿越火場,而大火仍有一段距離,可采用此法以火攻火。其方法是在大火主體到達前點燃一片地,使其沒有殘留可燃物,火苗自然無法前進,這樣就給自己提供了一個避難所。注意與大火主體必須間隔一段距離,有時間燒出一塊空地。

點燃的火帶盡可能寬:至少寬10米,它将同火災火勢向同一方向燃燒,産生一條足以避難的隔離帶。風向一定要正确。

切記:風有可能旋轉變向,火可能自己産生氣流,是以或許必須沖出自己點起的火勢。火災火勢必須離自燃火有相當的距離,不能低估火苗的前行速度,它或許比你跑得更快。

◐ 内容整理自網絡,部分圖檔來自inhabitat/unsplash

自然奇迹!大堡礁的珊瑚開始自我修複 | 地球好消息VOL.27

環保|自然|簡單|健康

更多樂活關注,

驚奇,北京長了兩米高的蘑菇!| 地球好消息VOL.26

報告長官,又有212種新的淡水魚被發現了| 地球好消息VOL.25

直接訂閱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