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暑期,跟着研學遊去“追象”“觀星”

作者:每日

很多家庭改變暑期補課思維,轉向高品質研學遊

暑期,跟着研學遊去“追象”“觀星”

閱讀提示

暑期研學遊市場需求旺盛,市場發展潛力也被業内廣泛看好。家長願意為高品質的研學遊花錢,88%的人能接受人均花費3000元至1萬元。一場好的研學遊,“行”是手段,“學”是目的,讓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這個暑期,親子遊、研學遊需求旺盛,成為旅遊市場發展的新亮點。行業調查預計,研學旅行市場将達“千億級”規模。

市場需求旺盛

7月底的一天,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王蓮池邊,小朋友們一邊遊玩觀光,一邊拿着紙筆,圍在老師身邊争相提問。老師行進式的講解,給孩子們上了一節生動的自然課。

該植物園擁有開展研學遊的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早在2008年,植物園就開啟了國内研學旅行先河,目前已接待超過3萬名來自國内外的青少年、親子家庭體驗冬夏令營或相關研學活動。

“每個寒暑假,我都會給孩子報名研學團,邊玩邊學,可以讓孩子對各門學科都産生求知欲。”來自杭州的錢女士說,今年暑假期間,她為孩子預訂了雲南香格裡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和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研學團。

旺盛的市場需求也在促進行業的發展。“2018年以來我們總共開發了12個研學課程,共計接待研學遊客10萬人次以上。”西雙版納野象谷銷售部經理張立說。

研學遊的市場發展潛力被業内看好。有着10年導遊從業經曆的胡媛媛,現在也開始帶起了研學遊旅行團,這幾天她正帶領2輛大巴在香格裡拉進行研學遊。“這幾年,疫情讓很多像我一樣的導遊另謀出路,研學遊的出現,讓導遊們有了新的工作機會。”另一位資深導遊曹婕向記者介紹,之前研學遊請的往往不是專業導遊,更多是志願者,“導遊一般來說比志願者更專業,服務也更細心”。

暑期通常是研學遊、親子遊的消費高峰。攜程遊學負責人介紹,今年的親子遊學和夏令營産品較往年來講,在團隊規模上更為精緻,小團出行占比居多;出行方式更加多樣化,包含房車遊、SUV小車出行等;研學活動的主題更為明确,例如沙漠徒步、生物多樣性、觀星等主題較受親子家庭歡迎。

消費者看重研學遊品質

記者采訪發現,随着近年旅遊消費的增長,如今很多家長帶娃出遊不再是簡單的出門觀光,而是将更多的教育目的融入其中,希望通過旅遊的形式寓教于樂。

“‘雙減’讓家長對提升孩子綜合素質的需求進一步提升,也催生了越來越多的親子研學産品,不同年齡段孩子需求不同,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提升點也不同。如何精準定位客群,打造成熟的産品是全行業探索的重點。從長遠來看,研學旅行非常具有市場潛力,預計未來的市場也會越來越細分。”途牛親子研學産品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研學和旅行形式類似但目的不同,目前市場上針對學生的遊學産品存在隻遊不學、重遊輕學等現象。為此,途牛加大研學産品投入,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進行不同的推薦群組合。

“現在很多家庭都改變了讓孩子在寒暑假補課的思維。今年我幫孩子報名參加了雲南生物曆史研學遊,研學課程包含曆史、生物、紅色傳承、表達交流和科學創造,讓孩子旅遊的同時也能收獲知識。”國小六年級家長孟俊告訴記者,“我為孩子選擇的這次研學夏令營能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研學遊的品質是我很看重的。”

家長也願意為高品質的研學遊花錢。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發現,80%左右的受訪者表示對研學旅行感興趣,88%的人能接受人均花費3000元至1萬元,研學旅行市場将達“千億級”規模。

“行”是手段,“學”是目的

據了解,研學遊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中國小生了解國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而旅遊公司在設計研學遊産品時,也應着重将教學目的融入其中。

昆明雲銅中學校長範開航表示,現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家長的育兒觀念也在轉變,越來越認可既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裡路。研學旅行是“學”與“行”相結合的學習,“行”是手段,“學”是目的。相對于課堂學習,研學旅行之“學”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更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讓廣大中國小生在研學旅行中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學習中華傳統美德,了解祖國的曆史,感受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身心健康、意志堅強,形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等。相較于說教意味濃厚的課堂教學,這種學習具有更強的趣味性,也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範開航說。

雲南大學曆史系教授王文光認為,現實中快速發展的研學旅行市場,存在大量粗放型、體驗差的産品,由于旅遊公司開發研學産品的人絕大多數非教育類相關專業出身,導緻研學産品缺少應有的教育意蘊,出現“遊而不學”“學而不研”等問題,沒有真正做到學遊并重。

他表示,研學是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歸納式學習過程。研學在于“教育+”,而非“旅遊+”。在接下來的市場引導和産品規範中,要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高度重視知識學習和社會認知内容的合理配置,讓學生在研學遊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記者 黃榆)

來源:勞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