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不會遊泳的躄魚才是好躄魚。盡管在海底生活,但躄魚卻是少見的用“腳”行走的生物。作為一條魚,卻不會遊泳,不知道會不會其他魚類嫌棄呢?因為在海底爬行,躄魚還得到了“青蛙魚”的外号。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然而,誰能想到,這種表面光滑,體型短小的魚類,竟然是天生的僞裝者。在海底,它們會根據環境,不斷變化自己的體色。對于潛水者來說,找到僞裝的躄魚,可謂是一大樂趣。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在熱帶海域的珊瑚叢中,長年盤踞着這樣一種魚類,像改變體色僞裝的章魚一樣,躄魚也具備這樣的技能。比如在雜草和海藻附近時,躄魚的身體會呈現出綠色,樣子很像海藻覆寫着的岩石。從珊瑚到海藻,有時候躄魚甚至會藏進泥沙中。甚至有一些躄魚在住進海綿之後,還會在身體上形成和海綿類似的圖案。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躄魚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這一項特長來抓捕獵物或躲避其他捕食者。螃蟹、蝦、魚和其他許多小型海洋生物都是它的食物。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躄魚的這項僞裝,展開時間會比較久一些,往往需要幾周時間來實作。是以,相比較其他魚類到處追趕獵物,躄魚更喜歡靜靜地待在某個地方等待獵物上門。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為了彌補這種缺陷,躄魚在進化中,長出來許多突起和棘刺,口中布滿絨毛狀齒,遠遠望去和周圍的珊瑚頗為相似。由于僞裝技巧太過高超,有時甚至能騙過自己的同類。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其實,躄魚的僞裝和它自身的特性息息相關。漢語中“躄”字有跛足、瘸腿之意,而它之是以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它擁有四條“腿”。因為缺乏魚鳔的緣故,躄魚不能像其他魚類一樣,自主地沉浮。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躄魚的胸鳍向下生長,很難在遊泳時保持平衡。而由此進化而來的鳍骨,卻可以作為“腳”來使用。躄魚幼年時期尚可通過腮孔排水,推進自身前行。等到成年後,幾乎完全依靠“腳”來走路,行動也相對比較遲緩。為了更好地躲避天敵,躄魚非常需要通過僞裝來保護自己。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行動遲緩,捕食能力卻一點也不馬虎,富有耐心地“垂釣者”。

别看躄魚的移動速度有限,但是張嘴的速度卻是非常快的,被稱為自然界最頂級的吞噬者。有研究顯示,躄魚吃下獵物的速度僅有0.01秒,大概每眨一次眼睛,就會有30多隻獵物被躄魚吃下!誰能想到,小小的躄魚還有着“大胃王”的屬性。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作為鮟鱇魚的親戚,躄魚的垂釣技能也是久負盛名的。必不可少的釣魚竿是它們的必備,這種由背鳍進化而來的工具,就連頂端“魚餌”也一齊備上了。實際上,不僅從形态上來講像蟲子,連味道也和蟲子無異,是以有很多魚類會因為抵擋不住誘惑而成為躄魚的“盤中餐”。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躄魚在垂釣時,也有自己的秘訣。有規律地抖動着自己的“魚餌”,一舉一動間,像是遊動的小魚一樣,格外誘人。附近的獵物看到這樣的景象,怎能不迷糊呢?本以為會美餐一頓的它們,也早早陷入了躄魚的圈套中。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耐心等着獵物上鈎的躄魚,在等到合适機會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迅速将其吞入腹中。在那一瞬間,它的嘴可以張到原來的12倍,由此而産生的強大的吸力,會将獵物直接吸進自己的嘴裡,也彌補了自己移動速度慢的缺陷。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不得不說,躄魚确實是釣魚的一把好手。行動遲緩造就了它們極好的耐心,外加得天獨厚的釣魚工具和技巧,“海洋極速殺手”的美名由此而來。這個捕食效率,在自然界中妥妥地“打遍天下無敵手”。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貪婪”是它的特性,獵物再大,也可以輕松拿下。

盡管垂釣時的躄魚,表現着前所未有的耐心和淡定,但是平和背後卻是“貪婪”的性情。别看躄魚的個頭不大,身長約30厘米的它們,卻能拿下比自身還要大的獵物,妥妥的“饕餮”屬性。對于其他生物來說,吃下體積比自身大很多倍的食物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對躄魚來說,卻絲毫沒有這方面的擔心。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第一眼看到躄魚,大多數人會覺得它們比較醜。松松垮垮的皮膚,一點也沒有美感,但恰恰是這樣的特性,使得躄魚擁有伸縮自如的肚子。當危險來臨時,躄魚快速鼓氣,皮膚繃緊成一顆球,可以快速地逃離,該說不說,這一點和河豚倒是非常相似。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當然,除了可以保命,這樣的肚子也能確定它們在吞下比自己大的獵物時,依舊安然自若。根據山海經中的記載,躄魚是無所不吃的,隻要可以吞進去的獵物,都能消化。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很多人在看到躄魚的長相時,就會被勸退,連看都不想看,更别說食用了,是以被捕捉到的躄魚大多作為肥料來用了。躄魚的第三根背鳍非常突出,長在頭頂,松松垮垮的,看起來就像是戴了一頂妖怪的帽子,使得它看起來更不像一條魚了。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不過也有好奇的人花費巨資購入躄魚,經過簡單的烹饪後,發現其口感肉質還是挺好吃的,看到這裡的你,是否也會想要嘗試一番呢?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不得不說大自然的進化,确實是奇妙的。盡管不能像其他魚類一樣,自如的遊泳,卻有着獨特的“跛足”和“釣魚工具”,讓躄魚“宅在家裡”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垂釣的樂趣。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但是在其他領域我們總能發現并發揮出自己的特長。是以我們不必總将目光放在自己的短闆之上,還是要多将精力放在挖掘自身的優點上。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對于躄魚這種奇特的魚類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喜歡本期内容可以點個關注。

用腳走路不會遊泳,魚類也會“釣魚”?帶你了解躄魚的趣味特征

(以上圖檔均來源于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