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作者:末小北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文/末小北

與人交往的時候,很多事情能說,很多事情不能說,若是你嘴上把不住,什麼事情也說,最後痛苦的,隻能是你自己。

更嚴重的,還有可能造成别人的厭惡。

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是一個不懂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的人。

逢人就說自己有多慘,逢人就道自己的苦水,剛開始雖有人同情,可随着她不停歇的“絮叨”,别人就慢慢厭棄了她。

任何時候都要知道,你的事情就是你的事,與别人沒有關系,若是你強行把自己的事情說給别人聽,非得沒有好處,還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你把自己的幸運分享給别人,對方不僅不會祝福還會嫉妒,如果你把自己的痛苦分享給别人,對方不僅不會安慰還會嘲笑。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既然這樣,何必給自己找難堪呢?與其到處說,還不如守住秘密。

除了守住秘密,也不要把過去的輝煌說個别人聽,因為人不能活在過去,若是你不聽,不僅得不到别人的安慰,還會讓自己更痛苦。

還有就是,也不要過分點評别人的生活,更不要過多地對别人的生活,說三道四。

《歡樂頌3》中的何憫鴻,也是個不懂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的人,她看似有個高學曆,還自诩三觀特别正,可她從來不知道站在别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每次22樓的其他人遇到什麼事情,她都能一句話戳到人的痛點,這看似很果敢,可實際上并不讨喜。

因為,有些話不合時宜就是不合時宜,你說出來,隻會傷人,而不是幫人。

走過半生終于明白真正睿智的人,都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01:自己的秘密,不要到處說

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的秘密,既然是秘密,就是不能拿出來和别人分享的。

若是你非得和别人分享,一般來說,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懂得将秘密埋在心底,其實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看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感觸挺深的:

給國王理發的時候,理發師發現了國王長了一對驢耳朵,看到這對驢耳朵之後,他大吃一驚,理發的手,也不禁開始顫抖。

國王發現了他的異常,就說:

“想必你都看到了,但我希望你能保密,若是有一天被别人知道了,我不會饒了你。”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因為這件事理,發師特别難受,他知道不能說,但實在又憋不住,他努力守住這個秘密,也把它當成自己的秘密,但越守越難受。

最後,他實在受不了,就和自己最信任的人說了。

說完之後,他千叮咛萬囑咐千萬不要說出去,否則會丢了性命,雖然對方嘴上答應了,還是說了出去。

國王有一對驢耳朵的消息不胫而走,當這件事傳到國王的耳朵裡時,國王大怒,很快就把理發師抓了起來,把他的頭砍了挂在城門上。

如果理發師能守住這個秘密,堅決不說,可能不會出問題,但是他不聽。

因為,這個秘密不是國王的秘密了,而是自己的秘密了,他說了,就意味着殺身之禍,誰也救不了他。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任何時候都要知道,自己的秘密,是不能輕易往外說的,因為你無法确定說出去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很可能是緻命的傷害。

阿拉伯人有這樣一句諺語:

“保守秘密時,秘密是忠仆;洩露秘密時,秘密是禍主。”

事實上真是這樣,守住自己的秘密,其實就是防人。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就是這個道理。

生而為人,希望每個人都不要随便訴說自己的秘密,不要輕易給人留下口實,這樣就等于給自己留下了後路。

說到底,一個人若是守住了自己的嘴巴,其實就是守住了自己的界限,會讓自己的人生處境更加安全。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02:自己的輝煌,不要到處顯擺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

即便以前你多厲害,但是現在也不是以前,如果你隻是提以前,隻能證明自己更無能。

對于過去的成績,我們是不能提的,因為過去的就過去了,無法重來。

若是你總是提,隻正證明你現在過得很差,當你和别人提的時候,以為會得到别人的崇拜,實際上隻會得到别人嘲笑。

你以為他們是真心拿你當朋友,實際上是等着看你的笑話,這就是人性。

這點,朋友蘇文深有體會。

因為趕上了自媒體的風口,蘇文賺了一些錢,她以為這個風口會持續很久,沒想到竟然特别短暫,很快結束了。

在風口來臨的時候,賺錢确實容易,可是風口過了,賺錢就很難了。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和朋友聊起這件事,蘇文就提自己以前的成就,說自己以前一篇稿子,能上千甚至幾千塊,但是現在幾百都賣不了,真是讓人難受。

她本以為說完之後,朋友會安慰自己,告訴她一切都會好的,但沒想到說完之後,朋友卻說:

“你足夠幸運了,至少還喝了點湯,不像我們付出那麼多,什麼也沒有得到。”

聽到朋友這麼說,蘇文就明白了,她就不說話了。

因為她知道,現在再說話,在朋友眼裡就是顯擺了,弄不好彼此連朋友都做不成了。

從這一刻蘇文也知道了,對于過去的成績是不能提的,一來得不到安慰,二來還給别人造成炫耀的假象,與其提,還不如不提。

實際上真的是這樣,一個人若是總是活在過去的成績裡,是不會有什麼大出息的,畢竟日子是往前的,人也得往前看,這樣日子才更有奔頭。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陷在過去的輝煌裡沾沾自喜的,因為他知道過去就算再好,也終究是過去了。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他們會盡快忘掉過去的輝煌,重新實作自己的價值。

比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他獎之後表示,自己要盡快忘記這個獎項,不要在沾沾自喜裡迷失自己。

網上看到一句話,深以為然:

“過去的成功也好,失敗也好,不要總是挂在嘴上,翻過這一頁,人生才能迎來新的篇章。”

簡單來說,過去的事終究過去了,揪着不放沒有任何意義,與其躺在過去的功勞上睡大覺,選擇本能的自我逃避,不如站起來,重新追逐未完成的夢想。

任何時候都要知道:

真正厲害的人,是不會活在過去的,他們知道昨天再好,已成過去,過好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03:别人的經曆,不要妄言點評

《歡樂頌3》中的何憫鴻,實在是個讓人喜歡不起來的角色,她的不自知,她的不知量力,她的妄言點評,讓人實在受不了。

同租房的其他兩個姑娘,都有自己辛苦的過往,而她卻用自己“溫室裡花朵”的思想評論。

餘初晖的母親,在老家過着生不如死,任人欺淩的日子,餘初晖想把母親救出火坑,然後把母親坑到了上海。

如果經曆過原生家庭的痛,每個人都會了解餘初晖的做法,但何憫鴻卻覺得她做得很過分。

覺得自己插手了父母的婚姻,覺得她也是在利用自己的母親,壓榨自己的母親。

如果你夠仔細,在後面的劇情裡,餘初晖的母親在陶教授家做保姆的時候,當餘初晖把母親的遭遇說出來後,她得到的是陶教授對她的憐憫,以及誇她懂事。

這就是一個很鮮明的對比,甚至就連何憫鴻闖了禍後,她的母親都說她愛管閑事,自己說不好,還非要評論别人的過往。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還有朱喆和她前任的事情,當朱喆告訴何憫鴻,餘飛雪的讨債隊伍裡,可能有内奸時,讓她趕緊轉達,可何憫鴻卻自作主張,沒有說。

等事情有了嚴重的後果後,她才站出來說了句:“我也不想啊。”

誰想呢?如果不是何憫鴻自作主張摻和這件事,估計會少很多麻煩,可她偏偏自作主張地去找餘飛雪。

餘初晖形容何憫鴻是個菜鳥,其實要我說,她不隻是菜鳥,而是沒腦子。

如果她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估計能省很多事,也不至于熱這麼多麻煩。不是麼?

餘生不長,願我們每個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都能做到這三點:

盡量不要說自己的秘密,也不要提過去的成績,更不要去妄言點評别人的事和經曆。

若是你能做到了,日子怎麼可能過得不快樂呢?

作者介紹:

末小北,青年情感作家,婚姻問題咨詢師,專注婚姻挽回,親密關系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