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說|今年夏天蚊子好像少了,是被熱死了嗎?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實習生 殷祯 記者 王亞賽

今年夏天蚊子變少了?

此前,#今年的蚊子好像少了#沖上微網誌熱搜第一。以廣東省為例,百度指數顯示,今年夏天“蚊子”一詞的搜尋指數峰值僅為907,為近八年來最低。

圖說|今年夏天蚊子好像少了,是被熱死了嗎?

許多網友對此表示,莫不是蚊子被熱死了?

據新華報業網報道,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防制所所長褚宏亮介紹,根據江蘇省蚊蟲的監測結果,今年3至6月份蚊蟲密度整體上比前幾年低。

褚宏亮表示,這主要是因為蚊蟲的孳生離不開水體,而近幾個月雨水比往年偏少,氣溫也比較高,使得積水變少了,進而影響了蚊蟲數量和活躍度。

是以蚊子并不是直接被“熱死”了,而是其繁殖及活躍度受到了限制。不少網友也表示,發現了蚊蟲“北上避暑”的情況。

除了蚊子,這個夏天還有蛾蚋、蜱蟲

夏天并不是隻有蚊子,還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卻不知名的蟲子。比如下面這些蟲子,可能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見過,還被吓得不輕,卻說不出它們的名字。

圖說|今年夏天蚊子好像少了,是被熱死了嗎?

2021年,全中國有230人因蚊蟲而死

雖然蚊蟲經常在人們身邊刷存在感,看着心煩,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和這些小飛蟲的交集不過是起了幾個隔天就消的蚊子包,但這并不意味着這些随處可見的夏蟲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圖說|今年夏天蚊子好像少了,是被熱死了嗎?

實際上,蚊蟲作為一種重要的病媒生物,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影響或者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在2021年,中國總共報告了80951例自然疫源及蟲媒傳染病病例,死亡人數230人。蚊子、蜱蟲、隐翅蟲等蚊蟲,看上去個子不大,卻可以讓人類感染上各種嚴重的疾病。

在2019年時,由伊蚊作為主要傳播者的登革熱疫情曾在全球範圍内爆發,主要出現了美洲地區、亞洲地區,全球的病例數量達到520萬例。受到全球疫情影響,在中國的登革熱病例數量也超過了2萬例,不過大多數登革熱病毒感染隻會引起輕微疾病,近年來登革熱發病造成的死亡數量并不多。

除了登革熱,按蚊也傳染了另一種影響範圍極大的疾病——瘧疾。準确地說,瘧疾通過受感染的雌性瘧蚊(也就是按蚊)傳播,在瘧蚊叮咬人類時,含有瘧原蟲的蚊子唾液會進入人類的血液,緊接着瘧原蟲随着血液移動至肝髒,并在幹細胞中發育成熟和繁殖。在20世紀40年代,中國每年報告約3000萬瘧疾病例,但是經過幾十年的針對性行動,在2021年,中國終于連續4年沒有本土原發感染瘧疾病例,獲得了世衛組織頒發的國家消除瘧疾認證。

圖說|今年夏天蚊子好像少了,是被熱死了嗎?

蜱蟲、隐翅蟲和恙蟲更加不為人所知,但是它們都可以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個頭不大的蜱蟲本身攜帶了多種病毒,通過叮咬将病毒傳染給人類。由蜱蟲作為病媒傳染的疾病非常之多,例如在全世界都有病例的萊姆病就與蜱蟲脫不了幹系。

同時,有的飛蟲雖然不喜歡咬人,但卻常常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比如在雨後出沒的“白蟻大軍”滿天空亂飛,尤其鐘愛啃咬古建築。在2019年江蘇南通對白蟻危害的一項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市内58.1%的古建築被白蟻危害,9.3%的建築的白蟻危害等級達到了Ⅲ級。

在現代都市裡,對于這些夏季出沒的蚊蟲的防範手段已經有很多,從早早監測預防、雨水井投藥,到各種驅蚊蟲的噴劑藥物等,讓蚊蟲的存在感沒有這麼高,但是當特殊時期裡的城市停擺,蚊蟲也就張牙舞爪、成群結隊地出來了。恐怕在今年的夏天,每個人都不得不與一些自己之前沒遇到過的蟲子“不期而遇”。

參考資料:

[1]世界衛生組織-《登革熱和重症登革熱》,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ngue-and-severe-dengue

[2]新華網-《中國獲得消除瘧疾認證 大陸衛生事業史上又一座裡程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7/09/c_1127640509.htm

[3]張文童,楊嘉理,王瑊,榮飛,王文晶,張新平,楊志蘭,姚棟昌.江蘇省南通市古建築白蟻危害現狀調查[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20,31(02):219-222.

責任編輯:呂妍

校對:張亮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