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諾獎作家阿蔔杜勒拉紮克·古爾納作品首度整體引進

作者:南方都市報

随着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公布,獲獎作家阿蔔杜勒拉紮克·古爾納迅速走進國内讀者的視野;而在此之前,這位出生于東非沿岸小島、移民英國的作家幾乎從未被國·讀者關注和了解。古爾納是誰?他的作品有什麼魅力?……在大多數中文讀者眼中,這位可謂“冷門”的諾獎得主的文學世界無異于一幅無處着手的拼圖。

2022年8月,距古爾納摘得諾獎桂冠不到一年時間,上海譯文出版社宣布古爾納作品第一輯的5部代表作——《天堂》《來世》《贊美沉默》《最後的禮物》《海邊》于本月25日開啟預售。古爾納也自英國家中發來問候視訊,充分肯定了上海譯文出版社所付出的努力。

諾獎作家阿蔔杜勒拉紮克·古爾納作品首度整體引進

在短短10個月内完成古爾納5部小說的翻譯、審稿、校對、印刷等工作并非易事——更何況在此期間,出版工作組還曆經了長達兩個月疫情封控的考驗。據上海譯文出版社介紹,從參與競價到全面獲得古爾納作品翻譯引進權、再到比預計出版時間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工作組每一天都在與時間賽跑。為了隆重推出這位作家的作品,出版社已于8月22日在上海譯文出版社天貓旗艦店推出“布面彩邊限定版”供讀者預訂收藏。另外5部作品,《離别的記憶》《朝聖者之路》《多蒂》《遺棄》《礫心》也将在不久後與讀者見面。

離散的人,尋着故事回家

古爾納1948年出生于東非海岸的桑給巴爾島。這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小島,多種文化融彙是這裡的一大特色;這也是一座充滿動蕩的小島,在先後經曆了數十年的英國殖民統治與短暫的獨立後,桑給巴爾于1964年與坦噶尼喀合并組成坦尚尼亞。

1968年,古爾納以難民身份赴英留學,并在随後幾年間開始用日記寫下自己漂泊異鄉的感受。這些内容後來逐漸演變成為關于其他人的虛構故事,最終形成了他的小說處女作《離别的記憶》(Memory of Departure)。

諾獎作家阿蔔杜勒拉紮克·古爾納作品首度整體引進

2021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古爾納收獲獎章和證書 Photo by ADRIAN DENNIS

可以說,古爾納作品中的動人之處恰與他本人的切身經曆及對故土的複雜情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故鄉族群的殘酷過往不斷閃現,迫使他反複回溯。于是,“記憶”“難民” “身份認同”“殘酷”“愛”與“軟弱”等等成為古爾納作品一以貫之的主題。他像拼拼圖一般建構起自己的文學世界,不斷拾起每一位離散者和異鄉人,召喚并追尋埋藏在心靈深處的故土與他鄉的記憶。2021年,古爾納因“對殖民主義的影響和身處不同文化、不同大陸之間鴻溝中的難民的命運,進行了毫不妥協和富有同情心的深刻洞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正是這種對異鄉人彷徨心靈的深切關照與對移民身份危機的深刻探讨,讓古爾納的作品得以跨域種族、跨越國别,打動每一顆漂泊不定的心。

五部作品拼出宏大叙事圖景

盡管古爾納始終圍繞故土記憶進行寫作,他的作品主題卻并非千篇一律,而是能為讀者帶來豐富的文化想象與情感體驗。

諾獎作家阿蔔杜勒拉紮克·古爾納作品首度整體引進

在首批出版的五部古爾納作品中,《天堂》和《來世》追溯了桑給巴爾祖輩的故事,讀者可将這兩部作品作為成長小說閱讀。《天堂》發表于1994年,是古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借少年未經世事、不加濾鏡的視角,講述了個體嵌于社會動蕩、曆史變遷大背景中的艱難成長之路,來“努力儲存那種記憶,找回人們賴以生活,并以此認知自我的那些時刻與故事”;《來世》是古爾納在2020年發表的最新作品,身處殖民陰影的主人公們機緣巧合下開始讀書認字,決意逃離故土與原生家庭,追尋更廣闊的世界。

《海邊》是最能展現古爾納對難民處境關注的一部作品,尤其是對身處不同文化夾縫中的難民群體的關注。小說以多視角叙述的方式揭開主人公奧馬爾背井離鄉的原因,将小到家族恩怨、大到殖民獨立史的種種記憶拼湊起來,置于宏大的時代社會圖景之中。《海邊》曾入圍2001年布克獎長名單和《洛杉矶時報》圖書獎短名單。

諾獎作家阿蔔杜勒拉紮克·古爾納作品首度整體引進

《贊美沉默》和《最後的禮物》可視作姐妹篇,聚焦兩代移民所遭遇的身份危機,并嘗試探讨出路何在。《贊美沉默》裡,主人公20多年來一直試圖融入英國都市新生活,想要讨得所有人的歡心,卻活得身心疲憊——一邊是再也回不去的家鄉,一邊是格格不入的他鄉,進退兩難間,一切希望終成“失望的愛”。《最後的禮物》續寫漂泊異鄉者的孤獨與掙紮,但在本書中,主人公最終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古爾納一再走進每顆彷徨失措的心靈,試圖解答——故鄉究竟應該是過去還是未來?這是困擾在我們每個現代人心中的疑問。尋着古爾納的文字,我們也得以一步步靠近心靈上的故土,找到屬于自己内心的一份确認與安定。

截至南都記者發稿,5萬套作品已從印廠發往全國各地線上線下書店,有望9月初實作全面現貨。屆時,古爾納作品電子書版本也将在各大電子書平台上架。中國讀者可以一邊閱讀古爾納作品一邊期待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揭曉。

南都記者 黃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