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死亡地圖”背後的秘密,19世紀英國霍亂中的孤勇者——約翰·斯諾

作者:Y随便寫一寫

時間回到19世紀,彼時的英國在世紀中葉迎來了工業革命的勝利,雖然城市經濟迅速發展,但人們的生活環境卻每況愈下。

倫敦的街道滿是臭氣,帶有設計缺陷的下水道讓人們排洩物堆積到一起,英國有名的泰晤士河也受到影響,河水又髒又臭,讓人難以忍受。

1854年8月,住在英國布羅德街的路易發現小女兒上吐下瀉,他的妻子薩拉向往常一樣,将女兒的尿布扔進了垃圾桶中中,随後又将垃圾桶中下水道中。

幾天後,索霍區爆發了大規模的霍亂,恐慌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蘇荷區,但隻有一個人反其道而行,這個人便是——約翰·斯諾。

霍亂為何讓人談之變色

霍亂是因霍亂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種急性腹瀉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污染的水源或者飲食物經口傳播,臨床表現為腹瀉、嘔吐、脫水、惡心等等。

關于霍亂的史料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紀,從十九世紀開始,霍亂開始大面積流行,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霍亂也是以被稱之為“世紀病”。

據官方記錄,從1817年到今天,霍亂一共發生了七次大流行,其範圍面積廣泛,從印度開始,随後流行到歐洲,非洲,美洲等多個地方。

第一次霍亂大流行要從印度說起,印度向來有着水葬習俗,印度人死後,會将屍體投入到恒河之中。

1817年,恒河洪水爆發,因為水葬而在恒河漂流的屍體,順着洪水聚集到了恒河中下遊,這時候的恒河就像是霍亂的“培養皿”,以恒河三角洲為中心,霍亂迅速在印度爆發,并且在幾年時間裡,就傳到了泰國和菲律賓。

第一次霍亂大流行直至1824年才結束,這時候俄羅斯也受到了波及,可見傳播範圍之廣,令人咋舌。

第二次霍亂大流行從1827年的孟加拉開始,1831年傳入到英格蘭,這一次英國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了一片有關于霍亂的綜述文章。

該文章第一次将探讨了霍亂的來源,以及傳播途徑,并且還繪制了霍亂疫情地區的地圖,這是群衆人民和學術研究者第一次認識到霍亂的巨大危害。

1832年,Thomas Shapter身在埃克塞特,親身經曆了一場霍亂的爆發,在1849年,他正式提出霍亂存在人傳人,傳播途徑為空氣的說法,此後“瘴氣論”成為霍亂傳播途徑的主流說法。

但關于“瘴氣論”,約翰·諾斯并不認同。

水源傳播說與死亡地圖

約翰·斯諾于1813年出生,其父是一名礦工,雖然斯諾的家庭條件并不優秀,但是他的父親頗有遠見,為斯諾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斯諾從倫敦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在當地的一家醫院工作,因為在麻醉領域上表現突出,他還曾為維多利亞女王進行麻醉手術。

霍亂第一次襲擊英國時,斯諾對于霍亂的傳播途徑的想法,便于當時主流思想有所不同。

1849年,斯諾在倫敦醫學報上發表了一篇有關于“霍亂傳播模型”的論文,但是這片論文并沒有後受到學術界的認同。

當時斯諾為了完成“霍亂傳播模型”,特地去了當地的一座煤礦采集樣本。

在這些樣本中,因為霍亂死亡的礦工,大多數都不喜歡飯前洗手,而且吃飯也不使用刀叉。

在這些礦工之中,有些人與患者接觸什麼事都沒有,有些就會患病。

是以,斯諾認為,不講衛生的人與患者接觸便會被傳染,而講衛生的人則不會,如果按照“瘴氣論”,就沒有辦法解釋那些接觸患者而不患病的人了。

斯諾本身是麻醉醫生,研究霍亂本就不是他的本職工作,況且在當時敢于質疑主流思想的行為,本身就令人敬畏。

時間來到1854年,倫敦索霍區爆發了一場霍亂,這場疫情發展極為迅速,幾天内就有好幾百人死亡,受到牽連的平民隻好收拾行李,逃離索霍區。

但得知消息的斯諾毅然走向了霍亂爆發的中心,他知道,或許在這一次,他可以證明霍亂不是由空氣傳播的。

來到索霍區後,他聯系了教會的好友,利用好友在教會的職位便利,成功進入到索霍區進行調查。

彼時的索霍區死氣沉沉,斯諾随便敲開一家大門,便能看見那些患者的屍體大大咧咧的放在房子中央,空氣中散發着嘔吐物發酵的味道,讓人聞了就生理不适。

就這樣,斯諾堅持一家一戶的調查,記錄死亡人數和患病人數,最後,他找到一份倫敦地圖,并且把調查過的死亡病曆标注在地圖上,而這份地圖,後世稱之為“死亡地圖”。

這份地圖上,他用短小的黑色橫線來代表死亡病人數,而這些死亡病曆大多數都圍繞着布羅德街和坎布裡格街交叉處的水泵。

斯諾在整理資料時發現,越是靠近布羅德街公共水泵的地方,死亡人數就越高,這讓斯諾開始懷疑水源是否會成為霍亂的傳播途徑。

他将猜想分享給衆人後,卻遭到了“瘴氣論”學者的反對。

小馬爾堡街作為布羅德街水泵的源頭,如果按照水源是傳播源頭的話,那麼小馬爾堡街應該非常危險才對,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這些反駁的聲音讓斯諾再次沉下心來,仔細調查那些錯過的細節。

這一次,他換了個角度,從沒有患病的健康人群出發。

在所有沒有患病的人群中,有幾種人群非常奇怪,他們雖然在霍亂爆發的中心,但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這幾類人分别是酒廠的勞工、監獄内的囚犯。

酒廠勞工因為酒水免費,是以幾乎不喝水,隻喝酒,而囚犯生活的地方有自己的水井,沒有喝布羅德街水泵内的水。

諾斯将這些細節整理成冊,并且将自己的資料圖上交給當地政府,當地政府雖然不太相信斯諾的話,但是秉着“死馬當活馬醫”的态度,還是聽從了斯諾的意見,将布羅德街上的水泵把手撤了下來。

很快,布羅德街上的霍亂就停止了,斯諾也被人們稱之為“霍亂中的吹哨人”。

1854年英國霍亂結束後,斯諾依舊潛心研究霍亂,但是天妒英才,約翰·斯諾在四年後中風死亡,令人惋惜。

斯諾死後的第一年,英國政府開始完善供水系統,倫敦大面積改善下水道,甚至耗費六年時光,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下水道系統。

約翰·斯諾對于傳染病學的建立有着重大影響,他所繪制的“死亡地圖”至今都是傳染病學和統計學當中的經典案例。

後世之人為了紀念他,将當初拆卸的水泵把手作為公共衛生的國際象征符号,并且在1992年成立約翰·斯諾協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