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為左權将軍守墓72年,風雨無阻;她,從勵志女孩到特教老師,回饋社會——向善清風徐徐來

作者:邯鄲晚報
他,為左權将軍守墓72年,風雨無阻;她,從勵志女孩到特教老師,回饋社會——向善清風徐徐來

楊愛公

他,為左權将軍守墓72年,風雨無阻;她,從勵志女孩到特教老師,回饋社會——向善清風徐徐來

楊會芳

為了一個莊嚴承諾,楊愛公從21歲起為左權将軍守墓,風雨無阻。耄耋之年,他帶領兒媳接續義務守墓至今。為了不向命運低頭,楊會芳帶着父母堅持求學。畢業後成為一名教師,堅持用自己的知識與力量回饋社會,奉獻愛心。

這兩人都姓楊,卻非親非故。然而,一場盛會卻讓他們的名字聯系在了一起。日前,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座談會和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我市的楊愛公、楊會芳作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代表受邀參會,但楊愛公老人因為身體原因未能成行。8月15日,本報記者采訪了楊愛公和楊會芳,聽他們講述獲獎感受以及是如何身體力行,引導身邊人崇德向善的。

楊愛公:想跟将軍說說話

8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涉縣遼城鄉石門村。此刻,炙熱的太陽烘烤着大地,蟬鳴聲不絕于耳,一個老人拄着拐杖,顫巍巍向門外走去。經介紹得知,老人就是楊愛公,今年93歲,身子骨還算硬朗,耳不聾眼不花。“要不是前段時間跌了一跤摔傷了腿,我已經走到蓮花山左權将軍墓前了。”拄着拐杖的楊愛公說。

兒媳婦李秀英從屋子裡走出來,一把攙扶住公公,并安慰老人說:“爹,您安心在家歇着,我去。”

花白頭發的李秀英也已經58歲了。雖然不再年輕,但她手腳麻利地收拾着牆角的掃帚和簸箕,準備到蓮花山的左權将軍墓打掃衛生。

楊愛公和兒媳婦所說的蓮花山,是太行山脈的一座小山峰,山頭如蓮花,仿佛風一吹,這“蓮花”就要盛開。與此山遙遙相對的,是嘩嘩流淌的清漳河。抗日名将左權将軍的衣冠冢就修建在這青山綠水之間。

1942年5月25日,左權将軍為掩護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在十字嶺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

将軍殉國,草木為之悲痛,風雲因而變色。“那一年,13歲的我是村裡的兒童團團長,目睹了左權将軍下葬的場景。懷着國仇家恨,我發誓要替将軍報仇,把日寇趕出中國。”楊愛公說,他為村裡的八路軍站崗放哨,搶救傷員,送雞毛信。17歲那年,他參軍上前線打仗。1950年,21歲的他複員還鄉回到石門村。

也就是從這時起,楊愛公立下誓言,他要義務守護蓮花山山腰的左權将軍墓,把将軍的愛國精神傳承下去。

這一諾,就是七十餘載。

這麼多年來,楊愛公幾乎每天都要上山給将軍掃墓,并送上一杯熱水。在山裡,水是最珍貴的東西,他給左權将軍倒一杯水,便帶着家人一起清理墓地裡的落葉和雜草。忙完之後,他會坐在墓前回憶往事。這時,如果有遊客來參觀,他就會當義務講解員,講左權将軍的抗日故事。

“公公也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隻不過是日複一日地守墓、掃墓,并給周邊的荒山種上樹。”李秀英說,公公也因這些小事被授予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但很遺憾,公公因為身體不适沒能參加這次盛會。

之後,來蓮花山聽楊愛公講抗戰故事的人越來越多。楊愛公便讓記性特别好的兒媳婦做講解。這麼多年的耳濡目染,李秀英早已把公公說過的故事熟記于胸,甚至連那些黨校來的教授也愛聽她講故事。

“有了我的幫助,腿腳不利索的公公到左權将軍墓地的次數越來越少。”李秀英說,如今,老人經常把各個時期的獎章和照片拿出來,仔細地擦拭一遍,再擺放到桌子上,一邊看一邊思考。

記者問楊愛公在想什麼,他說:“我想跟左權将軍說說話,告訴他,我們村裡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大家讓我當會長,年輕人結婚、孩子過滿月、老人過世都不再攀比了;咱們村裡修了路,建了漂亮的國小校,娃娃開心得很;黨和政府帶着咱老百姓脫貧緻富,現在日子過得可紅火了,大家臉上都樂開了花……”

楊會芳:把公益事業做得更好

“作為一名來自農村的幼教特教老師,我有幸走進了人民大會堂,并見到了習主席,這令我萬分激動。”說這話的是曲周縣侯村鎮五塔村村民楊會芳。多年來,她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前不久,作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她到北京參加了這屆全國道德模範座談會和頒獎儀式。

楊會芳的養母先天智力障礙,養父腦梗塞癱瘓在床。小小年紀的楊會芳早早就承擔起照料養父母的責任,用稚嫩的雙肩挑起家庭重擔。18歲時,她考上大學,為友善照顧父母,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破舊的小院,帶着養父母去上學。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楊會芳說,這份榮譽是全社會對自己常年努力付出的認可。作為一名幼教特教老師,她教過不少智力障礙兒童。要讓這些孩子從聽不懂指令到逐漸學會按照指令完成任務,需要長達數個月的耐心教導和訓練。她一節課要帶着這些孩子重複訓練十幾次、幾十次,甚至上百次。

同時,她還舉辦了“家長小課堂”,指導家長配合孩子康複訓練。看到孩子們每天都有進步,她心裡比誰都高興。工作之餘,她還到養老院慰問孤寡老人,資助困難群衆,希望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就在幾天前,廣平縣的一位高中生雖然考上大學,但因家庭困難而萌生了放棄學業的想法。楊會芳在朋友圈裡看到這個消息後,馬上與這名高中生取得聯系。“6歲那年,我的父親因患腦梗而卧病在床,患有唐氏綜合征的母親也需要人照顧。當時,我感覺天都塌下來了,但生活的艱辛磨煉了我的意志,使我堅強地活下去……”楊會芳說,她除了用自己的人生經曆教育對方要勇敢面對挫折,還把自己的工資拿出來資助對方。

“在這屆全國道德模範座談會上,我還認真聆聽了第八屆全國見義勇為模範、‘快遞小哥’汪勇的報告。”楊會芳說,在疫情發生之時,汪勇逆向而行,用自己的方式為一座城市帶來溫暖。她記得汪勇曾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付出也許是燭光,但是千萬人的付出就是太陽。”

“這句話令我深受啟發。”楊會芳認為,與汪勇相比,自己的這點成績根本不值得一提。接下來,她要向汪勇學習,把自己的公益事業做得更好。另外,她想告訴全市的青年朋友們:“當我們遇到逆境時,要勇于向命運宣戰,追逐自己的夢想,頑強奮鬥前行;當我們擁有幸福生活時,要懂得珍惜感恩,無私奉獻社會,實作自我價值。”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劉昆/文邱勇慧/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