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野生露營地“緻命”背後:被流量裹挾的種草文,誰來監管?

作者:南方都市報

“露營經濟”系列觀察之⑨

一場意外的自然災害,讓“網紅打卡地/野營地”再次成為公衆熱議的話題。8月13日,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山區出現局部降雨,引發龍漕溝區域突發山洪,導緻部分在溝内戲水休閑的群衆被困。據“彭州釋出”官方消息,此次突發山洪災害共造成7人遇難、8人輕傷。

據悉,此次事發地“龍漕溝”曾是一些平台部落客所“安利”的“野生網紅打卡地”,吸引了不少遊客紮帳篷露營。在意外發生前,在部分旅遊種草平台上,龍漕溝以“離成都很近”“森林小衆徒步”“清涼玩水”“避暑”等關鍵詞走紅,甚至被列為“成都市景點種草榜”。不過,南都灣财社記者再度在網絡檢索“龍漕溝”發現,多個旅遊種草平台已上線安全警示,相關的種草筆記已不見蹤影。

今年露營持續火熱,越來越多城郊的小衆露營地不斷被挖掘、湧現,經網絡部落客包裝後搖身一變成了“野生網紅打卡點”。多位業内人士在接受南都灣财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遊客被部落客“種草”某一目的地後,在當地遭遇意外,事後很難對平台或部落客進行民事追責,遊客在識别類似博文時應該有充分的風險認知。而“野生露營”的泛濫也反映出,露營業态在流量經濟的裹挾下,亟待從平台、從業者等各環節加以規範,遊客參與戶外露營更應築牢安全意識。

地質災害點位為何成“網紅打卡地”

南都記者查詢公開資料了解到,隸屬于四川成都市彭州市的龍門山鎮,地處龍門山脈,主要自然災害有地震、泥石流、低溫等。龍漕溝屬于未開發景區,且屬于地質災害點位,配套設施并不完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每年7、8月,龍門山進入汛期,禁止遊客下河戲水遊玩。

2021年,龍門山鎮人民政府曾發文提及,“自入夏以來,龍門山鎮成為廣大遊客避暑勝地,由于抖音、小紅書等短視訊平台熱議,龍門山鎮如龍漕溝、後壩等地質災害點位成了戲水的‘網紅打卡地’。”“盡管我鎮已多次發出倡議禁止下河、禁止‘野泳’、設定警示标志等,前往‘網紅’打卡地的遊客仍絡繹不絕。”今年3月,龍門山鎮還組織在龍漕溝等重點河段增設圍網約10公裡,增設“嚴禁下河遊玩”警示牌130餘個。

野生露營地“緻命”背後:被流量裹挾的種草文,誰來監管?

圖檔來源于網絡

有平台使用者稱,自己當時是在小紅書搜尋玩水的地方,推薦龍漕溝還比較多,因為離得近,就去了,一路上都是各種圍欄和禁止下水遊玩的警示牌,但沒走幾分鐘就看到有圍欄被毀,顯然那裡有很多人去過的痕迹。另據報道,有當地居民表示,龍漕溝的周圍一直有鐵絲網圍着,溝裡路很難走,本地人都不會過去玩。

野生露營地“緻命”背後:被流量裹挾的種草文,誰來監管?

事發前該景區在網絡平台的“種草”筆記。圖檔來源于網絡

但外地遊客對此并不了解。南都記者留意到,意外發生前,在部分旅遊種草平台上,龍漕溝以“離成都很近”“森林小衆徒步”“清涼玩水”“避暑”等關鍵詞走紅,有部落客曬出青山碧水照片吸引眼球,将其形容為“一分錢不用花就能體驗大自然的饋贈”。龍漕溝還被部分平台列為“成都市景點種草榜”,由此受到不少親子家庭、露營愛好者關注。不過,目前搜尋平台相關的種草筆記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安全警示。

8月13日晚間,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緊急排查轄區内易發多發險情的涉水景區以及灘塗、峽谷等野外風景區域,組織多部門聯合開展動态巡護,落實專人在重要點位盯守巡查,做好警示提示,極端天氣情況下嚴禁任何戶外探險、涉水活動,及時勸阻山間溪谷、淺灘水域内野遊、露營等行為,堅決確定人員安全。

根據最新消息,龍漕溝溝口已于8月13日下午進行封控管理,且龍門山鎮已于8月14日對全鎮範圍内進入河道的群衆進行勸離,禁止進入河道遊玩。有當地拍客稱,事發後,距離龍漕溝直線距離6公裡左右的三号橋營地露營遊客明顯減少,按照最新的要求,營地暫時不允許遊客下河,大多數都在樹林裡玩。

部落客“種草”是否應該擔責?

今年以來,随着大衆對走進自然的熱度持續,露營持續火爆。作為一項強社交屬性的旅遊品類,“種草式營銷”已成為露營品牌或露營玩法“出圈”的必備手段。而抖音、小紅書等内容種草平台因聚集大量年輕使用者,成為露營相關産品和場景的主要曝光與獲客入口。

南都記者注意到,目前小紅書露營相關筆記量已超422萬,3個多月淨增160多萬。與此同時,小紅書不斷從内容側為露營添熱度。4月以來官方推出了“小紅書露營季”,“小紅書露營遊樂園”“夏日露營計劃”等官方内容話題,通過流量扶持、瓜分獎金等方式鼓勵使用者參與露營内容創作,成為當下衆多年輕人“種草”露營場地的主要入口。

對于露營品牌商而言,小紅書也是主要的獲客管道。有營地從業者告訴南都記者,露營屬于周邊遊,決策鍊路短,可疊加業态多樣,适合親子遊,又便于做陌生人社交,非常适合在内容種草平台做投放,或通過達人合作做内容種草,更容易形成主動傳播。由此,一大批以“露營”為标簽的部落客或内容創作者被催生。有第三方資料平台統計,在小紅書露營垂類的達人中,腰部達人的筆記投放報價達到3萬~6萬/篇。

山洪事件發生後,不少網友将矛頭指向了筆記釋出者和平台,認為其為了博眼球、擷取流量,一味美化營地場景、淡化野外活動的安全風險,對遊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誤導,沒有盡到稽核或最起碼的提醒意識。

對此,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對南都記者表示,“無論是推薦‘網紅打卡地’的主播,還是抖音或小紅書平台,對于這種情況一般不承擔侵權責任,主要原因是要認定構成侵權,要件之一是侵權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實際上,遊客遇害主要原因是突然遇到山洪災害,而并非他人宣傳推薦。”“主播或者部落客推薦這種地方本身并不違規,除非釋出的内容裡面有虛假之處,但是這種情況平台很難稽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丁海俊則認為,這屬于新業态下的法律問題,判斷部落客是否擔責,要考慮對方是否因為相關推薦擷取了直接經濟利益。如果部落客并未直接是以獲利,即便受害者确實是因為該部落客的推薦前往旅遊,遭受了損害,也很難對部落客進行民事追責,除非能夠證明該部落客有明知風險的故意。

被流量裹挾的野生營地該如何規範?

易觀分析釋出的《2022年中國露營市場專題洞察》預計,2022年中國露營市場規模将達到528億元,2030年預計泛露營參與人口将達2.1億。目前,不斷有企業追逐露營“風口”,開辟營地,越來越多城郊的小衆露營地不斷被挖掘、湧現,以“有山有水”“拍照出片”“避暑親水”為主要賣點,這其中就不發一批諸如龍漕溝這樣的非正規景區。

南都記者以“小衆野營地”為關鍵詞搜尋發現,相關筆記所推薦的營地,都以“遠離城郊”“野生”“原生态”“藏在深山中”“靠近溪水”為特點,既非處在景區内,也缺乏專業營地人員維護管理,一旦突遭惡劣天氣,後果不堪設想。例如,一條推薦杭州小衆野營地筆記下方就有評論稱:“要注意安全,暴雨之後千萬不要在這裡露營,好幾年前在上遊差點被沖走。”

但這樣的場所卻吸引了一些熱衷冒險的露營愛好者。“一般我們露營都喜歡去那種深山老林,比較原生态,沒什麼人,燒烤、唱歌都沒人管,比較自在。尤其是到了晚上,天空的星星看得很清楚。”有露營愛好者告訴南都記者,“但這種地方一般人煙稀少,深夜還會遠遠聽到狼狗叫,考慮到安全,我們都是結伴。”

同時,一些城市周邊的水庫,因為水質清澈、遠離人煙,也成為一衆部落客發文“種草”的野營地。例如,南都記者查閱公開報道注意到,位于陽江市陽東區新洲鎮的夏水水庫,因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受到露營愛好者的青睐,部分市民帶上炊具在水庫邊上野炊、露營、燒烤。但水庫所在地屬于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是陽江市重要的飲用水來源。按照規定,在夏水水庫進行露營、野炊、燒烤或者遊泳等活動有可能污染水源,進而違反法律規定。今年4月,當地政府開展了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整治行動,執法人員對在場遊客進行了勸離。

多位營地從業者也對南都記者提到,目前階段,露營行業在建設、營運上還面臨諸多問題,諸如露營産品參差不齊、缺乏标準,大量野生營地缺乏安全保障,容易産生噪聲擾民、污染環境、用火用電等問題,露營消費“照騙”現象層出不窮等。

廣東省旅遊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旅遊協會房車露營分會會長王镝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指出,現在很多露營點是自發集結在一起,多數在安全設施等方面沒有滿足國家标準要求,其實是屬于灰色地帶,接下來文旅部門對于這一業态相應的監管一定要跟上。

針對上述問題,廣州、深圳、成都等地區出台了相關規定,推薦市民前往指定綠地、公園搭帳篷露營,并将其納入日正常範化管理。據報道,浙江在6月出台了《關于完善露營旅遊規範管理的意見》,提出各地要按照定點管理規範設定營地,對非定點營地進行清理,杜絕市場主體和遊客個人随意私設、違規露營。并要求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應通過媒體、政府公告等多種途徑宣傳告知露營活動中的安全風險和法律風險,推薦符合安全标準的露營營地。

北京聯合大學線上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對南都記者談到,露營所帶來的安全、環保、防火問題,在各地的政策中得到了應有的展現,反映出露營市場正沿着“需求湧現-問題暴露-統一引導規範”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接下來相關的标準會不斷完善。而作為擁有較大流量的旅遊平台,聚合了衆多目的地資訊,在推薦資訊流時,應結合實際的風險情況和遊客評論/投訴,做出動态風險提示,避免被過度商業化所裹挾誤導。

采寫:南都·灣财社記者 傅曉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