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佛教造像以石雕最有樸氣,氣格最鄙俗的,是敷彩泥塑|李欣

作者:文彙網
中國佛教造像以石雕最有樸氣,氣格最鄙俗的,是敷彩泥塑|李欣

雲岡石窟雕塑

中國佛教造像,多見泥塑、石雕和金銅鑄,以石雕最有樸氣,而氣格最鄙俗的,是敷彩泥塑。

不過,敷彩泥塑的代表作卻篡得了世間大名,不少還被視為藝術經典,譬如敦煌莫高窟彩塑,尤其是那裡的唐代菩薩塑像。這種判斷,大概是着眼于它的技法娴熟。不過,藝術更應當看重的也許是對待技術的觀念,而不是技術本身。假如運用技術以取悅感官,以眩惑妖豔為鹄的,那就連技術自身的價值也否定了。

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就有此嫌——如果說佛羅倫薩畫派以素描見長,威尼斯畫派則以色彩著稱。提香當然是其中翹楚;但是,他的色彩或許有世俗意義上的好看與漂亮。可整體色調偏暖,某些色塊的純度和亮度過高,而某些色塊之間的對比也太強烈,加上背景筆觸的草率,就不免有一種粗俗感。提香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創作過七幅神話組畫,其中《狄安娜和卡利斯特》《狄安娜和阿科特翁》兩幅,即能代表這種用色特點。就此而言,提香不及自己的老師喬爾喬涅,後者的色彩遠為含蓄低調。保羅·克利曾在日記中寫下這樣的評論:“雖然提香是公認的色彩大師,我卻以為提香的色彩感官性大于精神性。”不能不承認,克利眼光犀利。

中國佛教造像以石雕最有樸氣,氣格最鄙俗的,是敷彩泥塑|李欣

莫高窟盛唐雕塑

同樣,如果論到駕馭技術的觀念,敦煌彩塑就不得不讓石雕一頭地。那些彩塑泥佛,雖說千年的光陰已經讓彩衣褪去了些許火氣,可色澤依然浮豔。更何況有些造像體态風騷,其上更有璎珞臂钏、帛披羅裙,層披疊繞。濃豔的色與繁複的形,厮混一處,結成一股倚門妝氣,撲人欲倒。宋代僧人道誠《釋氏要覽》記載過唐代道宣律師的話,說是在宋、齊間,菩薩還是男身。入唐後,為取悅俗目,大變六朝舊制,丈夫相一變而為女郎貌。非但如此,菩薩還媚态橫生,源于當時的底層工匠摹寫自身邊的娼妓。難怪我看敦煌唐代彩塑菩薩竟大有風塵氣。如此這般,就算技藝了得,能夠充分用衣紋來表現肢幹體積感、表現人體動态,也不過僅僅是工匠的技術而已。相形之下,莫高窟北魏泥塑,卻有尊嚴,無賤相。

其實,若論技術,北朝泥塑形粗色簡,肢體僵滞,遠不及唐代圓熟。當然,也有人稱許此間北朝泥塑簡拙,不過在我看來,它的“簡”實是“簡陋”而非“簡潔”,它的“拙”實是“笨拙”而非“樸拙”,技術水準不但難與同窟唐代彩塑比肩,較之同期的麥積山石窟北魏泥塑,同樣遜色多多。不過,這種因為技術的匮乏而造成的簡拙,與那種娴熟運用技術之後、再掃平技術的痕迹而形成的簡拙,雖然神離,畢竟貌合,往往被混為一談。可是,有時錯覺也能産生一種美感,恰恰因了這份粗簡,北朝泥塑才不曾沾染世俗的浮華氣息。是以即便技不如唐,那也甯可舍盛唐而就北朝。畢竟,技術隻要學而時習之,不難向上;對待技術的輕薄習氣一旦沾染,極易入骨浸髓,脫它不得,必然趨下!張大千就是一例。他似乎就缺乏一種對待技術的正确觀念,可歎他當年遠赴敦煌取經,取到的不過是一紙輕浮,妖綠騷紅,倒白白斷送了上佳的筆觸感覺,江南吳藕汀是以笑他拜錯了師門。

中國佛教造像以石雕最有樸氣,氣格最鄙俗的,是敷彩泥塑|李欣
中國佛教造像以石雕最有樸氣,氣格最鄙俗的,是敷彩泥塑|李欣

莫高窟北魏雕塑

而石雕,比起敷彩泥塑,以色以質,都占盡春光。石材,無論是砂岩、紅砂岩或花崗岩,還是青石、白石,都天然灰調,絕無青花的脂粉氣,更無鬥彩五彩粉彩琺琅彩媚惑感官的妖豔氣。加之曆經滄桑,質地斑駁,更是古意十足。倘若石質太光潔,不免有甜膩感。更重要的是,質地的精緻,暗示了一種對技術和規律的屈從,多少有束縛相,恐怕與講求超脫的佛理不近不親。這就如同上古秦漢陶器,質地粗樸,反而比近世瓷器更顯大氣,雖然後者的技術遠為精湛,質地也更為精細,可同時也多了幾分小家碧玉的忸怩态。石雕如此這般的色與質,就算有些造像再勾勒出雕飾種種,哪怕簪環珠钏、錦帶繡袍,想興風作浪,也隻能作暗瀾湧動,倒成了靜淨中的一份歡喜。這好似麒派周信芳的唱腔,雖流利近俚俗,可他的嗓音卻暗啞,與古拙近,離媚态遠。以沙啞嗓出流美腔,雙方對陣,嗓音的拙重倒略略勝出,旋律的通俗卻不得不退讓三分。兩廂參差,麒派自有他的風味,格調并不完全低俗。那些粗質灰調的石佛,就算精裝刻镂,大抵也可作如是觀。

和敷彩泥塑比起來,金佛或者鎏金銅佛因了材質的緣故,雖然光芒刺眼,畢竟整體,不比前者,五色花俏炫目。而且,必須一提的是,北魏、北齊鑄造的一些金銅佛,意态古拙,縱然竟是金屬色的佛。但是數枝獨放,焉得成春?看來中國佛教造像三分天下:泥塑、石雕和金銅鑄,二分塵土,隻剩一分春色,那就是石雕。

不過,石雕造像中也自有洞天。我見過一些很好的殘佛,某些獨幕喜劇也許更佳。

就前者而言,倘若是圓雕,隻剩殘軀,或者隻存頭像,反而更妙,繁紋缛飾越發不能出一頭地。在這裡,殘破表現為藝術規律的不完整,這種規律的缺失本身,同樣暗示了某種擺脫藝術規律束縛的超脫感、自由感。這雖與藝術(技術)隔膜了一層,同樣也與講求超脫的佛理親近了幾分,雕妝畫衣縱然有幾分羁絆于規律技巧,卻也拴它不住。

中國佛教造像以石雕最有樸氣,氣格最鄙俗的,是敷彩泥塑|李欣
中國佛教造像以石雕最有樸氣,氣格最鄙俗的,是敷彩泥塑|李欣

洛陽龍門民間造像

不過,整個中國佛教雕塑的精華,卻可能是一些獨幕喜劇,特别是小佛龛、或者造像碑和造像塔上的高浮雕、淺浮雕,其古拙遠勝某些體形闊大的石佛,如雲岡昙曜五窟大佛、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種種因緣際會成就了這些獨幕喜劇的美感品格:既是獨幕喜劇,咫尺之中原本就難以運刀,何況是繁瑣刻镂,形體則不得不簡。倘若兼之石質堅硬,奏刀愈難,造型也不得不拙;也許更重要的一點是,刊刻獨幕喜劇時,工匠的心态可能更為松弛,雕鑿大佛也許是場硬仗,而區區小件,焉用牛刀?大可随性刻來;加之普通造像,并非皇家斥資,就算用刀草草,能奈我何!如此再添一份自在。于是,它們因客觀主觀上的雙重原因,顯得以自在的心态對待了技術:既不是缺乏技術,如北朝泥塑;也不是過分倚重技術,如隋唐彩塑。這,才是對待技術最恰當的觀念,是以造成了一份簡拙的美感。

中國佛教造像以石雕最有樸氣,氣格最鄙俗的,是敷彩泥塑|李欣

洛陽龍門盧舍那大佛

這些獨幕喜劇的好處,亦仿佛《史記》。後人看《史記》文字,總覺太笨,此處有贅字,彼處有贅句,那裡又是文句不通。待到細細改過、精心打磨過一通,每每卻發現不及司馬遷原文,那樣一種粗枝大葉、亂頭粗服,才是真好。班固《漢書》就稍嫌精緻——此處不論史識,單講文字。他輸給司馬遷的,就是這一點吧。其實,真正好的藝術或者說技術,總是不要太像藝術,顯得不太有技術,有些距離感才好。譬若好詩卻總是不太像詩,此是以漢樂府比唐詩更佳。

如果說在造型藝術中,有所謂“技進乎道”的話,這境界就叫“技進乎道”。“道”就是這種對待技術的觀念:不僅不以技術取悅感官,就連技術的痕迹也一一掃平,由此才更能表現出一種自由感與超脫感。相形之下,龍門奉先寺盧舍那等等諸佛,不免太精緻太有技術。完美的東西更容易不完美,太像藝術的藝術,反而不夠藝術。梁思成先生在《中國雕塑史》中,把奉先寺大佛奉為中國雕塑的神品,也許是太看重“技”了!難怪他青睐大足石刻,這批宋代雕塑技術的痕迹同樣濃重。梁思成先生可能未曾體悟到,在技術之上,更有一層境界,可以掃平所有技術的痕迹。梁先生浸淫歐風美雨,也許他是以西洋藝術的靈魂看中國藝術。其實,西洋的油畫雕塑都嫌太吃力,技術的痕迹太重——固然有一種秩序井然的美感,可從另一種角度看,它們依然受制于某種規律,與“道”尚有一間之未達。

作者:李 欣

編輯:吳東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