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雲端:雲市場上的競争

作者:經濟觀察報
在雲端:雲市場上的競争

陳永偉/文

7月底,谷歌方面宣布,在經過三個多月的調查之後,美國司法部已經準許了其對網絡安全公司Mandiant的收購案。如果進展順利,那麼到今年年底,這個收購就将全部完成,屆時Mandiant将被納入到谷歌雲業務的安全組合中。

據報道,這次對Mandiant的收購金額高達54億美元,是谷歌曆史上金額第二高的收購案,僅次于其2011年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的手機部門。但Mandiant并不是人們通常印象中的“好公司”,事實上,近年來它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态。那麼,谷歌為什麼要豪擲千金,去收購這樣一家并不賺錢的企業呢?答案就是,它要通過這次收購補齊自己在雲服務業務上的短闆,為在這個市場的發展争得更大的主動權。

如果我們對谷歌的發展曆史比較熟悉,就會知道在很早之前,它就在雲服務業務上有着很大的野心。早在2017年,其時任雲業務負責人戴安·格林(Diane Greene)就曾放話說,要在2022年7月31日之前超過雲計算市場的領頭羊AWS雲。盡管谷歌的這個夢想并沒有實作,但不可否認,在這些年中,谷歌的雲業務确實經曆了爆發性的增長。2017年,谷歌雲業務的全面營收不過40.6億美元,僅占到公司總營收的3.7%。而到了2021年,其雲業務收入已經達到了176億美元,在其公司總營收中所占的比例也上升到了6.8%。它沒能趕上AWS,并不是因為自己進步不夠快,而是因為在同期AWS也實作了巨大的進步。

如果我們看一下近幾年全球數字經濟領域的競争格局,就會發現,無論中外,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雲業務上投入了巨大的力量。為什麼巨頭們都對這個市場如此感興趣?和其他市場相比,這個市場究竟有怎樣的特點?參與這個市場的企業分别采用了怎樣的競争政策?這個市場的未來格局又會如何?且讓我們一一說來。

雲市場及其競争特征

在介紹雲市場中的競争者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對這個市場的特征,以及其總體的競争格局進行一個大緻的介紹。

所謂雲,或者雲計算,通俗地說就是IT資源的線上化。這種線上IT資源的供應方既可以是使用者自己,也可以是第三方的供應商,是以雲也就可以被對應地區分為私有雲和公有雲。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雲市場,主要包括公有雲,也就是由第三方供應商提供IT資源的雲服務,以及由第三方代管的私有雲。

根據傳遞模式的不同,雲服務可以分為三類:IaaS、PaaS和SaaS。所謂IaaS,指的是“基礎設施作為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在這種傳遞模式下,雲服務的提供者供給的主要是存儲、硬體、伺服器和網絡等基礎設施;所謂PaaS,指的是“平台作為服務”(Platform-as-a-Ser-vice),在這種傳遞模式下,雲服務的提供者會向客戶供應更多的資源,以便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就緒可用”的計算平台,滿足客戶的設計、開發、測試和部署應用程式的需要;而所謂SaaS,指的則是“軟體作為服務”(Soft-ware-as-a-Service),在這種傳遞模式下,雲服務提供者将成品的軟體作為産品來提供給使用者,供其使用。

關于這三種傳遞模式,IBM的軟體架構師阿爾伯特·巴倫(Albert Bar-ron)曾經打過一個比方:如果把采用雲計算的使用者比作一家披薩店的店主,那麼為了進行披薩的銷售,他可以選擇是由自己從頭到尾自己制作披薩,還是外包一部分工作。如果采用IaaS,就好像披薩店用的是别人的廚房、竈具和瓦斯,并用這些來生産自己的披薩;如果采用PaaS,就不僅租用廚房、竈具和瓦斯,還讓人做好面餅,自己隻要加上餡料,烤制出爐即可售賣;而如果采用SaaS,那就類似從别人那裡買來成品的披薩,直接就可以出售。

從雲服務提供者的角度看,這三種傳遞模式的經營邏輯和銷售政策是迥然不同的。對于IaaS而言,由于服務的主體是裝置的租用,而裝置本質上是同質化的——就像披薩店租用哪家的廚房、廚具并不會有本質的差别,使用者使用哪家IaaS産品的體驗差異也不會太大——在這種情況下,IaaS市場争奪的競争關鍵是成本。是以,IaaS服務商們所采用的競争政策主要是所謂的“成本領先”政策,比如,通過自行研發硬體來降低裝置成本。而相比之下,PaaS和SaaS的差異化程度較高,往往需要根據使用者的需要專門設計,是以這兩種傳遞模式對服務商的生态能力和服務的要求都比較高。

很顯然,以上的差别也決定了三種傳遞模式在利潤率上的差别。IaaS服務的低差異化決定了其競争相對激烈。在競争之下,IaaS服務的盈利能力通常較低。從市場水準上看,其利潤率大約在10%-15%之間。與之相比,PaaS和SaaS服務的盈利能力則要高得多,其平均利潤率甚至可以達到70%左右。是以,PaaS和SaaS已經被各大雲服務提供商視為了争奪利潤的主要戰場。不過,這也并不是說IaaS市場無關緊要。

IaaS通常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引流入口——一旦使用者選擇了某家服務商的伺服器和資料中心,出于相容性以及便利性方面的考慮,他就更可能選擇這家企業提供的AI、安全等額外的服務。也就是說,雖然IaaS本身可能并不賺錢,但是它卻可以為未來賺錢提供機會。是以不少服務商盡管不靠IaaS賺錢,但依然會保留IaaS業務,甚至保留的業務規模還可能相當可觀。

作為一種基礎設施,IT資源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規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如果每個個人或者企業直接擁有自己使用的IT資源,那麼其購置和安裝成本将是十分巨大的。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個人部署的IT資源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其産生的浪費也是十分可觀的。——關于這兩點,可以想象一下我們購買的電腦和軟體,我們買入一個電腦可能需要數千甚至數萬元,但每天使用它的時間則可能隻有幾個小時。如果把這些資源結合起來部署在雲端,讓使用者按需使用,那麼不僅其購置和部署成本可以有效降低,而且這些資源的使用率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綜合起來,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雲資源,就可以比使用本地的IT資源節省出一大筆開支。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是以在最近幾年中,雲服務正越來越受到廣大使用者,尤其是那些對成本非常敏感的初創企業的青睐。加之近幾年疫情肆虐全球,倒逼了大量企業的數字化程序,是以雲計算市場的規模就實作了爆發式的增長。

根據高德納(Gartner)的資料,2017年,全球雲市場規模僅有1467億美元,其中IaaS的市場規模為307億美元,PaaS為199億美元,SaaS為961億美元。而到了2021年,雲計算市場的整體規模已經迅速膨脹到了3307億美元,IaaS、PaaS和SaaS市場的規模分别為916億美元、869億美元和1522億美元。雲市場發展的迅猛,由此可見一斑。

在中國,随着數字化的深入,雲市場也經曆了高速的增長。根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的資料,2017年中國公有雲市場的規模為265億人民币,而到了2021年,其規模已經達到了2181億人民币,其增速原高于全球市場。不過,相比于全球市場,中國的雲市場在結構上有着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征。總體上看,在中國的雲計算市場中,IaaS的比例更高。在2017年,IaaS在整個中國公有雲市場中占的份額為 56.1%,PaaS是4.4%,SaaS是39.5%;而到了2021年,IaaS的份額更是上升到了74%,PaaS的份額上升到了9%,而SaaS的份額則被壓縮到了17%。

這個趨勢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大陸雲計算發展仍相對落後的現狀。如前所述,相比于IaaS,PaaS和SaaS的非标性更強,需要有更為專門的設計和相應的服務,而目前大陸的雲服務提供個性化服務的能力還相對較弱。以針對大企業的SaaS服務為例,大陸有不少規模較大的企業對企業級軟體有需求,對相關SaaS服務的潛在需求還是非常可觀的,但在市場上,能夠提供相關服務的供應商卻十分稀缺。即使能夠提供,其服務也相對簡單,在功能性上和安全性上都難以達到大企業對資料治理、安全性的要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大陸的SaaS和PaaS市場才會出現份額較低,發展滞緩的局面。加之最近幾年,企業數字化的浪潮推動了相對标準化的IaaS服務的大發展,因而兩相作用之下,就出現了與國際市場不同的IaaS比例不降反升的現象。

全球雲市場的競争者們

在全球的雲市場上,亞馬遜、微軟、阿裡巴巴和谷歌一直是市場的領先者。尤其是在相對标品化的IaaS市場上,四家公司的份額合計可以達到整個市場總規模的四分之三左右。其中,亞馬遜的AWS雲、微軟的Azure雲,以及阿裡雲曾一度被稱為雲市場上的“3A”。不過,近年來阿裡雲在全球市場的增速放緩,而谷歌雲則強勢崛起,是以在一些機構的統計中,谷歌已經取代阿裡巴巴成為了國際雲市場上的老三。鑒于阿裡雲是由中國企業營運的,其最主要的市場也是在中國,是以關于它的介紹我們将放在後一節進行,這裡僅介紹其他三家企業的狀況。

亞馬遜的AWS雲

在雲計算市場上,亞馬遜是當之無愧的先驅。早在2006年,亞馬遜就推出了自己的雲服務,就是後來的AWS(注:AWS的全稱是AmazonWebSer-vice,即亞馬遜網絡服務)。亞馬遜的這個舉動,不僅是為自己開創了一個新的業務領域,更是開創了雲服務這個全新市場。因為要等到幾年之後,它後來的對手,如阿裡、微軟等,才開始着手類似的業務。

一般來說,要成為雲服務商,首先需要進行大量的固定資産投資,因而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對于多數企業而言,這個巨大的成本就會成為它們進軍雲市場的主要門檻。不過,對亞馬遜而言,這個門檻從一開始就不存在。而且,雲業務的開發本身就為其解決了一個巨大的成本難題。這是因為,作為電商巨頭,亞馬遜為了維持其本身的平台營運,已經購置并部署了大批的IT資源,但這些資源每年僅會在少數幾天達到滿負荷營運。這對于亞馬遜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浪費。是以,亞馬遜内部最早提出雲服務構想的時候,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壓縮成本,而非盈利。但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個業務一經推出,就廣受歡迎——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亞馬遜在電商市場上已經培養出了數量巨大的企業使用者,這些企業在營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IT資源,因而它們就天然地成為了亞馬遜雲業務的種子使用者。

由于亞馬遜建立AWS的初衷是利用限制資源,是以在其初期的雲業務發展中,是以IaaS為主的。源于其先發優勢,以及随之建立起來的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亞馬遜将其在IaaS上的優勢從開始一直保持到了現在。不過,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IaaS業務賺的其實隻是個辛苦錢,其利潤率非常有限,是以在随後的發展當中,亞馬遜一直注意強化自己在PaaS和SaaS上的優勢。

和IaaS不同,PaaS和SaaS上的優勢主要拼的是計算能力、安全性,以及軟體等方面的功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亞馬遜主要從兩個方面作了工作:

一方面,亞馬遜非常重視自行研發。在美國所有的科技公司中,亞馬遜的研發支出一直是最高的。2021年,其研發總支出達到了驚人的560億美元,其總額相當于谷歌的1.55倍,蘋果的2.43倍,微軟的2.52倍,或者華為、阿裡、騰訊、百度、中興、美團、京東、快手、網易、小米這10家中國公司研發支出的總和。而在這龐大的研發支出中,就有相當一部分用在了與AWS相關的領域。AWS強大的算力,以及人工智能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這種巨額投入之下實作的。

另一方面,亞馬遜為了保持AWS在PaaS和SaaS上的優勢,還做了一些“不講武德”的事。在AWS,有一項日常的工作叫做“露天開采軟體”(strip-miningsoftware)。具體來說,當亞馬遜發現有哪個軟體比較受歡迎的時候,就會要求它的開發商與自己合作,将軟體捆綁在自己的雲服務上。一般來說,這些開放商會同意邀約,進而成為亞馬遜的附庸。萬一有哪些開發商不願意合作,亞馬遜就會在雲端屏蔽這些軟體,與此同時開發功能類似的軟體來捆綁在雲服務上。不僅如此,亞馬遜有時甚至還會直接挖走這些拒不合作的公司的工程師。通過這些手段,亞馬遜得以在自己的雲服務上內建了大量的應用,而這些豐富的應用則成為了亞馬遜得以在PaaS和SaaS市場上得以長期領先對手的關鍵。

最近一段時間,全球範圍内反壟斷風潮四起。在監管部門的壓力之下,亞馬遜對這種公然打擊競争對手的“露天開采軟體”行為不得不有所收斂,轉而依靠更高密度的研發來鞏固自己的優勢。單憑這一點所構造起的護城河,其競争對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恐怕都很難超越。從這個角度看,雖然在未來一段時間内,亞馬遜AWS雲在整個雲計算市場中的市場占有率會有所降低,但從總體上看,其第一的地位依然是比較難以撼動的。

微軟的Azure雲

作為全球第二大的雲服務提供商,微軟進入這個市場的初衷和亞馬遜截然不同。微軟是做軟體起家的。從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微軟憑借Win-dows和Office兩款産品,一直在網際網路世界傲視群雄。而當時的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Ballmer)也堅定地認為,依靠着這兩款支柱性産品,微軟就可以安享太平。是以,雖然時任微軟首席軟體架構師的雷·奧茨(RayOzzie)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雲計算的構想,建議建構一套颠覆性平台,立足網際網路重制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NET應用程式服務以及微軟Office套件等已經獲得巨大成功的設計成果——這一點,其實就是後來人們所熟悉的SaaS。但在PC端收益穩定且充足的情況下,這個在當時看來勞民傷财的建議并沒有受到重視。

直到2008年,奧茨才說服了鮑爾默,接受了這個前衛的建議,開始建構Azure雲。一年多後的2010年2月,WindowsAzure全面上線。不過,在這個時候,網際網路已經從PC時代進入了移動互聯時代。随着谷歌等後起之秀的興起,微軟這個PC時代的巨人大有日薄西山之勢,要保住其在核心市場上的優勢已經不易,當然也就沒有能力來發展雲這個新業務了。

直到2014年,薩提亞·納德拉(SatyaNadella)接任CEO,這一切才發生了改變。和固守PC時代老業務的鮑爾默完全不同,納德拉堅信未來的軟體分銷的主要方式一定不是通過CD光牒而是網際網路,是以自他一上任,就提出了“雲優先”的口号,一面大刀闊斧地削減了傳統業務,甚至把核心業務Windows都歸并到一個事業部下面,一面又對雲業務全力支援,要求其業務人員在對外宣傳公司産品時,必須優先介紹Azure雲。

在開始時,Azure是非常簡陋的,隻有計算、存儲、SQL資料庫等少數幾樣功能,從定位上看,主要屬于IaaS範疇。從功能上看,這在市場上是毫無優勢的。當時,亞馬遜的AWS已經發展出了AmazonEC2,客戶可以通過自有桌面遠端接入EC2執行個體,并自由安裝自己打算使用的軟體。此外,AmazonElasticBlockStore(EBS)的出爐則幫助更多使用者在EC2雲執行個體内輕松運作各類傳統Windows軟體。而同時的谷歌雲更是已經推出了首個PaaS服務。整個競争态勢對微軟相當不利。

在這樣的背景下,微軟迅速調整原本的發展思路,将原本的WindowsAzure中的“Windows”直接去了,改成了Azure雲,并在同時開放了對Linux系統的支援,還積極地與紅帽、甲骨文、SUSE以及Canonical等廠商合作,推動Azure成為理想的Linux運作環境。通過這些改革,Azure終于在IaaS市場穩住了陣腳。

在基本确立市場地位之後,微軟開始在大資料分析、人工智能等領域積極發力,努力實作雲産品的差異化。例如,它通過與Hortonworks合作,開發出了AzureHDInsight,為運作 Hadoop、Spark、Kafka等的開源分析服務提供了基礎。再如,它還通過收購RevolutionAnalytics,将在資料分析領域擁有超高人氣的R語言引入了Azure。而在人工智能的熱潮興起之後,微軟更是抓緊時機,在Azure上部署了可為使用者提供機器學習服務的工具AzureMLStudio。這些功能的植入,使得微軟在IaaS和PaaS市場上逐漸實作了優勢。加之微軟本身有強大的軟體研發能力,其Office365、Dynamics和LinkedIn在SaaS市場上也廣受好評。綜合之下,微軟的Azure雲才在強敵環伺之下殺出了一條血路,坐穩了雲市場第二的交椅。

谷歌雲

相比于亞馬遜的AWS雲和微軟的Azure雲,谷歌雲的存在感似乎要低很多。但事實上,要論“雲計算”的理念,谷歌卻比亞馬遜和微軟更有資格争奪其發明權。早在谷歌的創始人佩奇和布林還在斯坦福求學時,就提出和實作了一種被稱為“大檔案”(BigFile)的新型檔案系統。這個技術就是後來谷歌雲計算技術中很重要的GFS檔案系統的雛形。而在2006年的時候,谷歌也是率先在其搜尋引擎大會上對外公開了雲計算的概念,并表示自己正在研發相關的産品。但不幸的是,就在谷歌公布這個概念後不久,亞馬遜就直接推出了雲計算的成品。而直到2008年,谷歌才推出了其雲産品GoogleAppEngine,這時已經比亞馬遜足足晚了一年多時間。就是這一年多的時間,讓亞馬遜已經積累起了足夠的先發優勢。

正巧,這一段時間谷歌的搜尋廣告等核心業務發展迅猛,這讓谷歌感覺沒有多大必要對雲這塊難啃的骨頭追着不放。因而在這一段時間,谷歌的雲業務發展十分緩慢。直到2015年,亞馬遜對外公布了AWS在前一财年的總營收達到了46億美元,谷歌才如夢初醒,後悔自己錯失了一個寶藏市場。覺悟之後,谷歌迅速從雲計算公司VMware高薪挖來了其聯合創始人戴安·格林,于是就有了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那段格林那段要趕超AWS的表态。格林的政策是,積極利用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将它們內建到雲端,用以提升競争優勢。不過,也正如我們說的,格林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并在2018年離開了谷歌。

為了填補格林的位置,谷歌從甲骨文挖來了托馬斯·庫裡安(ThomasKuri-an)。庫裡安一上任,就陸續走訪了全球範圍内的數百家客戶。他在走訪中發現,很多雲計算使用者面臨着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一般來說,一個使用者隻能使用一個雲,要跨雲進行協作的難度很大。但是,每種雲之間又各有優劣,這就逼着客戶們必須作出選擇。針對這個客戶痛點,庫裡安果斷提出了“多雲”(multi-cloud)發展戰略。要求谷歌雲提升自身的開放性,與其他的雲産品相容。這招一出,就吸引來了很多原本使用對手産品的客戶。不過,衆所周知,更大的開放性也就意味着更多的風險,是以在實行多雲政策的同時,保障雲的安全性就十分關鍵了。正是基于這個考慮,谷歌才最終決定對Mandiant進行收購。盡管從本身的績效看,Mandiant并不算突出,但其漏洞評估和咨詢專業知識卻能補齊谷歌雲在安全性方面的短闆。

盡管庫裡安執掌谷歌雲業務的時間并不算久,但他的“多雲”政策已經幫助谷歌成功超越了原本的老三阿裡雲。或許等到對Mandiant企業的收購完成,有更多功能內建到雲端後,谷歌雲就會真正擁有和AWS一争高下的實力。

中國雲市場的競争者們

中國的雲市場的格局,大緻上可以概括為“三頭領先、多強并起”。無論是在IaaS、PaaS還是SaaS市場上,阿裡、華為和騰訊三家都是占據最領先位置的。而對于不同的傳遞模式,後續排名有所不同,在IaaS市場上,百度雲排名第四,而在PaaS+SaaS市場上,是中國電信天翼雲排名第四。

阿裡雲

從發展曆程上看,阿裡雲和AWS非常類似,它最初也是脫胎于其内部的IT線上支援。早在2009年,時任首席架構師的王堅就力排衆議,組建了雲計算部門,在阿裡内部設計了基于雲的IT架構,并開發了适合大規模計算的“飛天”作業系統。最初,雲計算的使用是為了應對當時淘寶和天貓業務倍增帶來的計算需求的,但或許是受到了亞馬遜的啟發,阿裡很快就發現了這項業務本身的發展潛力。

從2014年開始,阿裡開始對外輸出其雲能力。結果,僅在2014年,雲業務就為阿裡創造了10億元的營收。嘗到了甜頭的阿裡加大了在雲業務上的投入,聚焦金融、政務、電商、移動互聯等市場領域,相繼研發并推出了大量的雲服務産品。與此同時,阿裡還推出了生态共建政策,積極與企業合作,推廣其IaaS産品,幫助這些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這種提前布局、搶先出手的打法,不僅讓阿裡雲在國内一騎絕塵,還讓其順勢将業務做到了海外,做成了全球第三大的雲服務商。

不過,随着競争者的不斷加入,阿裡的雲利潤開始收窄。為了實作新的突破,阿裡雲從2017年就開始倡導向智能雲的轉移。在這個階段,阿裡将其在人工智能上的優勢內建到了雲端,開發出了ET大腦等PaaS産品。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壓縮成本、提升安全性,阿裡還在晶片、伺服器、交換機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自主研發。

借助于先發優勢,以及持續的研發投入,阿裡雲一直在國内雲服務市場上維持着第一的位置。不過,相比于鼎盛時期,其份額已經有了大規模縮小。尤其是去年以來,受到監管等因素的影響,阿裡雲的增長勢頭有了很大下降。根據最新的季報,其在第一财季的同比增長率是10%。雖然從數字上看依然可觀,但相比于過去動辄幾倍的成長速度,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未來的幾年内,阿裡雲面臨的可能是非常艱巨的防守戰。

華為雲

在中國的衆多企業中,華為是比較先看到雲計算的機會的。2010年,中國IT領袖峰會曾上演過一個名場面:當被問及對雲計算的看法時,李彥宏說這不過是新瓶裝舊酒,馬化騰也認為當時談雲計算還為時過早。但在同年,華為就啟動了“雲帆計劃”,正式對外公布了其雲計算戰略。從這點上看,華為應該是阿裡之後,國内第二個明确要布局雲計算的大型企業。

不過,或許是由于華為當時在其主營的電信業務上厮殺正酣,是以并沒有對雲這個全新業務投入太多的關注,加之當時國内對雲的認知程度還很低,是以其雲業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發展都相對緩慢。

直到2017年,阿裡雲和騰訊雲的業績迅速增長,華為才認識到了雲業務的真正價值。在此之後,華為奮起直追。利用其本身在軟、硬體方面的強大優勢,華為為企業提供了多套雲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作數字化轉型。随後,華為雲通過“一雲兩翼雙引擎”的雲計算産業布局,圍繞算力提升發力。2020年,華為宣布将雲、計算産品、存儲與機器視覺産品等相關業務線合并,正式成立雲與計算BG。在此基礎上,華為雲首次提出雲原生2.0,重新定義了混合雲,通過應用、資料、AI使能領域全面賦能産業更新,建構一個基于擎天架構的雲基礎設施底座。2021年四月,華為又取消了僅成立一年的雲與計算BG,更名為“CloudBU”,直接向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彙報。

目前,華為在中國的雲市場上暫居第二,但其趕超的勢頭非常迅猛,其前途不可限量。

騰訊雲

從表面上看,騰訊在雲領域并不是那種先知先覺的角色。但事實上,在騰訊内部,雲的構想在2010年已經得到了應用。隻不過,此時的雲計算主要是用來支撐騰訊内部的C端業務,而非我們更為熟悉的B端業務。

騰訊雲向企業第一次亮相,是在2014年的“網約車”大戰。當時,由于巨額補貼的引入,滴滴平台上客戶量激增,滴滴的網絡是以幾近崩潰。在這種狀況下,是騰訊派出了雲技術人員幫助滴滴度過了難關。而在這個過程中,騰訊雲的力量也得到了驗證。

随後,騰訊雲正式從幕後走向了前台,大規模向外輸出力量。和阿裡這個階段全力發展B端客戶不同,騰訊在客戶的發展上,采取了B端和G端并重的政策。這個選擇是非常睿智的。相比于更看重實效的B端企業使用者,G端的政府使用者會更為看重使用的體驗,而這一點上,熟悉了C端市場的騰訊是有先天優勢的。與此同時,由于很多企業都面臨和政府雲互通的問題,是以抓住了G端這個牛鼻子,B端市場的開發就會輕松很多。現在回頭看,這一點應該是得到了很好的驗證。在技術和服務的雙重加持之下,騰訊雲異軍突起,不僅在中國的雲市場位列前三,而且在全球市場上也超越了IBM等勁敵,排在了比較靠前的位置。

群雄們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全球,中國雲計算市場上巨頭的掌控力要弱上不少。在三強之後,還有很多有力的競争者在不斷趕超。例如百度雲、天翼雲、京東雲等,其實力都非常不俗,尤其是在各自的利基市場上,都有較強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抖音和快手這“短視訊雙雄”也加入了雲計算市場的争奪。尤其是抖音,已經推出了企業雲服務平台“火山引擎”,并且已經依托其軟體工廠的能力,建構出了一套完整的産品體系。或許,整個中國雲市場的格局正在悄悄改變。

前路如何?

毫無疑問,無論是在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雲計算都将是未來一段時間内巨頭們争奪的重要戰場。從全球範圍看,随着雲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整個IaaS市場正在趨于飽和,競争的焦點正在集中到利潤率較高的PaaS和SaaS市場上。

而相對于全球市場,中國市場由于起步較晚,這個趨勢仍不明顯,但如果不出意外,在不久的将來,這一情況也應該會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在雲市場上勝出,那就必須在IaaS這個同質化市場上盡力降下成本,而在PaaS和SaaS這樣的差異化上增加服務品類,滿足好對使用者個性化的需求。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将會是對這個市場參與者能力的綜合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