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股價跌回發行價,騰訊5年股價不漲,網際網路行業究竟怎麼了?

作者:新能源大爆炸
阿裡股價跌回發行價,騰訊5年股價不漲,網際網路行業究竟怎麼了?

今天要講的這個風險,争議很大,但實際上威力卻非常恐怖。

網際網路闆塊遭遇重創

前幾天阿裡巴巴被美國證監會列入預摘牌名單,再次暴跌,股價回到了90多元,回到了8年前的發行價格,這個事情,不得不說,對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是一個巨大的啟發,或者更準确說是經驗教訓。

我不知道大家對阿裡巴巴股價跌回發行價這個事情是怎麼反應的?對leo自己,沖擊是非常大的,雖然我沒有阿裡巴巴的持倉,但當時對它的上市印象非常深刻。

8年前,它剛上市那會兒,leo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上班,一個同僚是個富二代,阿裡上市後沒過幾天就買了一百多萬,沒過多久,就賺了幾十個點,他很開心的就抛了,一下子就賺了幾十萬。

阿裡股價跌回發行價,騰訊5年股價不漲,網際網路行業究竟怎麼了?

這一戰被他吹了小一年,然後就是不斷的大腿拍斷的經驗教訓了。

但對當時苦哈哈上班的leo來說,還是沖擊非常大的,有足夠多的資金量真是太爽了,來錢速度比上班還是要快太多。

轉眼間近8年過去了,leo從一個剛畢業沒幾年的職場新人到現在自己出來創業都好幾年了,這個世界也發生了巨變,具體到阿裡自身,體量也膨脹了好幾倍,相比8年前的實力肯定是要強太多太多了,但股價竟然回到了7年前,世界就是這麼神奇!

其實也不隻是阿裡,中國網際網路雙龍中的另一個龍頭,騰訊控股也好不到哪裡去。

雖然比起阿裡,騰訊還是要好很多,至少相比近8年前,它股價還是漲了2倍多的,但它的股價也回到了5年前了。

最近出現很多死拿騰訊5年卻賺了個寂寞的文章,就是騰訊股價走勢最真實的表現。

阿裡股價跌回發行價,騰訊5年股價不漲,網際網路行業究竟怎麼了?

當然了,也不隻是兩個中國網際網路龍頭,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也好不到哪裡去,此前有一張圖就勝過千言萬語。

阿裡股價跌回發行價,騰訊5年股價不漲,網際網路行業究竟怎麼了?

用一句話形容過去幾年的網際網路行業就是:世界滄海桑田,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卻卻穩如老狗。

網際網路遭重創的根本原因

原因我們都很清楚:雖然有網際網路滲透率逐漸見頂的因素,加上中美關系、宏觀經濟疲軟、美聯儲加息等雜七雜八的原因,但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因為網際網路反壟斷。

很多人對反壟斷的威力不屑一顧,但資本市場的反應才是最真實的,因為資本已經在網際網路反壟斷的一年前看到了K12教育闆塊的命運是怎樣的——團滅,就是這麼慘烈!

阿裡股價跌回發行價,騰訊5年股價不漲,網際網路行業究竟怎麼了?

不論是k12教育的整治,還是網際網路反壟斷,本質都是共同富裕大旗下的行為,k12教育闆塊給市場上了生動一課,于是網際網路闆塊就被市場給抛棄了。

現在圍繞着網際網路闆塊究竟還有沒有機會,網上的争議非常大。

從比較長的時間次元來看,毫無疑問,網際網路闆塊還是非常大的投資價值的:目前它們的估值足夠便宜,它們的賺錢能力依然很強,行業的成長性和想象空間依然足夠大。

越往後,随着反壟斷進行到一定程度,市場的恐慌情緒逐漸消退後,如果再碰上全新的網際網路浪潮,比如元宇宙開始爆發,開始貢獻實實在在的營收,網際網路闆塊就有機會卷土重來,不說創新高,至少來一波轟轟烈烈的反彈大行情沒問題。

但那是那是後話了,未來走勢也隻能是邊走邊觀察,但網際網路的這一波,因為反壟斷引發的超級大跌,值得我們去思考這樣一個命題:投資中,究竟該不該考慮政策因素?

投資中該不該關注政策風險?

也就是一旦大政策不利于我們的持倉的公司或者持倉所屬的行業,是不是應該馬上賣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方法論和體系,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自然也不同。

從leo個人角度,如果是在中國做投資,或者投資的就是中國的資産,那麼對國家層面的大政策,已經國内的大環境變化,還是要考慮進去的。

就比如共同富裕,雖然很多自認純粹的價值投資派,都認為對投資沒有影響,但對中國的基本面了解的越多,不論是結合自己家鄉的變化,還是前段時間刷屏的二舅的視訊,讓leo是真真實實的感受到共同富裕大政策的合理性和迫切性。

城鄉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還是需要去補以前落下的債的,再加上中國這個國家屬于說到就要做到,而且最終基本都會超額完成的,那麼最終共同富裕這個國策将對很多行業産生巨大的影響,這幾乎是确定性的。

在全球都面臨經濟增長壓力,國内GDP增長也壓力日益巨大的情況下,也就是蛋糕越來越小的情況下,還要搞共同富裕,隻能向一些特定的行業開刀,這是沒辦法的。

最終共同富裕這個大政策,一定會反映在一些行業以及一些上市公司的業績上面,而且随着市場對這種觀點的逐漸認同,還會對行業的估值造成影響,最終就是估值和業績的戴維斯雙殺。

事實上,過去網際網路的這一波暴跌就是這樣演化的,類似的還有醫藥醫療,醫藥醫療雖說集采跟網際網路反壟斷有點不同, 但本質是一樣的,國家希望行業更好,更有品質的發展,而且是整個行業的發展。

當然了,還是那一點,每個人的交易體系不同,決定了應對方式不同,于leo個人,2020年k12教育闆塊的毀滅,對個人的交易生涯的沖擊是巨大的。

很多人說網際網路和醫藥醫療不同,确實不同,但某一方面又是相似的,就是曆史、國家的大浪潮之下,遭遇了外部的巨大影響因素導緻經營和估值上的變化。

不是說這兩個闆塊就會像k12一樣,肯定是不會的,而且後面它們大機率還要繼續強大,回到曆史高點,再創曆史新高。

但那是闆塊的事情,具體到投資人,就很殘忍了,尤其對于資金量比較少的散戶,是非常慘烈的,沒辦法持續補倉攤低成本,隻能死拿,而且拿到什麼時候都是不确定的。

在漫長的持有期間,有多少人能熬得住呢?死拿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才知道艱難。

反正于leo個人的交易體系而言,是無法忍受的,事實上去年我也一路是滿倉醫藥醫療闆塊的,但後面到了自己的最後底線後,就巨虧割肉了,後面全倉新能源,現在又創新高了。

這自然是有僥幸的過程的,畢竟新能源也是這一波強力反彈才創新高,但确實2020年給我的沖擊太大了,從此之後,我都對巨大的政策保持警惕之心,該割肉就堅決割肉,絕不留戀,我願意用比較小的虧損幅度去回避更大的不确定性。

沒辦法,誰讓我們就是在中國做投資,我們享受了在中國做投資的好處,同樣的,就要承擔它的壞處,而政策因素的不确定性就是其中之一。

從零開始學價值投資 ¥69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