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韋香惠)新疆阿勒泰素有“金山銀水”的美譽。今年是守護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新疆森林消防總隊阿勒泰支隊組建的第20個年頭。每年6-10月份,他們都會深入火險重點林區執行靠前駐防任務,成功撲救多場森林草原火災。但當脫去身上的消防服,回到家,他們也是普通的丈夫和父親。
新疆森林消防總隊阿勒泰支隊白哈巴駐防分隊在林區執勤 阿勒泰森林消防大隊王恒輝攝
酷暑練就精兵
穿上密不透氣地滅火救援服,背上20斤的滅火裝備,套上厚重的救援靴,一身裝備還沒穿完,鄒文強的額頭已經開始冒出細密的汗珠。
他是阿勒泰地區森林消防支隊四中隊一班班長,作為入隊9年的老隊員,這套熟悉的動作流程他早已經曆過千百遍。機具操作、原木切割、滅火彈投擲……等到摘下頭盔透氣時,已經頭頂暴汗,一脫救援靴裡面都能倒出汗水。
今年6月,正值新疆阿勒泰地區紫外線最強烈的時期,阿勒泰地區森林消防支隊“守衛金山·2022”野外駐訓暨“火焰藍”兩項比武競賽拉開序幕。比武競賽全程内容涵蓋了滅火專業、綜合救援和體能競技三大子產品14個科目26項内容,都是實戰必備、素質必須、崗位必訓。
備戰比武是一個痛苦而又漫長的征程。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射在訓練場上,震天的呐喊聲便響起來了,比武隊員正在開展訓練,豆大的汗珠從隊員們曬得黝黑的臉上滴落。晚上,熄燈号響過以後,寝室的樓道便響起此起彼伏的鼾聲。他們不把“累”挂在嘴上,但倒頭就睡的速度和沉重的鼾聲說明了一切。
“新疆的夏天溫度高,能夠更好地模拟火場的環境和狀态。”在阿勒泰地區森林消防支隊四中隊中隊長王晶看來,酷暑練就精兵,“夏練三伏”别有用意,“其實天熱的時候訓練是最好的,夏天人的身體狀态、機能是最好的,這些項目在救援中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是以需要在身體狀态最好的時候訓練,這也是成績最容易提高的時候。”
比武隊員正在進行綜合體能競技比拼 阿勒泰森林消防支隊張浩攝
正面較量烈火
“備戰比武是為了能夠經得住實戰檢驗”,新疆森林消防總隊阿勒泰支隊阿勒泰大隊二中隊三級消防長白立成對這句話深有體會。
阿勒泰森林消防支隊組建于2002年11月18日,擔負地區森林草原火災撲救、搶險救援、特種災害救援等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
在訓練中,其他隊友單雙杠做15個,白立成就堅持做20個,五公裡訓練沒有跑到優秀,他就自己再跑一個。備戰比武期間,手上10多塊明顯的老繭是這位85後消防員紮實訓練的見證。危險來臨時,這些就也是他沖鋒在前敢與火魔正面較量的技能保障。
2018年10月,駐地三層木質民房發生火災,白立成所在中隊接警後前往處置。由于起火房間内儲存着2個未及時轉運的氣罐,情況十分危急。大火熊熊燃燒,時刻牽動着在場所有人的心,但由于缺少專業裝置,隊員們進入房間滅火十分危險。就在此時,白立成靈機一動,讓隊員将房間窗戶的玻璃打碎後用高壓水泵進行撲打,他卻獨身一人闖入房間将氣管搬出,成功化解了險情。
從18歲入隊至今18年間,白立成先後榮獲個人三等功3次、武警部隊人才三等獎1次、嘉獎8次,被原武警新疆森林總隊表彰為新一代革命軍人好樣子愛崗敬業先進典型,被森林消防局表彰為第七屆“咱身邊好樣子”先進典型,獲得第五屆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中央政法委年度“平安衛士”、總隊優秀共産黨員等多項榮譽。
全國119先進個人白立成。 阿勒泰森林消防支隊張浩攝
日常防患未“燃”
甯可千日無火,不可一日不防。阿勒泰地區地處新疆北部,地貌類型複雜多樣,這裡有被譽為“人間仙境、神的花園”的喀納斯,“攝影家天堂”的禾木。阿爾泰山林區是全國六大林區之一,擁有極為豐富的森林資源。
森林火災被稱為大自然的毀滅者。自組建以來,每年7月10日至10月10日大雪封山,阿勒泰森林消防支隊都會派出指戰員前往喀納斯執行靠前駐防任務。
由于夏季幹熱,牧民和遊客進山入林極易引發森林火災,尤其是今年森林防火形勢異常嚴峻,很大程度上将持續曆史高位态勢,森林防火工作顯得極為重要。
新疆森林消防總隊阿勒泰支隊三中隊中隊長刁偉介紹,由于當地牧民的生活習慣,經常會看到他們在林區内生火進行野炊,此時隊員們會立刻上前制止。“牧民都是少數民族同胞,語言不通,交流起來十分困難,有時還會發生一些小誤會。”他表示,大多數民族同胞都會表示了解和配合,溝通交流、民族關系處理等技巧都是隊員們需要承受的壓力。
針對節日期間景區内遊客增多、火種管控難的特點,阿勒泰森林消防支隊投入更多的巡護力量增加巡護區域,同時加大防火宣傳力度。隊員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組成“科普小分隊”,在景區内發放防火宣傳單,為遊客普及森林防火常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從源頭杜絕火災隐患。
節日期間“科普背包小分隊”深入景區開展防火執勤 阿勒泰森林消防支隊張浩攝
小家守護萬家
在外人眼裡,能夠在景區執勤或許是幸福的,天天有美景相伴,日日呼吸新鮮空氣。但對于常年駐守在這裡的森林消防員,背後還有許多無言的苦累和思念。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華誕,新疆森林消防總隊阿勒泰支隊白哈巴駐防分隊作為駐守在景區内一支專業化森林防火滅火力量,從9月20日就進入戰備狀态。
防火執勤點的隊員每天早晨8點鐘開始執勤,傍晚9點鐘才能回到駐防點,在海拔達到1500多米的喀納斯,每天執勤時間長達10多個小時。為了能夠馱運物資和及時救險,駐防分隊還要在林區内騎馬巡護。林區内的道路十分複雜,稍不注意就會發生意外。長時間騎馬還特别消耗體力,巡護一天結束後,隊員全身酸痛程度甚至超過平時高強度訓練。
不過,這些與面對家人的愧疚相比,甚至讓他們覺得微不足道。
時任大隊長宋文濤記得,這一年的中秋節是他擔負值班任務,妻子沒有打招呼就帶着女兒坐了八個小時的大巴車趕到了駐防點。那年,他的女兒已經九歲,但父女倆從來沒有在一起過一次中秋節。”我特别希望能陪他們一起過,但是我又怕戰備期間影響隊伍行動,是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遺憾地說,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夫妻和父親的責任。
這或許是許多老消防員的心聲,但身上的使命和責任也讓他們對家人的團聚有不一樣的了解。人民過節消防員過關,一家不圓萬家圓。宋文濤說:“我們都知道,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