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富商曹興誠,揚言要為台當局捐30億,怕遭報複上節目穿防彈衣

作者:史評

2022年8月4日,在十四億中國人民的密切關注之下,解放軍正式在台海區域展開了一系列聲勢浩大的軍演。

這一行為,不僅是要震懾台灣島内的“台獨”分子,也是要警示試圖幹涉兩岸關系的外部勢力。

但是沒想到,仍然有賊心不死之人,敢公然站出來叫嚣,聲稱要為台當局捐30億,專為對付大陸。

他就是台灣聯華電子的前董事長曹興誠。

熟悉曹興誠的人知道,此人曾經是島内知名的“統派代表”。

結果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他就轉變為了“獨派”,經常在公開平台抹黑大陸,引得不少網友群起而攻之。

那麼曹興誠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轉變?他捐款30億究竟居心何在呢?

台灣富商曹興誠,揚言要為台當局捐30億,怕遭報複上節目穿防彈衣

捐款30億,加強台灣防務

當曹興誠公開捐款的發言被媒體報道出去之後,就在全網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咒罵聲也不絕于耳。

有人痛批曹興誠是在台海問題上又“添了一把火”,隻會讓兩岸沖突加劇;

有人嘲諷曹興誠有這錢還不如捐給漁民,畢竟他們已經承擔了佩洛西竄台後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

也有人斥責曹興誠,自己早就已經加入了新加坡籍,兩個孩子都是美國國籍,有什麼資格支援台灣防務?

在短短一天時間裡,兩岸網友對于曹興誠的聲讨此起彼伏。

而國台辦也很快給予明确表示,稱其歪曲基本事實,瘋狂攻擊抹黑大陸,是在為“台獨”和外部勢力張目。

面對外界的輿論,曹興誠當下并沒有給出什麼回應。

但是,第二天上節目的時候,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他竟然直接穿上了剛剛買好的防彈衣,還戴上了防彈帽子。

台灣富商曹興誠,揚言要為台當局捐30億,怕遭報複上節目穿防彈衣

而醞釀幾天之後,8月9日,他又在相關平台上轉變口徑,聲稱30億并不會直接地捐給台灣的軍方,主要是用來宣傳。

換句話說,曹興誠是準備用打心理戰的方式,反制大陸網攻活動。

對于這樣一個借着“台獨”的身份,試圖在台灣島内掀起風浪的賊人,兩岸群眾都非常嗤之以鼻。

畢竟,他之前的種種惡劣行為還曆曆在目。

早在今年3月份,俄烏局勢正緊張之際,曹興誠就公開鼓吹所謂的“兩國論”,提倡台灣要培養尚武精神,全民皆兵。

在他看來,台灣不能講“一中”,否則就是自我毀滅,隻有“兩國論”才能給台灣帶來和平。

在大肆鼓吹這一主張的同時,他還谄媚地誇贊李登輝和蔡英文等台獨分子。

曹興誠的所作所為,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他這等“分裂國家”的言論,也徹底地暴露了他的“台獨”野心,被罵做數典忘祖的跳梁小醜一點也不為過。

台灣富商曹興誠,揚言要為台當局捐30億,怕遭報複上節目穿防彈衣

建立聯華電子,終以落寞收場

熟悉曹興誠背景的都知道,他的祖籍是在山東濟甯。

解放戰争後期,國民黨大勢已去,不少軍民就開始向台灣遷移,這其中就有曹興誠的父親。

到了島上之後,曹父就帶着全家定居在台中縣的清水鎮,後又在一所中學當老師。

雖然收入并不高,但勉強算是能顧得上家裡的七個孩子。

年幼的曹興誠知道家中不易,是以他在學習上一直很努力。

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曾獨自一人去台北念書。

當時因為家裡窮,曹興誠連個正經的房子都租不起,還要省着錢跟三輪車夫們一起擠在鐵皮屋子裡。

一個少年在這樣魚龍混雜的地方生活,久而久之就積累了不少為人處世的經驗,不僅比同齡的孩子要更加成熟,也養成了敢于拼搏的性格。

18歲時,曹興誠順利考上了台大的電機系,之後又考了碩士。

台灣富商曹興誠,揚言要為台當局捐30億,怕遭報複上節目穿防彈衣

畢業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當“經濟部”的公務員,因為表現十分優秀,是以到了1974年,他又進入了孫運璇創辦的工研院。

那時,台灣的半導體産業剛剛興起,而美國對于這一技術的封鎖也并不嚴格。

于是,台灣順利轉移了美國無線電公司的晶片制造技術,并且交給了工研院應用。

1980年,在院内所有核心成員的支援下,聯華電子也正式成立。

而因為頭腦靈活,善于創新,管理才能也很優秀,曹興誠被任命為了公司的副總經理。

其實,當時外界很多人都不太看好這一産業,朋友也勸他及時止損。

曹興誠有過猶豫,但最後還是決定拼一拼。

公司剛剛在起步階段時,的确是發展得磕磕絆絆,似乎看不到一點希望。

曹興誠幾乎每天都在發愁,後來研究了好幾個晚上,他才想出了半導體代工的方案。

1985年,台當局提出了“民營化”的政策,借着這股東風,曹興誠帶領聯電成功上市。

進入九十年代之後,聯電又開始朝着晶片代工制造業的方向進擊。

這一期間,公司也在不斷地進行擴張、并購、投資,商業版圖越擴越大。

而這一切,自然是離不開曹興誠在背後當推手。

台灣富商曹興誠,揚言要為台當局捐30億,怕遭報複上節目穿防彈衣

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他早已不把社會形象當做什麼重要的問題,更覺得沒必要假裝。

是以,在與其他的公司競争之時,曹興誠用過不少見不得光的手段,比如挖人牆角,故意壓價等等。

當時在很多業内人士的眼裡,曹興誠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遲早會栽跟頭。

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非常之快。

時間進入2001年,已經更新為董事長的曹興誠,意識到了半導體背後的巨大潛力,于是就将目光放到了大陸。

但彼時兩岸之間仍處于僵持狀态,台獨分子陳水扁也當選為了地區上司人。

為了限制台灣的半導體公司在大陸進行投資,台當局修改了相關的條文和處罰措施。

其中就有規定,凡是違法去大陸投資者,最高可罰2500萬新台币,負責人最高也會被判2年以下有期徒刑。

當時,聯電已經跟無錫的某家半導體公司在蘇州合建了一所8寸晶片廠。

為了不被抓住把柄,他們并沒有直接用自己的名義投資,而是通過香港的一家公司間接投資。

結果,最後還是被台當局給盯上了。

台灣富商曹興誠,揚言要為台當局捐30億,怕遭報複上節目穿防彈衣

他們到處派人追查尋找證據,持續給聯電施壓。

面對這一切,曹興誠不僅态度十分強硬,還不斷地在報紙上抨擊台當局的所作所為,跟陳水扁公開論戰。

而這樣換來的結果,就是怎麼都甩不掉的政治麻煩。

2005年,曹興誠灰溜溜回到台灣接受調查,還收到了一張300萬新台币的罰單,他也是以産生了想要離職的想法。

隻不過,董事會并不同意。

後來眼看事情已經發酵的一發不可收拾,一年之後,曹興誠被迫退休,很快他也正式被當地法院判定無罪。

離開了叱咤了20多年的聯電,曹興誠依舊沒能閑下來,除了繼續當聯電的榮譽董事,他還緻力于關注兩岸問題。

在2007年的台灣上司人選舉大選即将來臨之際,他公開呼籲候選人能夠推動“兩岸和平共處法”,提議讓大陸來提出兩岸統一的條件,讓台灣的群眾來投票表決。

通過了就實行,不通過就繼續重來,一直到統一為止。

顯然,曹興誠的這個想法考慮并不周全。

台灣的未來如何,難道不應該是由兩岸同胞共同來決定嗎?

最後,這一建議也沒有被采納。

台灣富商曹興誠,揚言要為台當局捐30億,怕遭報複上節目穿防彈衣

但是對于曹興誠來說,他還始終沒有放棄這一想法,直到2011年還一直在演講上公開宣揚。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也成了公衆眼中的“統派代表”,還在大陸的工商界取得了普遍認可,受到貴賓一樣的對待。

而與曹興誠相關的公司,也在大陸發展的十分順利,賺的盆滿缽滿。

從“統派”到“獨派”

轉折發生在2018年,當中國正緻力于開展外交事務時,很多西方國家開始坐不住了。

為了阻止中國的崛起,它們紛紛站出來指責誣蔑中國,試圖損害中國的大國形象。

一時間,國際上掀起了一陣劇烈的“反華浪潮”。

同樣是在這一年,聯電的年報顯示,公司和大陸政府合作的廈門聯芯虧損了117億新台币。

于是,到了次年,已經71歲的曹興誠,突然掉轉“炮口”,開始在公開平台抨擊起了大陸。

在《中國時報》上發表文章時,他故意抹黑否認“九二共識”,稱其為胡說八道。

除此以外,曹興誠還将矛頭對準了台灣島内傾向于統一的要員洪秀柱。

台灣富商曹興誠,揚言要為台當局捐30億,怕遭報複上節目穿防彈衣

作為國民黨内一向反對台獨,注重兩岸交流的人物,她曾經不止一次的來到大陸通路。

對于實作兩岸之間的統一,洪秀柱始終認為自己重任在肩。

她堅持九二共識,也認為中華民族的複興不能缺少台灣。

就是這樣一位愛國人士,在曹興誠的嘴裡,反倒被罵成了“無恥”。

2020年,在接受通路時,曹興誠再次不加掩飾地表示,如果有機會能重來,就不會到大陸協助設廠。

加上近幾年曹興誠提出的“兩國論”,也足以證明,他已經不願僞裝自己的“台獨”本質。

當無法在大陸獲得利益之後,他便撕下了這層面具,轉變自己的立場,開始肆意诋毀大陸,不禁讓人心寒。

曹興誠本就是商人,而早已轉入新加坡國籍的他,又想要借助“台獨”的身份,在台灣島内擷取利益,屬實可恨。

早在2005年時,大陸就已經出台了《反分裂國家法》。

而這部法律也将會随時成為懸挂在“台獨分子”頭上的一把利劍,時刻警示他們,永遠不要妄想與國外反華勢力勾結。

台灣回歸是大勢所趨,而祖國統一終将會實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