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巨虧3萬億,孫正義這次連阿裡都賠進去了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一3萬億,軟銀再度重新整理虧損記錄

昨天(8月10日),孫正義繼續“清倉”阿裡的消息上了熱搜。

首先是繼續吃阿裡的“老本”。8月10日,軟銀集團宣布,董事會同意結算至多2.42億份阿裡巴巴ADR(美國存托股份)的遠期合約,預計交易總收益達4.6萬億日元(約合340億美元),持股比例降至14.6%。

雖然軟銀仍然是阿裡巴巴唯一持股超過5%的大股東,但阿裡巴巴曾與軟銀集團就表決協定進行過約定,軟銀有權向阿裡巴巴董事會提名一名董事,如果軟銀的持股降至已發行在外股份總數的15%以下,則該等提名權終止。也就說,此後軟銀已經喪失董事提名權。

阿裡巴巴作為孫正義最成功的一次投資,為軟銀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如今孫正義放棄這個”下金蛋的母雞“,并不讓人意外——因為曾經是世界首富的孫正義,簡直要成為“首負”了!

8月8日,本來是一個很吉利的日子,但是,日本軟銀集團卻公布了極其慘痛的消息:——公司巨虧3萬億日元,創下了日本企業曆史上最高的虧損紀錄!

據軟銀集團釋出的2022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軟銀第二季度淨虧損3.16萬億日元(約合1582億人民币),去年同期為盈利7615.1億日元,重新整理了上季度虧損1.7萬億日元的紀錄,又創曆史新高。

其中,軟銀願景基金第二季度虧損2.33萬億日元,重新整理了上季度虧損2.2萬億日元的紀錄。而去年同期,願景基金還實作盈利2356億日元。

2021年度,軟銀集團就已經迎來了巅峰到谷底的至暗時刻,僅僅一年時間,公司業績從2020年度的純利潤5萬億日元(約2500億元人民币),猛跌到淨虧損1.708萬億日元(約900億元人民币),當時就引發了輿論一片嘩然。沒想到短短幾個月之内,這一巨幅虧損記錄再度被重新整理。

在前兩年軟銀出現巨虧時,孫正義就已經遭到許多質疑,但他依然很樂觀地表示“不是我的發際線在後退,而是我的人生在前進。”“自己像耶稣一樣不被人了解。耶稣也曾遭到誤解與批評。”

但這一次的孫正義終于低下了頭。他表示“這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虧損。”同時進行了自我檢讨“我為自己過去貪圖暴利而感到羞愧”。當被媒體問及有哪些教訓時,他回答“教訓太多了,已經數不清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報會上,軟銀的PPT的第一頁放了一幅日本曆史人物德川家康的畫像,來影射自己如今面臨的窘境。

德川家康是一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但在日本三方原之戰中,由于急功近利、出兵魯莽,結果遭到慘敗,連自己的替身都被砍頭。當他狼狽竄逃回自己的城堡之後,才發現自己居然還失禁了。但當時德川家康并不尴尬,還找畫家把自己當時的愁眉苦臉像畫下來以供日後自勉。

孫正義以德川家康自喻,一方面是要展示自己正在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表示自己日後東山再起的雄心——畢竟畫像中狼狽的德川家康,日後成為了聞名日本的幕府将軍。

隻是,在上一次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之後,孫正義從谷底逆風翻盤,這一次,他還能再次讓神話上演嗎?

二親手吹起來的泡沫,到了買單時刻

軟銀基金巨虧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股的估值集體暴跌——軟銀願景基金一期持有80筆投資,包括23家上市公司,上市投資組合公司的未實作估值損失總計68億美元。二期基金持有269筆投資,未實作估值損失為98億美元,持有的上市公司估值損失總計38.39億美元。

但孫正義如今的困難處境,除了大環境股價的原因之外,也與他個人的激進投資風格相關——親手捧起來的泡沫,也到了為泡沫買單的時刻。

阿裡巴巴前CEO衛哲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将孫正義稱為“10倍先生”:“每次我解釋任何商業計劃或模型時,孫正義的第一反應就是說,‘大衛(衛哲英文名),可以擴大十倍嗎?’……在我設法回答的情況下,他會接着問,‘再十倍呢?’”

孫正義的投資風格一向是大開大合、極為激進。他最擅長的玩法是不惜重金,對目标公司大手筆砸錢,迅速推高創業公司估值、擴大市場規模。他拿出的資金通常是創業者最初要求的好幾倍,連帶威脅他們,如果不拿就轉手給他們的競争對手。

歸根結底,孫正義這種打法帶來的業績雖然亮眼,其實卻隻是“紙面财富”而已。每一個被投的企業都是巨大的估值,每一個都是概念炫酷的“獨角獸”,但每一個都需要大筆燒錢,但能否賺錢卻仍然是未知之數。

也就是說,這些漂亮的數字都是浮盈撐起來的,所投企業估值上升帶動軟銀業績增長。但一級市場的估值一向是個玄學,隻要股權沒有變現,這些業績就都隻是賬面利潤,不能轉換為企業的現金流。

孫正義此前也都說過好幾次會改改自己的激進風格,但是嘴上這麼說,身體卻仍然很誠實,在去年市場頂峰時大筆押注了初創科技公司。去年一年,軟銀旗下基金向183家公司投入了約380億美元,創下了風險投資界的記錄。

在過去,即使按照“九勝一負”的機率,成功投出的那家企業也能帶來十倍百倍的回報,支撐這個模式玩下去,比如一個阿裡就讓孫正義吃了好多年的紅利。但如今大環境不同了,所有的泡沫都在出清,人傻錢多的時代結束了,孫正義面臨的是科技股集體下跌的系統性風險。

尤其是,孫正義還買在了最高點。在導緻軟銀巨虧的案例之中,不乏被孫正義視為“下一個阿裡”的明星項目。

比如被稱為“韓版阿裡巴巴”的南韓電商Coupang,去年3月在紐交所成功上市,首日股價大漲40%。最大股東軟銀是以斬獲了245億美元的賬面回報,這是自2014年阿裡巴巴(BABA.US)上市以來的最大回報。

但出道即巅峰,上市之後Coupang股價持續下跌,從35美元發行價跌到了如今的19美元,給軟銀帶來了43億美元的未實作虧損。

還有WeWork,曾被孫正義評價為“可能價值幾千億美元。”“下一個阿裡巴巴”2021年3月上市,首日收盤價為11.78美元、市值近80億美元;1年多過去,股價已經跌到了5美元,近60%的市值就這樣沒有了。

總而言之,一個又一個高估值項目的暴跌,完美诠釋了什麼叫做“沒有落地的财富,都隻是紙面财富”。

三阿裡再次拯救了孫正義,那下一次呢?

大潮退去,方知誰在裸泳。這時候的孫正義,不止是需要一條泳褲了,他需要一套潛水服。

面對如此巨額虧損,孫正義想盡一切辦法來填補窟窿。

今年年初,孫正義在2021财年年報會議上,罕見宣布正式放緩投資:軟銀将采取保守的投資步伐——與去年相比,今年投資額将減半或四分之一。

但這已經遠遠已經不足以拯救孫正義了,對于他而言,眼下比投資更需要操心的是,回籠資金、套現求生。

今年以來,孫正義加速“清倉式”抛售手中的優質資産,甚至不惜白菜價“賤賣”。3月,軟銀再次出售了5000萬南韓電商巨頭Coupang的股票,比發行價低了40%;還有清倉了孫正義曾經表示非常看好行業前景、自動駕駛明星項目Cruise的全部持股。

當然這都不足以拯救深陷泥潭中的軟銀,最大的救命稻草還是來自于阿裡巴巴,集團目前的市值也不過是630億美元,而持有阿裡巴巴的股份就價值600億美元,這塊資産足夠大,軟銀集團目前的窟窿太大了,也隻有阿裡巴巴這塊碩大資産才能填補。而在這次抛售之後,軟銀預期交易總收益能夠達到340億美元。

這讓人唏噓不已,阿裡巴巴是孫正義人生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資,他雄心勃勃成立1000億美元的軟銀願景基金,期望再孵化下一個阿裡巴巴,非但再也沒能再複制這次成功,最後卻成為巨虧的源頭,留下一地雞毛,連老本都賠了進去!

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個人的努力,更要看時代賦予的機遇。難以複制的不是阿裡,而是時代,在當年孫正義陷入絕境之時,正趕上是中國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紅利拯救了他,從2000年到2020年,這20年的行業發展速度,在人類曆史上也絕無僅有,這這種環境下才能誕生阿裡這樣的偉大公司。

然而時代一去不返,刻舟求劍難回頭!現在的孫正義,能靠什麼翻盤呢?

無論如何,讓我們祝福孫正義。

本文源自投資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