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作者:馬術設計家

本周“最佳未建成建築”精選了從 ArchDaily 社群送出的項目。從使用情境式設計的塞内加爾(Senegal)地球學校,到有着“無邊界教育”理念的越南校園。這一輪未建成項目展示了建築師們如何将設計結合自然,為學生們提供與景觀環境接觸的機會,并從他們的教育機構那裡習得更多有關周邊環境的知識。本文還包括來自黎巴嫩、瑞士、亞美尼亞(Armenia)、烏克蘭以及希臘的建築項目。繼續閱讀,檢視來自世界各地的 8 個未建成教育機構項目以及建築師提供的項目介紹。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Terre à Terre —— 塞内加爾地球學校

建築設計:GRAHA

Terre à Terre 的設計過程與方法受到非政府組織 Kakolum 工作理念的極大啟發,同時也包含了對場地環境以及項目對當地社群效用的了解。我們的設計目标如下:将建築作為社群資源,促進社群參與,確定項目在社會、文化、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可持續性——遵循 3R(減量化 Reduce、再使用 Reuse、再循環 Recyle)原則。我們不僅僅設計了一個建築,更重要的是設計了一整個體系。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GRAHA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GRAHA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GRAHA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GRAHA

瑞士馬利亞索(Magliaso)新校區和體育館

建築設計:Atelier Pevere Martínez

新學校位于場地北側,盡可能地遠離了街道,中間還隔了一座花園以過濾嘈雜的環境,使得建築被綠色環繞。該建築由四根大柱子支撐,将四面的混凝土橫梁擡起,室内地面連續至室外,能夠觀賞外部景觀。建築平面是 38 米乘 66 米的長方形,包含了兩個主要部分(學校以及體育館),兩者間由中庭相連。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Atelier Pevere Martine / By Flooer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Atelier Pevere Martine / By Flooer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Atelier Pevere Martine / By Flooer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Atelier Pevere Martine / By Flooer

Agri-Youth 青年環境教育中心

建築設計:ALPHA 組織和 Said Jazairi (建築與規劃)咨詢辦公室

項目位于黎巴嫩山脈的 Wadi el Karm 村莊,這裡擁有富饒的傳統農業以及多樣的生物種類,還有由 ALPHA 非盈利組織打造的 Agri-Youth 青年環境教育中心,歡迎着亟需身心放松的城市人群。該教育中心的建造過程力求環保,并引導遊客們進行環境友好的休閑活動,以及一系列提高人們環境資源管理和農業生态實踐意識的項目。本項目由法國開發署(AFD - Agence Française de Développement)及法國基金會(FDF - Fondation de France)資助,由 ALPHA 組織及法國天主教消除饑餓和促進發展委員會(CCFD- Terre solidaire)合作實施。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Faissal Kreidly / Said Jazairi Consulting Office, Architects, and Planners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Faissal Kreidly / Said Jazairi Consulting Office, Architects, and Planners

Seed to Sky 學校

建築設計:竹森紘臣 + Worklounge 03-Vietnam

在這所位于越南河内的校園裡,接受 K-12 教育的孩子們跨越年級一起學習。建築内部是無邊界的空間,學生們也一樣,跨越國籍與年齡等傳統教育的界限在此共同學習。我希望孩子們能在這裡接觸到多元的環境,在與人們的互動中,像種子一樣逐漸走向成熟,不僅局限于校園環境内,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WORKLOUNGE03- VIETNAM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WORKLOUNGE03- VIETNAM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WORKLOUNGE03- VIETNAM

“希望的動脈”

建築設計:Partner-z Architects

兒童通常被視作社群的希望。而建設綠道則是唯一能為這片荒漠帶去生機的方法。看向場地北部,綠色的動脈将生機引入荒漠,是以我們選擇将承擔教育功能的空間與綠脈相接,室内外空間相連,打造學生學習時的體驗流線。在流線中置入活動中心的最佳方案是為它們尋找能觀賞地标的景觀視窗(如 Ararat 與 Aragat 山),同時為室外節慶活動提供一些台階(如圓形劇場樣式的),為亞美尼亞的教學環境帶來新方法,同時也符合亞美尼亞兒童慈善基金會(COAF)的創新目标。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Partner-z Architects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Partner-z Architects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Partner-z Architects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Partner-z Architects

The Creeper – Armavir COAF 智慧校園

建築設計:TarberAK 建築工作室 ;TL Bureau

三角形場地周邊的環境各有不同,且對于校園内的建築組織有着重要影響:西側環境相對溫和;場地其他地方有着生動的地形以及分水嶺;而在中部和東部,有着大大小小分散的岩石。我們打算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環境。建築的組織方式遵循并加強了校園的教育綱領——腦(認知)、手(實踐)和心(情感)三者融合的系統。這個獨特的綱領決定了建築的特性以适應三者對應的活動;有些空間需要嚴密理性的組織,而有些空間注重情感、氛圍的體驗。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TarberAK Architectural Studio; TL Bureau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TarberAK Architectural Studio; TL Bureau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TarberAK Architectural Studio; TL Bureau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TarberAK Architectural Studio; TL Bureau

“重生”(Revival)—— 校園概念設計

建築設計:ZIKZAK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studio

我們意識到戰後烏克蘭學校重建時建設速度的重要性,提出了 Revival 這一概念設計,希望能大大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是一個多功能、子產品化的項目。每個子產品都是由可以疊合易于壓縮運輸的鋼架支撐。簡單地說,它就是一套可以快速組裝的建造體系。它能夠輕松建起可以容納 176 名學生的中學,而且裝置齊全,包含所需的一切:普通教室、體育場所、衛生間、餐廳、走廊等。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ZIKZAK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studio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ZIKZAK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studio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ZIKZAK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studio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ZIKZAK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studio

幼稚園及日托中心

建築設計:Molior Architects+

項目位于希臘克裡特島内的一個中等規模的城市,我們提議建造一個在形式和功能上都能完全融入環境的綜合體。是以,我們将建築分散為一系列白色體塊,融入橄榄林(或公園)中。最終我們創造了與島上原住民建築有着強烈關聯的獨特的景觀,由一排排橄榄樹主導了建築體的節奏。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Molior Architects+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Molior Architects+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Molior Architects+

瑞士希臘等 8 個國家,如何設計教育建築?

© Molior Architects+

編輯:戴樂 譯者:鐘佳

*本文作者 Dima Stouhi

内容、标題及版式由 ArchDaily 整理

轉載或任何形式的引用請聯系設計團隊

本文轉自 建日築聞

聲明:本文中配圖來自網絡、僅供讀者欣賞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系删除。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衆号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