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作者:奇葩曆史觀

前言:

中南海從1949年開始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駐地和部分上司人的居住地。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毛主席

毛主席生前住着的地方就在那裡,至今還有留有毛主席的痕迹。可剛進入北平的毛主席卻拒絕搬進中南海,還說:“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這是為什麼呢?後來衆人是怎樣勸說毛主席的呢?

“進京‘趕考’的日子”

1949年初,東北城市規劃局王稼祥抵達西柏坡,去看望毛澤東。王稼祥在警衛員的帶領下,一路走到了毛主席所在的房間。

毛主席見王稼祥來,于是就将自己的憂慮與他說了出來。原來定都這件事一直有待考量,中央經過層層選拔也沒能将首都的位置定下來。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王稼祥

王稼祥對城市工作有着很大的見解,由他提意見再适合不過了。毛主席問他:“我們的政府定都何處,曆朝曆代的都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開封,還有的設在了北平和南京,你是怎麼認為的?”

王稼祥低頭沉思了片刻之後,說:“按照地理位置說,我覺得還是北平更為合适。北平離蘇聯還有蒙古國近些,這兩個國家都是受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影響,雖與咱們的國界長,但并沒有戰争之患。”

“而南京雖然地形險要,起保護作用,但離台灣近,西安又偏了一點。我覺得還是北平合适。”王稼祥的想法跟毛主席的大緻相同,這就對首都定在北平奠定了基礎。

1949年3月,中共第七屆二中全會順利召開,大會一緻決定将中共中央的辦公地點,從西柏坡遷到北平,此項任務由葉劍英主持。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葉劍英

為了有萬全準備,中央派遣7個連的兵力進駐北平,幫助葉劍英完成任務。在此前,傅作義的軍隊雖然投誠,在城外進行了改編,但國民黨的特務組織也趁機潛伏了下來。北平原本的封建勢力、官僚勢力都非常有可能威脅到中央上司人的安全。

由此,葉劍英火速趕往北平,了解北平的各種情況,與各主要民主人士進行和談。

北平在葉劍英的治理下,展開了一系列打擊恐怖勢力、收容散兵遊勇收繳槍支等工作,一時間,北平的治安一下子好了很多。

同時葉劍英也對北平周邊的郊區也進行了調查。偵察隊穿上便衣基金主青龍橋,加強西郊公安的治安管理,對社會進行全面調查,并用掃雷器對香山進行全面排查。

排查之後,中央社會部工作隊認為香山此時最為安全,于是中央警備隊進駐香山,在香山的各個角落都部署了隊伍,還都對警戒區域内修築了必要的警衛、防空措施。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為保證毛主席的絕對安全,警署部隊還在毛主席将要下車的地點進行了嚴格的防護。原本按照原計劃,毛主席的下車地點是前門,但地下人員察覺前門的特務躁動不安,似乎有大動作,于是中央隻好将下車地點改成了清華園車站。

而且下車地點也不是隻有清華園一個,中央還有另一個備用。

3月21日,中國人民及诶範軍第四野戰軍和保衛部、司令部帶着100輛大卡車、20輛中小吉普車,分别從平、津兩地出發,到西柏坡迎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遷往北平。

23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五位書記就要離開中央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的西柏坡了。

臨走之際,毛澤東幽默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呀!”周恩來聽到主席如此高興也會意說:“我們一定要‘趕考’成功,不能退回來。”

當書記們乘坐的車隊抵達河北涿縣的時候,葉劍英已經等候多時,毛主席下了車,葉劍英迎上去與毛主席握手問候。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毛主席

毛主席問他:“這段時間辛苦你了。”葉劍英說:“不辛苦,這都是為黨的安全考慮嘛!”在涿縣住下後,葉劍英就對北平的工作進行了彙報。

葉劍英将入京的路線說明之後,還說:“明天下午到達西苑機場後,将會在那裡舉行入城儀式,接受各界代表的熱烈歡迎,與民主人士進行會面。”

此時有人主張入城儀式一定要聲勢浩大、轟轟烈烈向全世界昭告。

毛主席則認為此事不妥,建議全國革命都取得勝利之後再慶祝。于是周恩來建議隻要有一部分群衆就可以了,主要還是要會見各界人士和民主人士。周恩來的提議被中央一緻通過。

第二天淩晨毛主席與各位上司人,坐上了去北平的列車。列車平穩地行駛,很快就來到了清華園車站。

北平新華社第一時間釋出消息,北平群衆知曉後瞬間沸騰起來。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毛主席

毛主席走下火車,與迎接他到來的各位人士都握手問候,之後,毛主席一路來到了頤和園。在問起頤和園的接管人員,他說:“頤和園現在接管得怎麼樣,接管了多少舊職工和勞工?”

接管人員都一一作答,主席聽後十分滿意,他說:“做得非常好,對原有的員工都不要辭退,還和以前的工薪一樣,不要傷了勞工們的心。”

到了下午,西苑機場正式舉行了閱兵儀式,毛主席在軍樂聲和歡呼聲中緩緩走到了機場,與各界代表握手。之後,毛主席上了一輛吉普車,站在上面揮手緻意。

閱兵結束後,葉劍英對香山現今的情況進行報告,在得到中央的驗收後,毛主席搬進了香山雙清别墅。

但雙清别墅隻是暫時的住所,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盡快為中央上司人尋找一個合适的住所,保證上司人的安全。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雙清别墅

“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雙清别墅是前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熊希齡的住所,毛主席平時在這裡休息,辦公的時候就在中南海。而中南海是當初清朝的皇家禁苑,如今成了中央、國務院的辦公地。

在葉劍英放進駐北平的時候,就将北京飯店和中南海進行了接收。為的是以後能将中南海作為上司人的住所。

1949年6月份的時候,新政治協商籌備會議在中南海勤政殿順利召開。會議上中央推選毛主席為籌備常務委員會的主任。

自此,毛主席有時就在中南海的海菊香書屋内休息,正式休息的時候毛主席就會回到香山的别墅裡。

中央認為毛主席這樣兩地 奔波實在不是長久之計,而且非常不利于保衛毛主席的安全。當時社會治安不是很好,雖然之前有葉劍英的肅清,但依舊有很多特務在暗處。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葉劍英

于是,葉劍英就邀請毛主席搬進中南海,可毛主席并不同意。當他聽說要住進封建社會皇帝居住的地方時,毛主席一下子不樂意起來,他不想與封建王朝沾上一點關系。

葉劍英沒法,隻能動員上其他中共中央的上司們一起勸說毛主席。毛主席生氣地擺擺手說:“我不搬,我不做皇帝,這個葉劍英真固執!”

周恩來知道毛主席并不是真的批評葉劍英,隻是對封建王朝有點抵觸罷了,于是他說:“你應該聽‘父母官’的,他對北平的局勢非常了解,他也是為了中央的安全考慮嘛!”

毛主席還是依舊不答應說:“我偏不聽,這是原則問題。”周恩來哈哈一笑說:“葉劍英同志也是在堅持他的原則呀。”毛主席沒有說話,拒絕繼續這個話題。

周恩來也明白這件事不能太過着急,得讓毛主席從根本上不再排斥中南海才行。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周恩來

毛主席長時間對這個問題避而不談,中央也犯了難,于是中央在政治局将這個問題擺在了桌面上來談。會議上周恩來說:“主席不住進去,我們就不能高枕無憂嘛!”朱德也在旁邊接下話口說:“對呀朱毛不能分,我如今就住在了中南海,毛主席怎麼能在外面住着呢?”

參加會議的其他同志也随即勸說起了毛主席,毛主席架不住衆人苦口婆心地勸說,終于答應搬進中南海。

中南海裡面有一個“豐澤園”,葉劍英早早地就讓人打掃了裡面。葉劍英之是以将這個園子作為主席的住所,是因為毛主席字“潤之”與“豐澤”兩字非常相配。古人有“澤潤生民”的治國之道,毛主席住在此處,再适合不過了。

周恩來比毛主席早一些搬進中南海,當初他在參觀中南海的時候,就看中了豐澤園,但當他看到豐澤園内的風景如畫,而且園中的菊香書屋條件很好,他當即就想到了毛主席,主動提出讓毛主席住在裡面,自己則搬到了西花廳。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周恩來

菊香書屋坐落在豐澤園中的一處四合院中,院中有7棵高入雲天的參天大樹,在夏天,樹木郁郁蔥蔥繁茂的葉子在陽光下形成一大片陰涼,毛主席閑暇時候就會和孩子們在陰涼地下玩耍。

這個四合院中四面各有五間房子,毛主席的卧室就在北房東側,兩間房互相貫通,裡面有一張大木床就是主席睡覺的地方。

原本衛士鋪的是彈簧床,但主席并不滿意,他說還是木床可以休息得好,就讓人換成了木床。睡木床是毛主席多年來的習慣,也是他治療疲勞的秘方。

除了這張床,裡面還有一張辦公桌、一套沙發和幾組書架,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東西了。院中東房北側的房間是毛主席會客、辦公的地方。但主席大多數還是在自己的卧室裡面批閱檔案。

毛主席坐在藤椅上看着院中的一切,不由得感歎起來,說:“這個院子很是典雅、幽靜,要是能來上幾朵菊花就好了。”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其實在毛主席搬進來之前就有很多鮮花被養在這裡,但主席卻讓人全部搬走了。這是為什麼呢?

警衛員也非常奇怪,問過主席後,毛主席給出了答案,他說:“因為到我這裡來的人很多,不僅有個地方的上司,還會有勞工、農民。他們過來是為了看看我,要是這裡擺的都是花,難免有的人會上行下效地向我看齊,這種風氣不可養呀!”

衛士聽後恍然大悟,毛主席不愧是全中國人民的典範。

菊香書屋淡淡書香味

毛主席在菊香書屋生活了17年,工作了6000多個日夜,将畢生精力全部留在了那裡。漸漸地毛主席愛上了這裡,他曾說:“一走進這裡,我就感受到了家的感覺。”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毛主席

毛主席住進菊香書屋後,對手下的從業人員說:“不要弄這裡的一草一木,盡量保持它原有的樣貌,不要拆房子,更不要裝修。”但畢竟是百年的老房子了,在各個方面的都不如現代化的房子。出于對毛主席的生活考慮,中央還是決定對菊香書屋進行修繕。

首先施工隊要在毛主席的住所建造一間衛生間,菊香書屋的房間衆多,卻沒有洗漱的地方,生活很是不友善。

先開始毛主席怎麼也不同意,中央隻好趁着毛主席離京工作時,進行施工。當時施工隊施工的時候可是經曆了艱難萬險,白天衆多上司人都在辦公,施工的聲音會影響他們。施工隊隻能在夜裡加班加點地幹活。

就這樣,施工隊在菊香書屋裡面修了兩個衛生間,毛主席獨自用一個衛生間,裡面還裝有衛生潔具,還有一個小小的浴缸,一個馬桶。

毛主席回來後,也并沒有生氣,隻是說以後不要再改動了。後來時間一長,毛主席卻用不慣馬桶。施工隊又将馬桶改成了蹲便式,順便還将主席的浴缸改大了一點。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經過毛主席的“改造”,菊香書屋逐漸消散了它的封建氣息,甚至還沾染上了主席的書香氣。

菊香書屋裡面最能展現毛主席魅力的地方,就是他卧室裡面滿滿的書。牆上、床頭、辦公桌上都放着高高的書。書架上的這些書,都是由圖書管理者根據他的需求擺放的。甚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新擺放一次。

毛主席愛書如命,這裡并不是說對書本的愛惜不對書本造成傷害,這裡的書指的是知識,主席隻要工作不忙就會拿起書來看。坐着看累了,就躺着看,書不離手。就連他外出的時候也會選幾本書帶上,無論什麼時間都能看見主席沉浸在書中的世界。

跟大部分讀書人不一樣,毛主席喜歡哪本書,那本書裡面反而是非常“淩亂”的。有非常好的句子或詞語,毛主席就會用筆圈出來,再加以注釋、批語,還有一些隻有自己能看得懂的符号。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毛主席

毛主席房間裡面的書非常多,據統計藏書的總數達六、七萬冊,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小型的圖書館了。

這裡的藏書從戰争開始就已經屯着的了,毛主席曾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高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着,那會苦煞人。”

站得高,望得遠。将毛主席托在高山上的并不是真的山,而是一本本書籍和淵博的知識。讀書成了他最大的愛好,患上白内障後,他依然堅持看書,身邊的人擔心他的身體勸他去休息,他就說:“不妨事,我還有放大鏡呢!”

就又拿起書繼續看,身邊的人怎麼勸都勸不動。有一次身邊的護士孟錦雲發現主席已經看了好幾個小時的書了,依然再看,于是就勸了好幾次,主席還是沒有回答。孟錦雲以為主席沒有聽見,于是提高音量提醒。

沒有想到主席突然生氣,還讓孟錦雲出去,不準打擾他看書。事後,毛主席覺得自己好像太嚴肅了,又向孟錦雲道了歉。

1949年,衆人力勸毛主席搬進中南海,毛主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其實孟錦雲并沒有将主席的發火放在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強行奪走肯定會生氣,孟錦雲明白這種感受。

後來孟錦雲每次提醒主席的時候都會輕聲勸慰,有時她看到主席拿着書已經睡着了,就想要從主席手裡将書拿出來,但剛碰到書,毛主席就會立刻醒來,再繼續看書。

書本可以說伴随了毛主席一生,無論在何種環境、何時、何地,毛主席總是在學習。書就是他的精神世界,是他生活快樂的源泉。書中的知識讓他放寬了眼界,給了他無窮的力量,是他一生的财富。

如今,中南海裡依然存在着毛主席的痕迹,這位偉大的革命家将他的一切留在了那裡,而他的精神将永遠流傳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