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再出發 海澱法院助力革命老區旅遊企業“造血再生”

作者:京法網事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再出發 海澱法院助力革命老區旅遊企業“造血再生”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再出發 海澱法院助力革命老區旅遊企業“造血再生”

““八一建軍節”的那個午後,海澱法院宋玥陽撥通了通往西南革命老區的電話,“您好,這裡是海澱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我院已送出了屏蔽被執行人失信資訊的申請,現告知你公司,并跟蹤了解一下你們的和解情況……”“感謝法官,失信屏蔽後我們将第一時間去洽談融資!這不全國的行程卡也摘星了,暑假也來了,公司正結合當地的紅色資源積極複工複産。我們一定珍惜法院給我們的這次機會,保證如期履行和解協定!”被執行人的代理人信心滿滿的說道。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再出發 海澱法院助力革命老區旅遊企業“造血再生”

這通電話背後,是北京市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資公司”)與西南某旅遊開發公司(以下簡稱“旅遊公司”)之間的一起融資租賃合同糾紛。雙方約定旅遊公司定期給付租金,租用公司裝置,于西南某縣開發建設新的風景區。作為知名的旅遊城市和革命老區,當地文旅産業資源豐富,每年吸引着上千萬遊客慕名前往。本來雙方一緻看好的旅遊項目,因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而陷入停滞,經營收入銳減更是直接導緻旅遊公司合同違約。進入訴訟程式後,雙方自願達成協定,約定每半年分期履行一次。但後者仍未按約定期限履行義務,融資公司随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受理這起标的上千萬元,合同總金額上億元的執行案件後,法官依程式向被執行人郵寄了執行通知書和财産報告令,督促其主動申報财産,盡早履行義務,可寄出的文書卻石沉大海,沒有回音。從申請人處了解到,被執行人在當地仍舊正常經營,每月應有固定的經營收益,法官随即有針對性地向地方銀行要求司法協助。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再出發 海澱法院助力革命老區旅遊企業“造血再生”

果不其然,經查詢,被執行人在當地銀行确有開戶,且不定期有大額存款彙入。因被執行人違反财産報告制度,未如實向法院申報真實财産情況,法官決定“投石問路”,依照申請執行人申請,依法将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再出發 海澱法院助力革命老區旅遊企業“造血再生”

“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迫于壓力,“失聯”已久的被執行人終于現身,主動聯系法院和申請執行人“服軟”。該公司向法院坦陳,由于疫情影響以及自身投資經營政策失當,公司資金鍊現嚴重緊張,合同違約實屬迫于無奈,對自身沒有如實申報财産的行為也已深刻檢討,因為受到失信懲戒,公司接下來的融資經營都面臨巨大困難。

一方面,被執行人現階段的現金資産遠不足以覆寫本案标的;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當地旅遊業複蘇在望,被執行人預期經營收益持續向好。基于上述考量,為最大限度兌現申請人的合同權利,同時幫助被執行企業脫困複蘇,扭虧為盈,海澱法院積極踐行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依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廣聯外力積極組織雙方溝通協商。

經過多方努力,雙方當事人選擇“握手言和”,最終達成執行和解,被執行人以其名下新獲得的土地使用權作為抵押提供擔保,申請人同意給予被執行人一年的寬限期,允許其延期履行,并向法院申請解除對被執行人采取的失信懲戒措施。這也就有了開頭的這一幕。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再出發 海澱法院助力革命老區旅遊企業“造血再生”

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要求執行工作做到“剛柔并濟”,既有鐵腕強執,又有善意溫情。本案中,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當地作為支柱産業的旅遊行業不可避免受到沖擊,部分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對于這類被執行人,人民法院不光要發力強執,堅決打擊拒執行為,還要對症下藥,搭建雙方信任橋梁,引導市場主體修複信用,“造血再生”。海澱法院依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創新建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善用 “商事執行糾紛商人解”的成熟模式,積極落實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推出系列保企穩業務實舉措,對法律關系簡單清晰,适宜協商調解的案件,聯合北京市工商聯下屬商會,引入社會力量積極推動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在最大化實作申請人權益的同時幫助企業複工複産,“轉危為安”,已成功調解涉民生、涉中小微企業保護案件百餘件,有力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實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紅色基因則是革命老區人民群衆傳承至今的不變底色。正如同本案中正努力自救、謀求恢複生産經營的旅遊企業一樣,對所有市場主體而言,良好有序的營商環境,善意文明的執行理念,必将使綠水青山折射出法治和誠信的光芒,讓秀麗山水與紅色文化在這片土地交相輝映,在新時代繼續煥發出奪目色彩。

供稿:海澱法院

文:鄭元昊 宋玥陽

編輯:姜欣雨 姚日輝

(圖檔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