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蔚來養得起歐洲“三胎”嗎?

作者:虎嗅APP
蔚來養得起歐洲“三胎”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車市物語(ID:autostinger),作者:彭斐,原文标題:《蔚來的“三胎”:身在歐洲,心向何處?》,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蔚來正計劃推出第三個汽車品牌‘螢火蟲’,團隊的核心人員已經搭建好了,零部件也快要定點完成了。”蔚來内部人士施傑(化名)告訴車市物語,“其研發團隊在合肥,将和蔚來、阿爾卑斯一樣都是獨立營運。不同的是,螢火蟲前期隻在歐洲市場銷售。”

如果将時間撥回至一年前的8月,不難發現“螢火蟲”的蛛絲馬迹。彼時,蔚來汽車CEO李斌率隊來到了五菱參觀,并試駕了五菱最新的新能源車型——寶駿KiWi EV。

李斌盛贊了KiWi EV的原創性、科技感和未來感,甚至還做起了寶駿的銷售:“蔚來汽車的車主們,如果家庭第二台車就應該是KiWi EV 這樣的産品,時尚、年輕、好玩。”

可能在那個時刻,李斌心裡就埋下了一顆種子,想要造一輛像五菱那樣的國民小車。當時,蔚來剛剛透露計劃,将成立“阿爾卑斯”副品牌,李斌的五菱之行引發了很多猜測,蔚來的“副品牌”要去搶五菱的蛋糕。

但随着“阿爾卑斯”浮出水面,以及李斌親口表述的副品牌“不會進入五菱宏光的細分市場”,打消了外界的猜疑。

現在看來,李斌不會無緣無故跑去五菱做調研。據悉,蔚來的螢火蟲将覆寫10萬~20萬元的中低端市場,但它會錯開競争激烈的國内市場,轉去歐洲市場賣。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當下,車企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推出多品牌已不是新鮮事。可在第二個品牌阿爾卑斯還沒熟透之際,又要匆匆推出第三品牌,并且是難度加倍的歐洲市場,蔚來走這一步棋,背後有何深意?

蔚來第二次“放下身段”

在戰略打法上,蔚來汽車基本複制了特斯拉的思路,首款車型為高端超跑,進行核心技術儲備并樹立品牌形象,随後向豪華車型以及中高端市場延伸。

但特斯拉以單一品牌面對高中低端市場,蔚來汽車則選擇了類似大衆汽車集團内“奧迪、大衆、斯柯達”的階梯式矩陣,以30萬、20萬、10萬作為三個子品牌的分水嶺。

李斌認為一個品牌能承載的價格帶有限,再往下推出更平價的車型,就需要另起爐竈。

蔚來曾經是新勢力之首,在過去兩年裡有過許多高光時刻。這跟自身的高端化路線緊密相關,恰好踩中了新能源市場“兩頭大、中間小”的發展勢頭,這個區間燃油車的競争不充分,蔚來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可現在,曾經競争最激烈的燃油車中端市場,正被新能源汽車品牌快速打開。包括零跑、哪吒等新勢力都在近期收獲了不錯的成果,這是蔚來所欠缺和“羨慕”的。

蔚來養得起歐洲“三胎”嗎?

早在2020年财報會議上,李斌就透露過“進入大衆市場是蔚來的長期戰略”。做阿爾卑斯是蔚來第一次放下身段,而做螢火蟲是第二次放下身段。這并不讓人意外,因為無論汽車行業怎麼變,規模化永遠是最根本的競争力。

隻是未想到,第三品牌會繞過中國市場,直攻歐洲市場。“現在國内中低端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價格戰的重災區,蔚來很難在這一片紅海中殺出一條道路,但歐洲不一樣,仍是一片藍海。”施傑對此解釋。

在歐洲市場布局,蔚來可謂是新勢力的排頭兵。2021年5月,蔚來就官宣了“挪威戰略”,計劃兩年内在歐洲傳遞7000輛ES6和ES8。但遺憾的是,一年半過去了,還沒有太大的起色。

資料顯示,2021年,蔚來在挪威隻賣出200台ES8,2022年前7個月為550台,在純電車型銷量榜中排名僅為第35名。

銷量受挫,主要是因為蔚來的現有産品線并不适合歐洲。中國消費者更看重高續航、高智能的電動汽車,而歐洲地方小,續航就顯得不那麼重要,開着一款适合自己用車場景的車就行。

歐洲市場一直以小型車、緊湊型車為主導,即使是純電動車市場,小車依然是歐洲的主旋律,比如大衆ID.3、雷諾ZOE。而蔚來的ES6、ES8、ET5、ET7都是中型、中大型車,且未建立一定的品牌辨別度,難以打開歐洲市場。

如果是螢火蟲,蔚來或有機會突圍。首先,歐洲車企觀念比較保守,像大衆、Stellantis、BBA這些老牌車企也不擅長智能化技術,但并不意味歐洲人對智能化沒有需求,市場教育正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使用者,早年前被人嘲笑的大屏和多屏,近期BBA車企也在效仿。

蔚來養得起歐洲“三胎”嗎?

大衆ID.3(圖源:汽車之家)

據了解,螢火蟲車型将支援換電,搭載L2+級輔助駕駛,與歐洲現有的主流車型比,螢火蟲的智能化是其優勢之一。

其次,螢火蟲在歐洲市場也可采用BaaS方案,更進一步降低其售價,理想狀态下,走量款能幫助蔚來更快地在歐洲打開局面。

在本地化方面,蔚來已開始籌建工廠。李斌曾對海外市場建換電站的成本表示過擔憂,“如果長期來講,在歐洲部署比較多的換電站,換電站也要考慮本地生産,運輸費用确實挺貴的。”

蔚來養得起歐洲“三胎”嗎?

圖源:蔚來官方

正因為此,蔚來近日宣布,在匈牙利佩斯州投資建設的蔚來能源歐洲工廠将于9月投入營運。蔚來能源歐洲工廠占地約10000平方米,是蔚來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座工廠,也是蔚來加電産品的歐洲制造中心、服務中心和研發中心。

先前,蔚來在歐洲表現出來的實際行動,要遠遠小于欲望,但現在看來,蔚來要動真格了。

“一個人拿着紅纓槍叫陣”?

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目前處于供給不足狀态。2022年5月,大衆汽車方面透露,2022年歐洲和美國的新能源汽車訂單額度已滿。

不過,即使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前景大好,蔚來的前行之路也不會平坦。

想打入中低端市場,背後要具備成本效益且傳遞量跟得上的優勢,而從去年開始,蔚來已經多次由于疫情、缺芯、動力電池短缺,甚至工廠改造等原因,造成産能危機、無車可交。

蔚來養得起歐洲“三胎”嗎?

圖源:蔚來官方

與上述消息相對應的是,在日前舉行的2022年蔚來合作夥伴日上,李斌直呼“拜托合作夥伴頂住”,原因是ET7原計劃在7月邁上一個新台階,但是,因為壓鑄件供應不足,導緻7月生産較計劃減少了數千台。

據施傑透露,蔚來的兩個新品牌車型也會使用一體壓鑄技術,比如副車架。“目前副車架産能壓根排不過來。”

“如果蔚來的傳遞量提不上來,以後想做中低端市場那更是困難。”汽車分析師王樂(化名)對車市物語稱。可以說,短期内,蔚來在國内市場已經應接不暇了,很難再騰出一部分産能轉移至歐洲市場。

雖然賣小車很容易做到規模化,但前提是車企要有很強的供應鍊成本管控能力,這點蔚來也不是專長。

從現有傳統車企品牌在10萬元級别的市場看,諸如歐拉好貓、比亞迪海豚等,基本實力不俗。這背後有兩層因素,一是長城、比亞迪擁有自己的生産工廠,而且電池自給自足,能更好地控制成本;二是企業自身的規模,一家100萬年銷量的企業與一家10萬年銷量的企業,在和供應商談采購成本時,籌碼和議價能力是不同的。

五菱宏光MINI EV之是以價格能拉低,也是由于其巨大的銷量規模支撐。而長安新能源在學習了一陣子之後,近期受材料、供應商漲價的壓力後也撐不住了,暫停了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訂單。

回看蔚來,目前由江淮汽車代工生産,不但需要支付高昂的代工生産費用,在疊代上也趨于緩慢。即使BaaS方案能降低售價,但能否在海外打開局面存一定的不确定性。

蔚來養得起歐洲“三胎”嗎?

圖源:蔚來官方

比如,即使是國内以成本效益著稱的五菱神車,到了海外市場,由于沒有大規模本地化配套支援,整車成本無法與中國國内相比,是以隻得艱難“仰攻”。

“蔚來缺乏規模效應和體系能力,和歐洲主流車企的力量對比,蔚來就好比‘一個人拿着紅纓槍來叫陣,而對方是現代化完整的防禦體系’。”王樂說。

此外,國内外環境不一樣,蔚來的商業模式能否跑得通?這些可能都要打一個問号。

李斌深知背後的艱難,他曾在釋出挪威戰略時稱,國際化是特别艱苦的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的,難度肯定比在中國市場要難一個量級還不止,但是再難的事情總是要有人去做。”

年年虧損,“三胎”養得起?

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正迅速由啞鈴狀向金字塔形轉變,蔚來推出中低端品牌,是一次必要之舉,通過可觀的中部地帶,進而分攤研發、制造等多個方面的成本,進一步優化财務報表。

不過在蔚來身上,能夠看到共享的分攤體系很少。由于車身尺寸限制,螢火蟲不會使用蔚來現有的平台開發,而是會專門建立一個平台進行單獨開發。“螢火蟲和阿爾卑斯都是,兩者平台并不相容的。”施傑說道。

不僅平台如此,換電站也是,各自品牌之間獨立營運。“目前蔚來品牌的5678車型用的是一代和二代換電站,未來的阿爾卑斯和螢火蟲沒法用前兩代換電站。”施傑坦言,“第三代換電站正在籌劃中。”

這也意味着蔚來前期建設的1000多台換電站或面臨翻新或重建。要知道,此前蔚來的單個換電站的建設成本約在200萬元,“這樣重資産的投入下,蔚來要實作盈虧平衡或是一個悖論。”另一位業内人士對此表示。

更何況蔚來的兩個新品牌,一個在中國市場,一個在歐洲市場,蔚來采用複制模式,将産品、直營直銷、NIO House、換電、服務中心,全部照搬。相比其它中國品牌,蔚來的資金投入要多得多。

蔚來養得起歐洲“三胎”嗎?

圖源:蔚來官方

如果參考比亞迪,與蔚來差不多的時間進入歐洲市場,但此時蔚來的步伐已經相對落後了。

2021年5月,比亞迪宣布與挪威經銷商集團RSA合作進入挪威市場;當年8月,比亞迪唐EV開始在挪威傳遞。資料網站elbilstatistikk顯示,2021年比亞迪唐EV在挪威市場的上牌量為1067輛。2022年前七個月,唐EV在挪威銷售1125輛,而蔚來銷售隻有550輛。

一名熟悉比亞迪歐洲業務的人士稱,新品牌進入新的市場,還是需要依靠本地管道,否則難以打開局面。除了在歐洲市場推出高端車型唐EV後,未來比亞迪還要再往下延伸。

除了與海外主流品牌拼搏外,螢火蟲和比亞迪也必有一戰。“就目前看,蔚來想要做到像比亞迪那樣的規模,無論是國内還是歐洲市場,短期内是達不到的。”王樂如是說。

先前,蔚來的“高端”幾乎都是靠燒錢燒出來的,在塑造品牌形象的同時,不得不面對巨額虧損。成立已經8年的蔚來,目前仍然還未實作盈利。2021年,蔚來淨虧損達40.2億元,現金儲備554億元。來到今年一季度,蔚來淨虧損17.8億元,現金儲備縮水至533億元。

在母品牌壓力陡增、銷量開始停滞、盈利艱難的背景下,進入中低端市場,意味着要燒更多的錢,承擔更大的風險,年年虧上幾十億的蔚來,還能不能一邊燒錢,一邊多研發兩個子品牌?

上述人士認為,“以蔚來現在的能力,還完全不足以支撐做3個品牌。如果想做最好是靠外部的聯合,比如整合五菱資源,打開歐洲市場局面,這對提升銷量有好處。”但這在蔚來内部看來是不可能的,“蔚來有錢,也更需要講資本故事。”

在蔚來2021年财報會上,李斌提到,2024年會實作盈虧平衡。從兩個子品牌的投産節點看,阿爾卑斯将在2024年量産,而螢火蟲預計最快也要在2025年。由于産能和銷量爬坡需要一定的時間,蔚來至少需要為兩個新品牌持續輸血長達3年的時間。

尚處于“國小生”階段的蔚來,除了在研發、生産、管道等層面繼續“自我奮鬥”,還需要再孕育兩個“嬰兒”,向資本市場講好新的故事,以擷取更多的資源支援。

隻不過,這個故事能否講得動聽,一方面要看李斌的構想與口才,另一方面也要看中國與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蔚來屢屢強調“要與時間做朋友”,但對所有的創業公司而言,時間視窗不是無限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車市物語(ID:autostinger),作者:彭斐

本内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