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女王昭君出塞遠嫁,是心甘情願的,還是薄情皇帝送的人情?

作者:昕昕仔說曆史

在古代什麼是最可怕的?不是戰争,而是女人之間的鬥争。皇宮裡得寵的女人要想盡辦法保住位置,而沒得寵的卻要争寵上位,隻要這樣才不會被欺負,而她們為了得到權力和寵愛,使用出的手段,一點都不比戰場上的将士們差,隻有你想不到的,就沒有她們做不到的。

但是在兩千多年前,一場後宮争鬥卻鬥出了一段流傳千年的佳話。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原本出生在一戶平民之家,從小生的聰明伶俐,很是讨人喜歡。當漢元帝昭示天下選秀女時,王昭君又因長相好看,成為南郡首選。入宮後的王昭君因為心思單純,處處受到别人的陷害,以秀女身份進宮,卻成了一名宮女,又因得罪了畫師毛延壽,被漢元帝認為是一名長相醜陋的女子,是以連皇上的面都見不着,更不用說憑借着自己的美貌當妃子或是皇後了。

美女王昭君出塞遠嫁,是心甘情願的,還是薄情皇帝送的人情?

在後宮裡,王昭君雖然見不到皇上,但她卻能見到皇後,畢竟在碩大的後宮裡,皇後有着絕大的權力,當皇後第一眼看見王昭君時,心裡别提有多羨慕嫉妒恨了,心想這樣的美人如果讓皇上看見,那自己皇後的位置豈不是很危險。是以在皇後的訓示下,王昭君處處受到排擠,可以說在後宮裡的日子過得很是艱辛。

那麼生活在底層的王昭君,又如何跟和親扯上關系呢?這就要看和親是誰先提出來的。早在漢高祖劉邦揭竿而起,從秦朝手中奪得天下後,草原上的匈奴部落,也得到了統一,随着匈奴人的勢力壯大,他們有了擴大領土的想法。在公元前201年,首領冒頓單于領着四十萬大軍,大舉南下,給劉邦來了一個下馬威,堂堂高祖皇帝就這樣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點被活活餓死。

美女王昭君出塞遠嫁,是心甘情願的,還是薄情皇帝送的人情?

最後還是劉邦手底下的人想出一個辦法,湊了大筆的金銀财寶,還送給冒頓單于一個老婆,這才讓劉邦撿回一條命。但是這個老婆可不是随便拿出來的一個人,而是自己的女兒,因為隻有兩家結為了親家,戰争才會停止,就這樣漢朝的和親政策,讓他們和平相處了幾十年。

可是當漢朝傳到漢武帝劉徹手裡的時候,兩邊又打了起來。因為當時的劉徹認為自己國家兵強馬壯,根本用不着和親來委曲求全,不僅要送女兒每年還要送東西,是以一聲下令讓将士們拿着刀槍,就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戰争。好戰的漢武帝将匈奴打的四處逃竄,但始終沒真正地消滅匈奴,因為匈奴是遊牧民族,即使将他們打散後,沒過幾年又會聚攏在一起。

美女王昭君出塞遠嫁,是心甘情願的,還是薄情皇帝送的人情?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沒能消滅匈奴,是以當漢元帝登基後,他不想走老爹的舊路,不願再勞民傷财,沒完沒了地打下去,想用和親來化解兩國之間的沖突。而匈奴的新首領呼韓邪單于,也是一位不喜歡戰争的人,并且主動提出了和親,還将自己的兒子送到長安作人質。面對匈奴如此大的誠意,漢元帝不能不接受,但是這外嫁的公主确實不好找。漢朝的公主都是長在溫室的花朵,從小沒受過生活環境的苦,而匈奴人都生活在苦寒之地,男人去了都不一定能受得了,更不用說是女子了,并且還是自己的親生女兒。要說選一位親王大臣的女兒,冠上公主的名号嫁過去也行, 但是這也得姑娘同意才行,不然逼瘋逼傻更不好辦。

而在宮裡的王昭君,聽到匈奴人要和親時,居然自己主動站出來,表示自己願意出使和親,畢竟在宮裡受到各種委屈不說,還見不到皇帝永無出頭之日,還不如遠嫁匈奴。再加上皇後的舉薦,将王昭君推出皇宮,自己以後的生活也能好過些,就這樣在雙方的推動下,王昭君成了最合适的和親人選。

美女王昭君出塞遠嫁,是心甘情願的,還是薄情皇帝送的人情?

當王昭君收拾妥當,準備拜别皇帝時,同時也是皇帝第一次見王昭君,據說當時漢元帝的腸子都悔青了,因為他沒見多如此漂亮的人,而這樣的美人卻要便宜了呼韓邪單于,這讓漢元帝怎能不生氣,但是君無戲言,事情已經沒了回旋餘地,漢元帝隻能錯失這樣的美人。

但是在野史中還有第二種說法,王昭君入宮後不久就成了漢元帝的妃子,并深受皇帝的寵愛, 但是時間長了,皇帝又喜歡上了其他的女子,正好此時呼韓邪單于前來和親,是以漢元帝忍痛割愛,将王昭君許給了呼韓邪。

王昭君出塞遠嫁,不管是心甘情願還是薄情皇帝送的人情,總之這位和親公主,是匈奴百姓心目中的女神,他不僅帶去了糧食的種子,還帶去了工作方法,并且還能給百姓看病,是以在匈奴人心中,王昭君的地位非常高,而她也讓漢匈之間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和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