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宋《墨龍圖》領銜,看粵藏宋元書畫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綜合報道

澎湃新聞獲悉,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宋元書畫文物特展——“繪冠南天——粵藏宋元書畫特展”将于8月19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覽首次彙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等6家嶺南地區文博機構收藏的宋元書畫珍品50餘件。展出的重要展品包括南宋陳容《墨龍圖》軸、元代趙孟頫行書《陋室銘》卷、元代李衎《纡竹圖》軸等。

回望曆史的長河,清代中晚期,以吳榮光、潘正炜為代表的著名藏家曾将一批宋元書畫名迹彙聚廣東,為廣東地區的宋元書畫收藏奠定了基礎。雖然目前廣東文博機構所收藏的宋元書畫屈指可數,但在國内各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此次展覽所展出的展品精品多、珍貴文物多。其中,一級文物達29件/套,二級文物4件/套,三級文物1件/套,珍貴文物數量占到所有文物展品總數的66%。展覽還将呈現數件明清時期僞造的“宋元書畫”,揭秘書畫作僞的故事。

南宋《墨龍圖》領銜,看粵藏宋元書畫

北宋佚名《群峰晴雪圖》軸 廣東省博物館藏

據悉,此次展覽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宋元書畫文物特展。不僅首次彙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等6家嶺南地區文博機構收藏的宋元書畫珍品,還特别從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借展清代粵籍名家吳榮光、孔廣陶等收藏過的部分宋元書畫名迹和廣東人最早的傳世墨迹,并遴選展出一些深受宋元名家影響的後世作品。陣容豪華,流芳百世,可謂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宋元書畫文物特展。

南宋《墨龍圖》領銜,看粵藏宋元書畫

宋拓王沇本蘭亭序(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墨龍圖》領銜,看粵藏宋元書畫

宋拓王沇本蘭亭序,故宮博物院藏

“繪冠南天——粵藏宋元書畫特展”立足于“粵藏”和“宋元書畫”這兩個基本點,根據宋元書畫的名作與呈現出的審美意識、南粵先賢對宋元書畫鑒藏的傳統與成就、宋元書畫典範對後人的影響與啟發,将該展覽劃分為“嶺海今藏,宋元意态”“南天古鑒,粵迹留痕”“留芳遺韻,澤被後世”三大部分。同時,根據展品内容、作者等方面的不同,這三個部分又被劃分為多個單元進行展出。

南宋《墨龍圖》領銜,看粵藏宋元書畫

《足軒銘卷》,葛長庚,宋代,故宮博物院藏

據介紹,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将重點聚焦于“粵藏”二字,首次将嶺南地區文博機構收藏的宋元書畫進行集中展示。深入挖掘和突出嶺南本土文化特色,讓寶貴的文化遺産“活化”,同時讓更多學者、群眾關注到廣東的書畫鑒藏。

該展覽同樣也引出了廣東鄉賢吳榮光、潘正炜等藏家的鑒藏往事。

吳榮光(1773—1843年),字伯榮,号荷屋、拜經老人,廣東南海人。官至湖南巡撫。能詩文,精鑒賞,收藏書畫字帖甚多。著有《辛醜銷夏記》、《筠清館金石文字》、《帖鏡》等。其中《辛醜銷夏記》為著錄書中精審之作,此書成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季,時值辛醜年,故為書名。全書對吳自藏或借觀的法書、碑帖、繪畫計146種進行了尺寸标注、印章辨認、款識和題跋的抄錄等項著錄工作,其中對作品的真赝考證及記述作品的流傳經過較為詳赅,也最為重要。

潘正炜(1791-1850),字榆庭,号季彤,又号聽颿樓主人,廣東番禺人。洋行商人。廣東著名鑒藏家。精鑒别,富收藏書、畫;著有《聽帆樓詩鈔》《聽帆樓書畫記》。潘正炜既出身于富豪的外貿之家,又成長于書香世代的科第名門,潘正炜得自家風的陶冶,自幼勤學善書,崇尚蘇(東坡)、米(芾)筆法,精小楷,亦中副榜貢生。在洋務之暇,他嗜好書畫、碑貼的收藏與鑒裁。收藏之宏富,譽為“甲于粵東”。

南宋《墨龍圖》領銜,看粵藏宋元書畫

南宋 馬和之《鄘國四篇圖》卷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此次展覽不少展品都是以吳榮光、潘正炜為代表的粵籍名家舊藏。

此次展覽的形式設計是從“宋元書畫美學”出發,輔之以多元化的展示手法、沉浸式的互動體驗,讓觀衆在觀展過程中能夠直覺感受到“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象征魅力,身臨其境地感受宋元書畫的藝術魅力和時代特色。

另外,策展團隊還特意設定了部分“數字展品”,将一些因各種原因無法借展的宋元書畫名迹以數字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給觀衆帶來資訊化、科技化的展覽體驗。

南宋《墨龍圖》領銜,看粵藏宋元書畫

《墨龍圖》軸,陳容,南宋,廣東省博物館藏

廣東省博物館藏南宋陳容《墨龍圖》軸,以兩幅絹拼成,畫家用粗勁的線條勾畫龍身并以淡墨暈染,畫面右下角還有作者自題“抉河漢,觸華嵩;普厥施,收成功;騎元氣,遊太空”。展現出飛龍騰躍九天、叱咤風雲、勢震山河的磅礴氣勢。更重要的是,陳容畫龍真迹傳世不多,此圖可謂是其傳世作品中罕見之鴻篇巨制,尤其顯得彌足珍貴。

南宋《墨龍圖》領銜,看粵藏宋元書畫

元代趙孟頫《行書陋室銘》卷 廣東省博物館藏

廣東省博物館藏的元代趙孟頫的《行書陋室銘》卷,曾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啟功、徐邦達、劉九庵等先生鑒定為真迹。此卷共19行,計86字,通篇結字扁平,用筆方圓并舉,氣勢端秀,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早年書風“初臨思陵”“元貞以前,猶未脫高宗窠臼”的特點。

南宋《墨龍圖》領銜,看粵藏宋元書畫

《纡竹圖》軸,李衎,元代,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廣州藝術博物院藏的元代李衎的《纡竹圖》軸,寄托了作者深邃的情思和理想。除了上述介紹的幾幅書畫珍品之外,展覽還将呈現數件明清時期僞造的“宋元書畫”,帶你揭秘書畫作僞的故事。展覽現場還有更多宋元書畫名迹藏品齊齊亮相

責任編輯:陳若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