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

作者: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 zhanghong20091205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态

(此處已添加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亂世之中罕有全者,人、物皆然,莫道一宅。然昭著青史之兇宅,或僅此一例,其竟位于建康城太社西。自吳國名将丁奉于末帝孫皓建衡三年(271年)去世,至劉宋吏部尚書王僧綽于劉劭弑逆期間(453年)死于非命,一百八十三年間,數易其主、七逢險厄,不可謂不兇也。

曾仕強先生曾說,我們窮其一生追求的結局,不過兩字:好死。想想現實生活,似乎确系如此。比如憎恨某人痛至骨髓,不過四個字:不得好死。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些曾經寄居此處兇宅的“亂世名人”的“下場”是怎樣的呢?

首先說說這處空地最早記錄的主人:孫吳名将丁奉。丁奉是元老級别人物,曆侍孫吳四帝,更是迎立末帝孫皓的功臣,但是死後仍被清算,“徙奉家于臨川”,類似發配邊疆。這算是諸位之中,本人得以善終的最好結局,隻不過家人遭殃。

第二位是東晉的尚書左仆射周顗。周顗出生汝南,是當時的名門,“奕世令望”,十三世留名青史,六人單獨列傳。周顗本身也是讓亂臣賊子懼怕的正人君子,王敦每次見到他都臉紅耳熱,即使是寒冬臘月也不例外,“扇面手不得休”。他還是全國聯考2012年遼甯卷文言文傳主。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四月,王敦的叛軍,攻克建康,“以戟傷其口”“血流踵地”,最後殺害于石頭城南門外石頭上,享年54歲。不僅“觀者皆為流涕”,而且今天的讀者也為之捶胸頓足、扼腕歎息,此真“天不佑忠恨千年”乎?

第三位是“亂臣賊子”蘇峻。蘇峻原本是山東人,西晉末年亂世之中,拉了一支隊伍“結壘自守”,後來率衆南渡投靠東晉,元帝任命他為鷹揚将軍。憑借平定王敦叛亂的功勞,被任命為冠軍将軍,擔任曆陽内史,成為萬人精銳部隊的首領,雄霸一方、威震天下。此時把持朝政的庾亮,想調其入京,擔任大司農,以解除兵權。鹹和二年(327年),蘇将軍造反了,與祖約(名将祖逖之弟)起兵,次年攻入建康,專擅朝政。不久被溫峤、陶侃(陶潛曾祖)等人擊敗。可憐一代枭雄,最終落得個“斬首脔割之,焚其骨”的悲慘下場。

第四位是依附司馬道子的袁悅之。袁氏也是名族之後,乃陳郡陽夏人。其袁渙一支,十五世留名青史,十八人單獨列傳。在東晉末年,他投靠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掌權的皇族、會稽王司馬元顯,被其“所親愛”“頗納其說”,算是“助纣為虐”,也可以是“為虎作伥”。安帝元興元年(402年)被桓玄攻破建康滅司馬道子後,“俄而見誅”,也不是善終。

第五位是東晉皇族、章武王司馬秀,他是桓振的妹夫。安帝元興元年(402年),桓玄滅司馬元顯後,掌握朝政。元興二年(403年)十一月,桓玄篡晉,國号楚,年号建始,旋改永始。此舉遭到北府軍劉裕的反對,起兵聲讨,他被迫退回江陵,兵敗被殺,桓楚政權時僅八旬。桓振是桓玄的從侄,在桓玄失敗繼續作亂江陵,于安帝義煕元年(405年)被滅。章武王司馬秀在義煕元年五月,“謀反伏誅”,此例亦是不得善終。

第六位是劉裕武敬皇後的哥哥,即皇帝的大舅子——臧焘。他本人還是可圈可點,“少好學,善三禮”“貧約自立”“操行為鄉裡所稱”。等到劉裕稱帝,他官拜太常,依舊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外戚貴顯,彌自沖約”“茅屋蔬飧,不改其舊”“所得俸祿,親戚共之”,真是榜樣,值得點贊。此後,他以七十高齡退休,當年去世,算是得以善終。孝武帝孝建元年(454),臧焘的侄子,臧質起兵造反,兵敗被殺,禍及子孫,這算是“大兇之事”。從整個家族來說,是一次沉重打擊。

第七位是琅琊王氏中的王僧綽,宋文帝的女婿,宋明帝(文帝之子)的親家。王僧綽同志從小就與衆不同,“有大成之度”“以國器許之”,長大後更是“不以才能高人”。二十九歲官拜侍中,宋文帝更是托以後事,“朝政大小皆參焉”。孰料劉劭弑逆,他被抓住把柄,于是“乃收害焉”,年僅三十一歲,此亦不得善終。

一座大宅院,七位風雲人物。從結局來看,本人得以善終的僅有丁奉和臧焘,然而家族勢力仍然受到清洗,乃至滅枝,更不用被說“焚骨”的蘇峻和“漆頭藏武庫”的臧質。這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兇宅”之說,果真如是乎?

在某種意義上說,天有風雲,人有禍福,地有高卑,宅有吉兇,或一也,是規律。隻不過,“天”“人”相對而言是“動态”,“地”“宅”類似“靜止”,滄海桑田,高岡可以易為卑濕,兇宅難道不可以趨吉?所在亦人為也。兇宅之“兇”隻是不适合人的居住,可能是磁場問題,可能是大氣場問題,還可以是水源問題,還可以是其他現在未知問題。隻要我們找到問題所在,相出相應的辦法,應當可以避免的。其實,像臧焘一樣,保持高尚的品行,即使身在兇宅,也得以安然壽終。

兇宅或許确實存在,改變它有兩條途徑,一曰改變外在形态,使其适合居住,二曰改變品性,讓自己保持高尚品性。這樣都可以免禍。不過作為,流傳千年的堪輿之術,雖說至今蒙上一層神秘面紗,想必其實還是“人”與“地”是否和諧的關系,順應之則“相得益彰”,逆反之即“示以災禍”,由此可見“天”“人”和諧才是最重要的,修德方可彌災。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
談談兇宅:在德,不僅是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