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夏雨來了

作者:印象黃陂
聽,夏雨來了
聽,夏雨來了

文 | 小石頭

聽!夏雨來了!

入夜時分,雨就開始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時而輕松,時而急促,不疾不徐,在快慢之間撩撥着人的神經。初雨來臨之前,天氣異常悶熱,隻聽樓層外挂的空調在一刻不停地嗡嗡着,仿若和夏雨比腳力,要把人牢牢地拴在涼風籠罩的房間裡。

雨落片刻之後,燥熱的氛圍逐漸消減,一絲涼意慢慢彌漫在空間。開窗,深吸一口清涼的空氣,燈光的剪影映照在水泡裡,或明或暗,微微晃動。對面的窗上映襯着一個人影,也在對着空氣做呼吸狀。空間雖迥異,彼此心中對夏雨的期待卻異曲同工。

雨一直下,鳴蟲早已蟄伏,也在燥熱的空氣中享受着清涼。待雨稍一停歇,鳴蟲的叫聲逐漸起伏,歡快着、合奏着。小區外的池塘中,蛙聲早已連綿不絕,是對雨的頌揚,也是對夏夜的回饋,熱與涼交織,靜與燥交融,猶如冰火兩重天,讓人和動物共同體會夏夜的複雜和難以捉摸,特别是在夏雨傾瀉的夜晚。

聽,夏雨來了

夜色深沉,特别是有雨的夜空,呈現一片黑壓壓的态勢,星空早已隐藏在濃雲背後,一切顯得空寂、冷靜。耳畔隻有雨滴敲打牆角的聲音,節奏急促有序,緩和有章,猶如交響樂的合奏,入耳墜心,讓人靜靜地聽雨,叩擊人的心扉。

小區周遭沒有籬笆、沒有竹林、更沒有寬闊的池塘,唯有一爿小小的水窪潛藏在小區外圍。水窪地勢低,遂成了雨水的收集地,也成了蛙類的避風塘。晴空萬裡的夏日,水窪幹涸見底,絲毫不見蛙的影子,隻待夏雨滂沱,水聚成窪的時候,蛙類必然會呱呱叫起來,讓人欽佩它們耐旱潛伏的本領。

在鄉村,喜聽夏雨擊打竹林和籬笆的聲音。雨水和竹木也許是天然的近鄰,彼此的呼應呈現一種悅耳清脆的和諧,于雜亂之中顯出規整的條理,滴答之中應和着、搭配着,催促主人傾聽它們的情思綿綿。夏雨纏綿,少有秋雨的愁思,明麗之中顯出了一絲桀骜不馴,是激情澎湃,是壯碩果敢。午夜的夏雨,少了羁旅的前途茫然,沒了春雨貴如油的吝惜,任人在昏睡之中潛藏幾許期待。

聽,夏雨來了

夏雨過後即天晴,夜空中漸漸呈現一種晴白的色彩,猶如天光放亮前的暮色,陰郁的壓抑消散了,微微在天空撥出一絲清亮。星星點點的燈光從視窗投射出來,給夜色增添了一抹靜谧。夜深,雨住,燈光斷斷續續地關閉,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漸次安歇。靜聽,屋檐殘存的水珠在滴答敲擊着地面,節奏緩,力度慢,聲音弱,卻依舊漸次有序,把獨有的滴答聲清脆地傳遞給夜空。

思緒逐漸恍惚,夏雨早已止步,昏昏沉沉之中一不留神就墜入了夢境。一個孩童正在鄉間的小路上狂奔,隻為追趕頭頂那塊厚厚的積雨雲。雲層胖乎乎、厚墩墩,煞是可愛,在清朗的空中顯得格外突兀,孩童的好奇心有時比牛膽還壯。他身子後傾,仰頭觀望,仔細瞧着這款迥異于其他雲塊的黑雲,絕無躲避或逃逸的心,隻有對視之間目光絕不挪移的勇敢。

幻想着一個筋鬥雲能夠跳到雲層之上,揮動手中的“金箍棒”,叱咤風雲賽悟空。雲過風起,豆大的雨點噼裡啪啦砸到地面,瞬間把人裹挾進去,片刻之間孩童就被澆成了“落湯雞”。淚水混合着雨水,英雄夢碎,雨點如墜,敲擊在腦袋上,生疼生疼,眼前早已模糊一片。

聽,夏雨來了

夢醒時分,窗外早已天光大亮。被雨水沖刷過的窗棂潔淨明亮,透過窗看到片片水窪,深淺不一,揪着天空倒影在其中嬉戲。鳥兒早起,俊俏地在空中劃過,留下一抹兒優雅的剪影,叽叽喳喳地呼朋引伴。鳴蟲的唱和片刻也沒有歇息,在這透過雨的清晨歡呼着雀躍着。空氣中透着清新、清爽、清朗,深吸一口,神清氣爽。

滂沱、強勁、粗犷豪邁、傾盆如注、氣勢如虹仿若是夏雨本色,在無數的文字當中讀到夏雨,都在描述其剛硬的性格。其實,夏雨溫柔也多情,猶如今夜的雨,淅瀝連綿,像雨巷中撐着油紙傘的女子,款款而行,攜一抹相思,握一絲牽挂,在輕盈的滴答聲中撩撥人的心弦,清澈悅耳,綿綿連連。

本文作者小石頭授權印象黃陂釋出

關于作者 小石頭,文學愛好者,閑暇之餘喜歡碼放文字,享受寫作的快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