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6年,一女子偷熊貓出中國,海關:這是什麼?她說:一隻哈巴狗

國寶大熊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長得呆萌呆萌的,圓滾滾、毛茸茸,還有一對黑眼圈。讓人不禁感歎,世界上怎麼有如此可愛的生物?

自古以來,它就是大陸獨有生物,是以呆萌的外表、溫吞的性情,受到不少國家的觊觎。

早在1936年,就有美國人來偷大熊貓,最後竟還讓她得手了,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

1936年,一女子偷熊貓出中國,海關:這是什麼?她說:一隻哈巴狗

1936年,美國知名動物學家比爾,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尋找大熊貓。

然而在上海的時候,因為食道癌病逝途中。出師未捷身先死,說的就是他吧!他的新婚妻子露絲•哈克尼斯悲痛欲絕,終日沉浸在曾經的美好中。

某一天,她突然振作起來,萌發了尋找大熊貓、完成丈夫遺願的念頭。

這想法一起,就再也按不下去。畢竟如果做成了,一來可以完成丈夫的遺願,二來能夠名利雙收。于是露絲辭去設計師的工作,變賣家産,用所有的積蓄籌建起一支探險隊。

1936年10月,這支美國探險隊,遠渡重洋來到了中國四川。

經過約二十天的搜尋,他們在汶川的山林深處,發現了落單的熊貓幼崽。這是一隻約兩個月大的雄性熊貓,此時孤零零地待在一個樹洞裡。一看到幼崽,露絲就興奮的沖上前抱起,并給它起名“蘇琳”。

1936年,一女子偷熊貓出中國,海關:這是什麼?她說:一隻哈巴狗

之後這些人輾轉來到上海,準備乘船回美國。

在那個年代戰火紛飛,海關是不允許帶走活物的,更何況是一隻珍惜的熊貓。

露絲賭上了一切,就為帶回去一隻熊貓,怎麼可能心就此放棄?為了帶走熊貓,露絲用錢打通了關系。

11月,露絲把“蘇琳”放在柳條筐裡,随身攜帶着登上了駛往美國的輪船。海關從業人員看到了幼崽,詢問這是什麼?露絲氣定神閑地在登記表上寫下“随身攜帶哈巴狗一隻”。哈巴狗與熊貓的差異有多大,也真是荒唐至極?

1936年,一女子偷熊貓出中國,海關:這是什麼?她說:一隻哈巴狗

露絲如此膽大,還不是仗着美國施壓,竟明目張膽的騙人。

而大陸的熊貓幼崽,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偷走了。露絲一抵達舊金山,就在美國引起了轟動。那時美國人從沒見過大熊貓,一時間所有人都被它呆萌的外表俘虜。

尤其它全身隻有黑白兩種顔色,分布還十分固定。這讓衆人驚奇,它的毛發究竟是怎麼長得?為什麼隻有黑白色?

獨特的外表

大熊貓為什麼隻有黑白兩種顔色?總不會是為了賣萌吧!當然,這是玩笑的說法。大熊貓的黑白外表,目前主要有三種解說。

1936年,一女子偷熊貓出中國,海關:這是什麼?她說:一隻哈巴狗

第一種,保護色解說。人們認為大熊貓的黑白色,有利于它們在雪地以及密林裡隐蔽。黑色可以與岩石、陰影、樹幹等深色事物融為一體,而白色則與雪地、枯葉等淺色物體相近。說白了,就是一種保護色,能讓它們減少紛争。有研究表明,超過55米後,大熊貓的輪廓,會在捕食者眼裡變得模糊。

第二種,認臉解說。我們人類差別衆人,靠的是五官。而大熊貓呢?全身毛茸茸的,大體一看長得都一樣,它們又該怎麼區分?當然隻能靠毛色了呀。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大熊貓。它們差別同類,靠的就是那些黑白組合的毛發。

第三種,警戒解說。黑黑的眼睛,黑黑的耳朵,乍一看,是不是還有點吓人?有科學家認為,大熊貓腦袋上的黑色耳朵,有恐吓敵人的作用。要知道這群國寶,平時一啃起竹子來,就什麼也忘了。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孩子,都能忘得一幹二淨。是以當有捕食者來襲時,自然不能及時發現。

但有了這對耳朵就不一樣了,跟眼睛一樣黑黑圓圓的,會讓别的動物以為是眼睛。動物捕獵講究的都是偷襲,這都被對方發現了,還怎麼繼續?是以不少獵食者都會放棄狩獵,轉而尋找下一個目标。是以大熊貓自然能繼續啃竹子了,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愧是國寶。

1936年,一女子偷熊貓出中國,海關:這是什麼?她說:一隻哈巴狗

熊貓血淚史

熊貓在大陸繁衍了百萬年,數量自來稀少,卻也沒現在這麼稀少。之是以出現瀕危的情況,跟二戰時期有一定關系。

上面說到美國人露絲偷走了熊貓幼崽,這隻萌物很快受到西方人的青睐,可惜不到一年就死了。

但西方人見識到了這種萌物,怎麼可能不想繼續擁有?

之後,這些外國人開始對熊貓下手,來中國肆無忌憚地搜尋大熊貓。短短三四年,就讓國内熊貓數量銳減。有的被抓到了外國,有的在捕捉時死亡,更多的是飼養不利,導緻大熊貓身亡。哪怕如此,這些喪心病狂的人也沒停止殘忍的步伐,為了利益,大量捕捉這些珍稀生物。

發現熊貓數量銳減,國民政府也有出台政策,限制外國人捕獵。可惜在戰火紛飛的歲月,人都顧不上呢,哪有功夫管熊貓?落不到實處的政策,終究都是空話。

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大熊貓被運往國外。哪怕它有着尖牙利齒、堪與北極熊媲美的咬合力,依舊抵不過獵人的槍支彈藥。然而到了國外,人都會水土不服,更何況大熊貓?再加上人們對熊貓習性的不了解,大量熊貓客死異鄉。

直到新中國成立,這些偷獵者們才漸漸消失,熊貓們總算有了休養生息的時間。

1936年,一女子偷熊貓出中國,海關:這是什麼?她說:一隻哈巴狗

成為國寶

1962年,熊貓就成為大陸保護動物,并設立自然保護區。

到1988年,随着熊貓數量漸少,更是成為一級保護動物。但是需要保護的珍稀動物那麼多,大熊貓又是怎麼成為國寶的?從衆多物種裡脫穎而出,大熊貓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

這就說來話長了。要知道,大陸很早就發現的大熊貓,并将之馴化,不過那時候人們叫它食鐵獸。

上古時候,黃帝甚至将其帶上戰場。别看它呆萌呆萌的,但咬合力驚人,在食肉動物中排第五。再加上那對熊爪,一巴掌就能讓你見西天。這樣的實力可不萌,而是猛。

從那時起,熊貓的地位就不低了。畢竟在戰場上的,不是敵人,就是戰友,熊貓的實力足以稱得上戰友。熊貓戰力驚人,但性情溫吞,平時不挑事,見人也不怕,慢慢被當成了和平大使。

比如西晉時,兩軍交戰,若有一方要投降或是休戰,就會高舉畫着熊貓的旗幟,跟現在的舉白旗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在唐朝時,熊貓還被賦予外交的職責。當年日本使者來唐朝賀,武則天送的禮物中,就包括兩隻大熊貓。作為國禮,大熊貓的待遇怎麼會差了?它們去日本的時候,随行的還有兩個專門的馴獸人,以及大批侍衛。

1936年,一女子偷熊貓出中國,海關:這是什麼?她說:一隻哈巴狗

到了明朝,熊貓甚至被當成祥瑞送給皇帝。

從古至今,哪種動物能有熊貓特别?更别提到了近現代,熊貓還被賦予外交的意義。1941年,為答謝美國,國民政府把大熊貓作為“珍貴而具有中國特色的國禮”,送給了美國。

新中國建立後,“熊貓外交”更是進行的如火如荼。僅1957年到1982年,就有23隻大熊貓相繼被送往國外,包括蘇聯、美國、法國、日本等等。後來發現國外養不好,熊貓數量也越來越少,于是将贈送改為了租借。到了如今,又改為合作研究。

大熊貓這種萌物,有誰會不喜歡呢?哪怕跨越了國界,依舊受人歡迎。也是是以,才能成為緩和國際關系的國禮。而“吸熊人”更是願意排隊數小時,隻為看它憨态可掬的樣子。

萌,是不分國界的。每當大熊貓出訪外國時,總能得到如天王巨星般的歡呼。尤其是那一身的毛茸茸,滿足了所有人的幻想,簡直是每個“毛絨控”的最愛。

1936年,一女子偷熊貓出中國,海關:這是什麼?她說:一隻哈巴狗

這跟澳洲的國寶,可是大不一樣。畢竟任誰也沒想到,袋鼠都混成國寶了,竟然還能被端上餐桌。看來數量少還是有一定好處的,起碼不會成為食物。不過熊貓這麼可愛,誰會忍心動它呢!

除此之外,大熊貓還有“活化石”的稱号。要知道,它可曾與猛犸象、劍齒虎等動物争鋒,都是同一時期的生物。如今,那些物種成為了曆史,但大熊貓卻長久地流傳下來,成了活化石。是以,它不僅是大陸特有的珍稀動物,還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種種因素,讓大熊貓從衆多珍稀物種裡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的國寶,享受獨一份的寵愛。在國家的大力保護下,大熊貓的數量已有了長足回升,如今已脫離瀕危物種。不過哪怕數量多了些,也沒影響它國寶的地位,一代“萌”主的威力,哪是那麼容易化解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