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波斯到伊朗,阿拉伯地區的異類

#伊朗#,古稱波斯,可能會讓人想到《倚天屠龍記》裡的小昭和眯着雙眼的波斯貓,但是波斯一度被稱為波斯帝國,能被稱為帝國的王朝其實在漫長的世界曆史上并不多見。如今的伊朗,在現代舞台的戲份也很足,兩伊戰争、美伊沖突、伊核協定等等,無不牽動着整個國際社會的神經。伊朗,似乎一直以來就是阿拉伯地區的異類,但伊朗毗鄰巴基斯坦,其實離大陸并不遠。了解伊朗,可以從這本《伊朗五百年》入手,由曆史教授阿巴斯·阿馬特納撰寫,對于伊朗曆史的空白,可以通過本書來填補。

從波斯到伊朗,阿拉伯地區的異類

大多數非專業人士對于伊朗曆史的了解幾乎為零,《伊朗五百年》從1501年起一直到20世紀末,五百年的時間,1000頁的篇幅,也許不能涵蓋所有的内容,但通過曆史發生的重大事件、文化宗教的演變、統治體制的變化等,大概可以對伊朗有全面的認識,也能從宗教、地緣、石油、戰争、革命中看到,是什麼在左右伊朗的命運?

中東國家幾乎就是石油緻富的代言詞,伊朗同樣不缺石油,1908年,伊朗首次開采出石油,也被源源不斷地運往一戰的現場。冷戰時期,美國将伊朗視為制衡蘇聯的重要盟友,而1979年,震驚世界的伊斯蘭革命讓伊朗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并且持續至今,之後就是人們熟知的兩伊戰争和伊核協定,包括在今年的俄烏沖突,也可以看到伊朗活躍地發言。與其他靠石油默默賺錢的中東國家不同,提到伊朗的第一反應,并不會是石油。

從波斯到伊朗,阿拉伯地區的異類

再往前,伊朗也是戰火不斷、分裂統一、帝國崛起等各種曆史大戲的舞台。“伊朗”這個稱謂來源于伊朗語“Aryanum”一詞,是指雅利安人的土地,這也凸顯了伊朗曆史的叙述模式:暴力的反抗、宗教的沖突、不同性别和社會階層之間的規範、文化的繁榮與流動、曆史記憶的争奪和重塑,而伊朗是極少數沒有被強勢的阿拉伯語所吞噬的文化圈之一,伊朗人也沒有完全放棄前伊斯蘭時期的文化記憶,可以說,伊朗是伊斯蘭教比較純正的傳承,雖然經曆了内戰、革命、被統治、統治階級更替等打擊,但伊朗宗教文化也一直被延續至今,并且在現在也深切影響着整個國家的習俗,是少見的政教合一的國家。

從波斯到伊朗,阿拉伯地區的異類

從波斯到伊朗,位于亞歐大陸交界的中東,是具有四、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伊朗五百年》帶讀者入門伊朗的曆史,15世紀之前的伊朗也有很多故事,而現在伊朗的故事仍在繼續,了解曆史,可以有助于了解現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