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中暑。
中暑是由于高溫,導緻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人體缺水,進而出現頭暈、多汗、昏迷等症狀的急性病。
中暑的原因主要是高溫天氣下,人體産熱大于散熱,熱量積蓄,體溫升高。
綠樹濃陰夏日長。
中暑分為三種類型,分别是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可有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體溫輕度升高等表現。
處理原則是降溫,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轉移:及時将病員轉至陰涼通風處躺下,解開衣褲散熱。
2.補水:及時給予溫開水或淡鹽水(可補充鈉鹽),藿香正氣水也不錯。
3.降溫:濕毛巾敷、冰塊敷、風扇吹、空調吹,使皮膚溫度降低。
藍天白雲,高溫酷暑。
輕症中暑:體溫>38℃,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有脫水表現(如大量出汗,四肢濕冷,血壓降低,脈搏增快等)。
處理原則及方式同上。
重症中暑: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中熱射病的病情最嚴重,可導緻腦、肝、心、腎等多髒器功能衰竭。
熱痙攣:高溫天氣下,運動出現短暫的肌肉抽動,間歇發作。
熱衰竭:高溫天氣下,出現多汗,疲乏,無力,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表現。
栀子葉,看着就涼快。
熱射病:體溫>40℃,暈厥,昏迷,谵妄。熱射病又分為勞力和非勞力兩種類型。前者多見于青壯年,戶外高強度運動後,内源性産熱過多,熱量積蓄。後者多見于年老體弱多病者,因體溫調節功能障礙,散熱減少。
熱射病的病死率為20%~70%,決定其預後的正是發病30分鐘内的降溫速度,又稱“黃金半小時”。除了要盡快降溫,也要及時撥打120!
夏季解暑水果——西瓜。
重症中暑降溫方式同上,也是先轉移至陰涼通風處,然後補水,再吹風扇、吹空調。
另外,熱射病無虛脫者可用冷水浸浴,并不停的攪動水,以保持皮膚表面有冷水;虛脫者采用蒸發散熱降溫,如用冷水擦拭皮膚,或吹風扇、吹空調。
120來了之後,剩下的就交給醫生了。夏日炎炎,願你我都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莫要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