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終于再次完成統一的意大利,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歐洲以外的廣闊天地,想要占據一塊屬于自己的殖民地。但跟後起之秀的德國一般,直到一八七零年才實作統一的意大利發現了,盡管世界那麼大,但是并沒有多少塊無主之地。最後,他們瞄上了非洲大陸僅存的三個獨立國家中,處在東非的埃塞俄比亞。
自葡萄牙開始,離歐洲最近但始終處于蠻荒狀态的非洲大陸,便成為了歐洲殖民者侵略的目标。等到了十九世紀末之時,歐洲大多數的地區都已經被歐洲列強吞入腹中。
兵事網-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争
占據非洲土地面積最大的是将西非吞入腹中的法國;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則是占據了非洲最肥沃以及富庶的土地,而且其在非洲的殖民地貫穿了整個非洲大陸;加上其他的一些歐洲大強小強們,或多或少都在非洲占有一席之地(西班牙将西屬撒哈拉吞入腹中,比利時占據了剛果,還有姗姗來遲的德國占據了德屬東非)。
是以,那時的非洲,就隻還剩下3個國家是保持獨立的,它們分别是處在西非的賴比瑞亞、處在北非的埃及、還有處在東非的埃塞俄比亞。而因為埃及的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是以,那時候非洲大陸上,黑人獨立國家隻有兩個。
因為埃及屬于英國人的勢力範圍,賴比瑞亞又不大,是以意大利的殖民目标是埃塞俄比亞。在最初的時候,意大利的侵略步伐還是比較正确的。憑借着英國的支援,意大利利用海軍的優勢占據了埃塞俄比亞北方的領土。
但是,意大利在跟埃塞俄比亞簽訂《烏西亞利條約》的時候,不但支付了兩百萬裡拉的“買地款”,後來還想要把從埃塞俄比亞奪得的北部領跟厄立特裡亞殖民地合并,埃塞俄比亞政府拒絕接受要求,也不承認其占領。後來,埃塞俄比亞皇帝表示,自1894年5月2日起,他們将不再履行《烏西亞利條約》的一切權利及義務。就這樣,第一次意埃戰争便爆發了。
自視為歐洲列強的意大利毫不猶豫地就調集軍隊,以武力去征服埃塞俄比亞。他們從國内調遣了17000多人,而其對手埃塞俄比亞則集結了十萬大軍。數字上看上去極為懸殊,不過因為歐洲列強還裝備了先進的武器,又有現代化的訓練模式,是以面對土著軍隊的時候,往往都是以少打多的。是以,意大利也認為自己不會失敗,但是,戰争的結果确實出人意料。
埃塞俄比亞軍隊有着很強的戰鬥力以及戰鬥意志,而且加上意大利此前援助給埃塞俄比亞的大量武器彈藥。這些原因的疊加之下,意大利軍隊在第一次意埃戰争的時候慘敗給埃塞俄比亞武裝力量。出征的1.7萬意大利軍裡,死傷1.1萬人,被俘4000人。埃塞俄比亞軍死亡在4000—5000人之間,受傷6000—10,000人。
可以說,意大利在這場戰争裡面基本上是全軍覆沒。意大利被迫跟埃塞俄比亞簽訂了平等條約《亞的斯亞貝巴條約》,承認埃塞俄比亞的主權完整。意大利也因為這場戰争變成了整個歐洲的笑柄。
不過意大利并不承認自己的失敗,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創了法西斯的墨索裡尼上台以後,又把目光放到了曾經令他們灰頭土臉的埃塞俄比亞身上。一九三五年,意大利又一次展開了入侵埃塞俄比亞的軍事行動。數十萬的意大利軍隊在進行了艱難的戰鬥以後,最終成功将埃塞俄比亞吞并。然而意大利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吞并了埃塞俄比亞以後,不但沒有得到多少的收益,反倒是埃塞俄比亞人有着強烈的國家意識以及民族意識,沒有停止過反抗。
此起彼伏的反抗鬥争,令占據了埃塞俄比亞的意大利始終處于一種失血的狀态。最終,一九四一年之時,意大利在面對埃塞俄比亞和盟軍的共同反擊的時候,還是戰敗了,他們隻得被迫退出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再次得到了獨立。于是,意大利便通過這兩次意埃戰争,成為了極少數多次在非洲大陸戰敗的歐洲國家。